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识别技术
  • 2篇伦理
  • 2篇技术介入
  • 1篇信息安全
  • 1篇增强现实技术
  • 1篇指纹
  • 1篇指纹识别
  • 1篇指纹识别技术
  • 1篇身体
  • 1篇生物识别
  • 1篇生物识别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关系
  • 1篇实体论
  • 1篇特征点
  • 1篇特征描述子
  • 1篇能量函数
  • 1篇现象学视角
  • 1篇伦理规约
  • 1篇描述子

机构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刘丹
  • 4篇闫坤如
  • 1篇赖志茂
  • 1篇胡永健
  • 1篇刘琲贝

传媒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身体与技术关系研究述评被引量:7
2017年
人与技术的关系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身体与技术关系问题的考察可以作为探讨该问题的切入点。可以从身体与技术的互相建构出发考察两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我们搭建了基本的分析框架;不仅如此,身体与技术出现的互相融合的趋势,是技术哲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身体与技术关系涉及到技术伦理学的问题,分析身体、技术的伦理互动,整合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学有助于我们实现技术、身体与伦理三者的和谐关系。
闫坤如刘丹
关键词:身体技术伦理
现象学视角的增强现实技术探析被引量:3
2017年
增强现实的技术在人与世界之间增加了一个层面。从现象学视野出发,增强现实的技术丰富了感觉材料、增强了人的意识体验。感知分析是意向性问题的基础,意向性问题又贯穿人、技术与世界关系问题的研究。胡塞尔的分析忽略了物理世界,伊德的分析忽略了人对技术的原初感知体验。因此,结合胡塞尔的感知分析和伊德的"人-技术-世界"的结构,分析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人、技术与世界关系改变及技术意向性问题。
闫坤如刘丹
关键词:感知
技术介入主体及其伦理规约探析——以生物识别技术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技术中立论认为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中介和工具,而技术是非价值中立的,它负载着人类价值;技术实体论认为技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不是依附人类的工具。生物识别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呈现技术介入人体、技术与人一体化的趋势。技术介入主体让人类无法经验其存在,此时技术是不在场的显现,技术与人的一体化使人成为技术的背景,也是不在场的显现。技术介入主体不仅涉及到对于技术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重新审视,还引发关于技术伦理层面的反思。
闫坤如刘丹
关键词:生物识别技术技术介入
“人-技术-世界”三元结构中的技术介入——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指纹识别技术突破了伊德界定的四种人-世界关系,使得技术由隐身变得透明,人与世界从物理学关系上升到生物学层面,在"人—技术—世界"三元结构中技术从中介地位转向介入地位。指纹识别技术可以推动人和世界关系的改变和提升,在新的"人—技术—世界"三元结构中,技术已经介入到人体,这会带来技术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在技术应用中要关注技术主体的责任和信息安全。
闫坤如刘丹
关键词:指纹识别技术生物学关系信息安全
联合SIFT特征点和CS-LBP特征描述子的复制粘贴篡改检测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现有数字图像复制-粘贴篡改检测中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简称SIFT)算法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将SIFT特征点和中心对称局部二进制模式(Center Symmet-ric-Local Binary Pattern,简称CS-LBP)描述子相结合的篡改检测方法。首先提取SIFT关键点,再对每个关键点生成CS-LBP特征描述子,并利用K-D(k-dimensional)树和BBF(Best-Bin-First)搜索算法寻找符合特征匹配关系的匹配点对,判断是否存在图像区域的篡改。实验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所提出算法在不损失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运算量。
刘丹胡永健刘琲贝
关键词:复制-粘贴篡改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边界快速提取算法
活动轮廓线模型,由Kass等人于1987年首次提出后在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等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边界快速提取算法,先将一个初始轮廓放置在感兴趣的图像区域中,通过将目标能量函数最小...
刘丹赖志茂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活动轮廓模型SNAKE能量函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