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脊髓
  • 4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椎管
  • 3篇椎管内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显微外科
  • 3篇脊髓肿瘤
  • 2篇原发性
  • 2篇脂肪瘤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髓内
  • 2篇髓髓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治疗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9篇刘东康
  • 6篇王贵怀
  • 4篇韩波
  • 3篇孔德生
  • 3篇杨俊
  • 2篇徐宇伦
  • 1篇周兴
  • 1篇郝淑煜
  • 1篇曹晓昱
  • 1篇李智
  • 1篇刘丕楠
  • 1篇娄金峰
  • 1篇季玉陈
  • 1篇李德志
  • 1篇王劲
  • 1篇牛光明
  • 1篇夏熙双
  • 1篇张忠
  • 1篇李腾宇
  • 1篇韦玉军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中青年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发性脊髓圆锥胶质母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是极为罕见的脊髓恶性肿瘤,约占髓内胶质瘤的7.5%,占髓内原发肿瘤的1-3%,60%以上的胶质母细胞瘤位于颈髓及颈胸髓,1-3圆锥部位罕有发病,呈侵润性生长,预后极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病变所在髓...
刘东康王贵怀
关键词:病理机制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颈胸段椎管内脂肪瘤分类及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颈胸段椎管内脂肪瘤的分类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2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颈胸段椎管内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11例;采用改良的Mc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改善16例,平稳3例,加重3例;长期随访(>12个月),除4例病情加重外,其他均比术前有改善;颈胸段脂肪瘤可分为硬膜外型,移行型,嵌合型和继发性髓内型脂肪瘤4类.结论 不同类型的颈胸段椎管内脂肪瘤手术切除程度与效果不一.硬膜外型脂肪瘤,可全切除,预后最好;移行型脂肪瘤,以减压为目的,慎重全切除;嵌合型与继发性髓内型脂肪瘤,手术的目的是最大安全切除,避免由于术中操作导致的功能缺失.术中使用激光技术易于切除肿瘤,加强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保护脊髓功能.
刘东康韩波孔德生杨俊徐宇伦王贵怀
关键词:脊髓脂肪瘤显微外科手术
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分析
2013年
背景与目的: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旨在分析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1例手术治疗的脊髓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表现、病理类型、手术技巧、术后疗效等,采用McCormick分级和MRI影像学评估手术疗效。结果: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5例,部分切除11例,活检2例;术后近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1例,无变化23例,加重7例。术后随访3.24个月。20例I~Ⅱ级星形细胞瘤患者中,改善5例,无变化12例,恶化3例;11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患者中,好转1例,加重4例,无变化者3例.死亡3例。结论:有明确边界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首选显微手术治疗,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对边界不清的高度恶性胶质瘤可在激光刀等辅助技术下充分减压后行放化疗等相关治疗.但预后不良。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是今后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李腾宇刘东康韩波韦玉军王贵怀
关键词:脊髓肿瘤星形细胞瘤手术治疗
2447例椎管内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 提供更多的椎管内肿瘤的流行病学知识,了解常见椎管内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5年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脊髓脊柱病区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2 447例椎管内肿瘤.分析椎管内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性别、肿瘤部位、发病年龄的相关性,并总结常见椎管内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椎管内肿瘤2 447例,其中男1 268例,女1 179例,男∶女性别比为1.075∶1.000,脊膜瘤女性占优,女∶男=4.06∶1.00.平均年龄39.7岁.发病节段以颈段椎管最常见(35.02%).最常见的3种椎管内肿瘤依次是神经鞘瘤782例(31.95%)、室管膜瘤445例(18.19%)、脊膜瘤248例(10.13%).与西方国家不同,本组神经鞘瘤发病高于脊膜瘤.儿童与成人组中常见的椎管内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不同,最常见的儿童椎管内肿瘤(0 ~19岁)是胚胎残留组织肿瘤(畸胎瘤+囊肿类疾病)91例(36.50%).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儿童与成人、椎管内肿瘤与颅内肿瘤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反映了国内椎管内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
李德志孔德生郝淑煜刘东康杨俊王贵怀
关键词:流行病学脊髓肿瘤WHO分类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脊髓脊柱病区诊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简短复习.结果:5例...
王俊华刘东康王贵怀
关键词:血管脂肪瘤
家族性Chiari畸形Ⅰ型合并颅内硬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颅内硬膜动静脉瘘(Intracran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s)是一种获得性血管畸形性疾病,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10-15%,尽管部分病人有颅脑外伤或颅内静脉窦血栓史,其病...
刘东康王贵怀
关键词:病理机制
文献传递
颈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颈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征、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颈髓髓内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手术切除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14例(室管膜瘤8例、星形细胞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3例),次全切除5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3例),部分切除或活检2例(均为星彤细胞瘤)。1例死于术后呼吸功能障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25个月,神经系统症状好转13例,无改善3例,加重1例,失访3例。结论 绝大多数颈髓髓内肿瘤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对恶性肿瘤及未全切除的肿瘤应辅以放射治疗。
季玉陈牛光明周兴娄金峰夏熙双刘东康张忠
关键词:脊髓肿瘤延髓显微外科手术
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10例。14例患者术后采用放疗和(或)化疗。经随访,所有患者均死亡,死因明确者11例,其中3例死于术后并发症,8例死于脊髓及脑转移。整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大部切除组与部分切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为12个月与11个月。应用Log—rank检验得出两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为高侵袭性及高度恶性疾病,临床罕见,易复发和转移,预后极差;手术的目的是明确病理诊断,减少肿瘤负荷,改善压迫症状。术后联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牛存质量和延长牛存期。
韩波刘东康孔德生杨俊徐宇伦王劲王贵怀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脊髓原发性外科治疗预后
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2013年
经蝶窦人路是外科治疗垂体腺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脑膜炎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如诊治不当,病死率很高。本文回顾性总结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150例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完整资料,对术后脑膜炎的诊疗要点及致病风险因素予以归纳总结。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l150例经蝶窦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完整资料。术后患脑膜炎者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感染率为1.3%;年龄17~73岁,平均45.5岁。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2~10d,平均4.2d。手术方式采用单鼻孔入路,其中显微镜下肿瘤切除6例(6/798),内镜下切除肿瘤9例(9/352)。
韩波曹晓昱李智刘东康刘丕楠
关键词:垂体腺瘤切除术经蝶窦入路切除术后脑膜炎手术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