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喜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Na_2SrSiO_4:Ce^(3+),Tb^(3+),Yb^(3+)的制备及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性质
- 2011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新型N a2SrS iO4:C e3+,Tb3+,Y b3+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对样品可见和近红外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寿命的研究表明,N a2SrS iO4:C e3+,Tb3+,Y b3+中存在高效的Tb3+→Y b3+的量子剪裁下转换效应,下转换量子效率约为182.4%。C e3+的共掺大大提高了样品的紫外光吸收,显著敏化了样品的近红外发光效率。研究了C e3+,Tb3+和Y b3+掺入量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 e3+的浓度为2%,Tb3+的浓度为13%和Y b3+的浓度为16%时,样品的近红外发光最强。
- 刘关喜孟建新
- 关键词:量子剪裁近红外发光YB3+
- 新型红色荧光粉Na_2Ca_4(PO_4)_2SiO_4∶Eu^(3+),Bi^(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被引量:6
- 2011年
-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用于白光LED的Na2Ca4(1-x-y)(PO4)2SiO4∶xEu3+,yBi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助熔剂H3BO3、二次煅烧时间和稀土掺杂量等制备条件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助熔剂H3BO3加入量为样品质量的3.8%时可得到更有利于发光的α-NCPS基质,而且掺入Eu3+、Bi3+之后,基质的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适宜的二次煅烧时间为1.5 h。Bi3+的共掺杂可以通过能量传递大幅提高Eu3+的发光强度,当Eu3+、Bi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x=0.04和y=0.01时,粉体具有最强的红光发射。表明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很好用于近紫外芯片的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 肖全兰刘关喜邹少瑜彭文芳杨创涛张蕤谢丽娟孟建新
- 关键词:高温固相法红粉
- ACaPO_4:Eu^(2+),Nd^(3+)(A=Li,K,Na)的近红外发光与能量传递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ACaPO4∶Eu2+,Nd3+(A=Li,K,Na)系列近红外发光材料,研究了材料中Eu2+对Nd3+的近红外发光的敏化作用。发现共掺Eu2+后,材料的Nd3+的近红外发光显著提高。同时考察了ACaPO4∶Eu2+可见荧光性能、ACaPO4∶Eu2+,Nd3+近红外荧光发光性能及其荧光寿命,研究了不同Eu2+的发射波长对Nd3+近红外发光的敏化效果,分析探讨了ACaPO4体系中Eu2+-Nd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在ACaPO4(A=Li,K,Na)中,随基质的不同,Eu2+的发射峰有逐步红移的现象,与Nd3+的不同激发峰重叠程度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Eu2+的荧光发射波长是影响能量传递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推测发射波长处于500~550 nm之间的Eu2+对Nd3+近红外发光具有最佳的敏化效果。
- 肖全兰邹少瑜刘关喜彭文芳万垂铭谢丽娟孟建新
- 关键词:近红外发光EU^2+ND^3+
- In_2O_3∶Ho^(3+),Yb^(3+)纳米晶的制备与上转换发光被引量:4
- 2011年
- 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制备了Ho3+/Yb3+共掺杂In2O3纳米晶。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粒子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纯的立方相In2O3,颗粒尺寸约为30 nm。通过上转换发光(UCL)光谱研究了粒子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在980 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In2O3∶Ho3+,Yb3+纳米晶发射出强的绿色和弱的红色上转换发光,分别归属于Ho3+离子(5F4,5S2)→5I8和5F5→5I8跃迁。研究了不同Ho3+和Yb3+离子掺杂浓度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Ho3+和Yb3+最佳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3%和4%。双对数曲线显示,绿光和红光的发射过程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对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 邹少瑜肖全兰邓小玲彭文芳刘关喜孟建新
- 关键词:IN2O3溶剂热法
- 新型量子剪裁与能量传递近红外发光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近红外发光材料具有背景干扰小、穿透深度大,灵敏度高,对被检测对象无损害,在生物分析中可用于深层组织成像,此外,近几年来,由于纳米材料与生物检测技术相结合,使得对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有了重要的发展。而稀土离子掺杂的近红外发光纳...
- 刘关喜
- 关键词:量子剪裁近红外发光荧光粉
- 文献传递
- Li_2SrSiO_4:Eu^(2+),Nd^(3+)中Eu^(2+)和Nd^(3+)的光谱性质和能量传递被引量:3
- 2010年
- 在还原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2SrSiO4:Eu2+,Nd3+发光材料,测量了它们的可见和近红外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及Eu2+的荧光寿命,研究了Eu2+和Nd3+掺入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u2+的浓度为0.01,Nd3+的浓度为0.05时,样品的近红外发光强度最强;Eu2+的发射光谱和Nd3+激发光谱之间的光谱交叠范围较大,Eu2+和Nd3+之间存在着高效无辐射能量传递,能量传递效率约为55.7%,Eu2+的掺入可显著地敏化Nd3+的近红外发光。
- 杨创涛刘关喜陈清清万文娇孟建新
- 关键词:近红外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