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力

作品数:41 被引量:44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哲学宗教
  • 13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大学生
  • 6篇心理
  • 6篇心理学
  • 6篇中介
  • 6篇中介作用
  • 6篇社会
  • 4篇自我
  • 4篇藏族大学生
  • 3篇信心
  • 3篇社会心理
  • 3篇群际关系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3篇污名
  • 3篇理学
  • 3篇经济信心
  • 3篇会心
  • 2篇动机
  • 2篇职业决策自我...
  • 2篇社会可持续发...

机构

  • 3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伦敦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甘肃交通职业...
  • 1篇堪萨斯大学

作者

  • 38篇刘力
  • 11篇杨晓莉
  • 5篇赵显
  • 4篇张笑笑
  • 4篇林崇德
  • 4篇杨萌
  • 3篇黄桢炜
  • 3篇郑雯雯
  • 3篇史佳鑫
  • 3篇李琼
  • 2篇蒋奖
  • 2篇谭旭运
  • 2篇郑健
  • 2篇弯美娜
  • 2篇杨柳
  • 2篇程千
  • 2篇王芳
  • 1篇胡晓檬
  • 1篇邱佳
  • 1篇徐伦

传媒

  • 12篇心理科学进展
  • 3篇心理科学
  • 2篇心理学报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求索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心理研究
  • 1篇心理学进展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1
  • 1篇198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个体主义倾向被引量:7
2007年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一历史性变革伴随着深层的社会心理嬗变:传统的内缘的集体主义转向现代的外缘的个体主义。个人主义是以个体为核心的关于自我边界、社会关系和社会规则的一种社会共识或社会表征。作为婚姻准则、经济规则、人文精神和政治原则的个体主义,既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也通过法律的不断完善得以体现。与个体主义在欧洲的历史进程相类似,中国社会发展也经历了去神化、人口流动和倡导自由、平等和博爱三个阶段。
刘力
关键词: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变革社会心理
Corruption Hampers Political Engagement:the Role of Political Efficacy and Life Satisfaction
<正>Across cultures,corruption is widely thought to be destructive social phenomenon (Davis & Ruhe,2003;Gray & ...
郑雯雯刘力
文献传递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被引量:41
2011年
集群行为有两个特征:以群体行为的姿态出现;行为的目的在于提升群体的利益。集群行为理论、精细化社会认同理论和去个性化理论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行为的形成、发展及维持进行了解释。其中,社会认同、愤怒情绪以及效能感描述了集群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群际间不良的互动模式以及志同道合者的出现,是大规模集群行为得以引爆的重要条件;而在集群行为爆发后,群体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情境性的"规则"则是集群行为得以维持的关键。目前集群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特定情境下的参与行为意向测量和对历史数据的回溯。西方集群行为的理论与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弯美娜刘力邱佳杨晓莉
关键词:集群行为情绪效能感社会认同去个性化
互联网数据中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变迁被引量:1
2017年
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上留下了各种反映其心理过程与文化特征的信息。这些庞大多样的互联网数据为文化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首先,当前文化心理学存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变迁两种研究取向,互联网数据相较传统来源数据在这两种研究上均存在若干优势;其次,针对4种类型的互联网数据,文化心理学家利用文本分析、多媒体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互联网使用行为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再次,基于互联网数据及其分析方法,文化差异与变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后,当前基于互联网数据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存在效度、技术与理论局限,未来研究需通过合理抽样、检验新指标有效性、准因果分析、充分运用新技术、数据驱动等方法来提升方法效度、结果深度及理论多样性。
李永帅黄桢炜谭旭运刘力
关键词:大数据文化心理学
双文化认同整合与心理适应的关系:辩证性自我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6
2015年
本研究从双文化人对于文化认同的主观感知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藏汉杂居区的藏族大学生和汉文化区域的藏族寄居大学生为例,探讨双文化认同整合、辩证性自我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辩证性自我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对于两类被试来说,双文化认同整合问卷的和谐冲突维度与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与辩证性自我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的是,藏族杂居区的被试,双文化认同整合的混合区分维度与辩证性自我和心理适应的相关都不显著(2)辩证性自我在双文化认同整合(和谐-冲突维度)与心理适应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实践中,应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双文化认同整合,降低其冲突心理、增强矛盾容忍性等辩证主义思想,进而增强其心理适应。
杨晓莉闫红丽刘力
关键词:心理适应藏族大学生
威胁感知在外群体心理本质论与跨民族交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2014年
为了探讨威胁感知在外群体的心理本质论与跨民族交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该研究随机选取中国内地的113名藏族大学生采用问卷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群体的心理本质论越强,感知到的威胁越强,民族间的社会距离感也就越大,群际关系亲密度知觉相对较疏远;而且,威胁感知在外群体心理本质论与跨民族交往之间起了完全中介作用.
杨晓莉梁筱媛刘力
关键词:藏族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被引量:18
2006年
研究采用问卷法,以北京6所高校的278名被试为样本,考察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乐观偏差。结果表明,被试对艾滋病的感染和治愈存在着双重乐观偏差;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既与感染艾滋病的乐观偏差无显著相关,也与治愈艾滋病的乐观偏差无显著相关。
王炜刘力周佶周宁
关键词:艾滋病艾滋病知识大学生
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的定义、理论与研究范式被引量:7
2013年
趋利避害的相容效应是指情绪性刺激与趋避行为之间存在相容性关系。趋避行为的现有定义不一,且常与其他行为混淆,以表征距离变化为标准可以统一趋避行为的定义。动机定向理论是解释趋利避害相容效应的最佳理论,事件编码理论与特定肌肉激活论是对其他现象的解释。用鼠标轨迹这一新的研究范式考察相容效应,或许可以整合已有研究范式的长处,并且具备独特的优势。
郑健刘力史佳鑫赵显黄桢炜
关键词:鼠标轨迹
集体主义与贿赂
2014年
贿赂是指财物由行贿者向受贿者转移,公共权力由受贿者向行贿者的暂时转移,并涉及到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过程。研究者认为集体主义是影响贿赂的文化心理根源,而实证研究发现集体主义与贿赂的关系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贿赂的研究视角影响集体主义与贿赂的关系。研究一致证明集体主义促进贿赂行为意向。然而虽然大部分研究表明集体主义与贿赂感知和贿赂态度正相关,但仍有少量不一致结果。另一方面集体主义类型也影响着集体主义和贿赂的关系。前人关于集体主义对贿赂的作用机制仍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主要以道德卷入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未来可以从澄清不同贿赂研究视角的区别与联系、区分不同类型集体主义与贿赂的关系以及关注集体主义对贿赂的作用机制这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索。
黄桢炜刘力谭旭运郑雯雯张冀琦
关键词:集体主义贿赂计划行为理论
儿童的心理本质论:发展特点、测量与展望被引量:3
2017年
心理本质论是人们认为不同类别具有内在的、不可改变的本质特征的信念。本文描述了儿童的心理本质论在种族、民族、性别等社会类别中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测量范式。未来研究需探究影响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的具体因素,找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心理本质论发展研究的独特性。
杨晓莉孟霄刘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