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关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的主要问题被引量:9
- 1997年
- 在成矿有利的区域地质环境中,局部地段具有最优的、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最佳配置,同时成矿后又有好的保存条件,就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
- 梅友松刘国平邓吉牛
- 关键词:超大型矿床成矿地质成矿规律金属矿床
- 含碳岩系与金矿床
- 1998年
- 刘国平艾永富
-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含碳岩系矿化特征
- 含碳岩系与金矿床被引量:8
- 1998年
- 综述了含碳岩系与金矿床关系的研究现状。讨论含碳岩系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提出了被动大陆边缘裂陷槽中初步富集、构造岩浆活化改造、有利构造空间定位的成矿模式。
- 刘国平艾永富
- 关键词:金矿床含碳岩系成矿模式矿床成因
- 辽宁青城子矿区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容矿变粒岩特征
- 艾永富刘国平
- 关键词:金矿床变粒岩容矿岩石
- 辽宁桃源-小佟家堡子金矿带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 1997年
- 桃源-小佟家堡子金矿带煌斑岩为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型,不相容元素间分馏明显,高场强元素丰度较低,低场强元素丰度较高。稀土元素高度富集[ΣREE为359.8—669.5(×10-6)],为强烈的右倾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对比研究表明,区内煌斑岩蚀变过程中K2O、TiO2、P2O5等的含量较稳定,Si、Ca、Mg、Fe等元素有明显的带入带出。不太强烈的蚀变作用一般不会引起煌斑岩微量元素的明显带入带出,Nb、Zr、Y等尤为稳定,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为拉张构造环境形成。
- 刘国平艾永富冼伟胜
- 关键词:煌斑岩金矿床地球化学地质意义
- 内蒙大井矿床的绿泥石研究被引量:24
- 1998年
- 绿泥石是热液型多金属矿床中广泛分布的近矿晕矿物,在大井矿床见于近矿的电气石-绢云母-石英交代岩、石英-绿泥石-水绢云母交代岩和碳酸盐岩矿物交代岩中,绿泥石成分复杂,通过对大井矿床绿泥石成分测定,并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中的绿泥石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绿泥石成分的含铁度[Fe/(Fe+Mg+Mn+Ca)]可用来标志矿床的不同金属组合。大井矿床为Ag,Cu,Sn,Pb,Zn组合,绿泥石为含铁度高的种属,俄罗斯克瓦依萨矿床和锡拜矿床是以锌为主的铅锌组合,其绿泥石为相对含铁度低的种属。大井矿床绿泥石成分的含铁度与产出高度具正相关特征,它与绿泥石成分中铁、镁活度和溶液酸碱度在不同矿床和在同一矿床垂直剖面上的变化有关。此外,大井矿床绿泥石的晶胞参数b0值与其产出高度亦显示正相关特性,产于浅部绿泥石的b0值大,产于深部绿泥石的b0值小,这是高压条件下利于紧密堆积结构的结果。
- 艾永富刘国平
- 关键词:绿泥石多金属矿床
-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被引量:33
- 2002年
-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东金矿集中区 ,为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 ,矿床类型独特。文章采用了绢云母4 0 Ar/ 3 9Ar法对样品从 45 0℃到 140 0℃进行了 8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型金矿石中挑选出与金矿化密切共生的绢云母单矿物 ,通过4 0 Ar/ 3 9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坪年龄为 16 7Ma。绢云母4 0 Ar/ 3 9Ar法测年结果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区域岩浆活动的演化规律相吻合 ,进一步证明了该金矿床为燕山期成矿。同时 ,绢云母4 0 Ar/ 3 9Ar的马鞍形年龄谱还表明 ,在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形成过程中 ,可捕获部分“过剩氩” ,这可能是造成K_Ar法年龄值高。
- 刘国平艾永富
-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时代燕山期氩同位素绢云母
- 辽宁白云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被引量:43
- 2000年
- 白云金矿床处于辽宁东部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分布区。辽东地区已发现多个大型金矿床 ,为中国东部重要金矿集中区之一 ,对于包括白云金矿床在内的该区金矿的成因和成矿时代有多种观点。本文在 K - Ar法测年的基础上 ,采用了石英40 Ar/ 39Ar法研究白云金矿床的成矿时代 ,样品从 46 0℃到 16 0 0℃进行了九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白云金矿床含金的硅钾蚀变岩中分离的两个石英单矿物样品通过 40 Ar/ 39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 196~ 197Ma、2 0 7~ 2 0 9Ma,落入K- Ar法获得的年龄 16 6~ 30 3Ma的范围。石英 40 Ar/ 39Ar法测定结果还表明 ,在硅钾蚀变岩形成过程中可捕获部分“过剩氩”,这可能是造成 K- Ar法年龄值范围较大的原因之一。该矿床由东西向构造控制、矿体呈东西向展布的特征与区域地质的主构造线在印支期为东西向相一致 ,矿床围岩蚀变以钾长石化为主的高温蚀变特征又与辽东地区广泛发育的印支期深成花岗岩和矿区重力负异常所推测的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相对应。显然 ,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区域岩浆活动的演化规律 ,进一步证明了该金矿床为印支期成矿 ,这一结论对判别白云金矿床的成因。
- 刘国平艾永富
- 关键词:白云金矿床印支期成矿时代氩同位素元古代
- 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被引量:8
- 1998年
- 讨论了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的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俯冲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浊积岩系是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在金矿源层原始沉积时,热水沉积起了重要作用。在褶皱造山过程中,金元素发生了活化、再分配,在层间破碎带、构造片理化带、剪切带等处发生了富集。在印支—燕山期岩浆侵入作用的热驱动下,金矿最终在有利构造部位定位,富集成矿。
- 刘国平
-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沉积岩容矿金矿床泥盆系矿床成因
- 变质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以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为例
- 家堡子金矿产于辽东早元古代裂谷增生地体。容矿岩石为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建造,其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金赋存状态以显微不可见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颗粒细小,为0.0n ̄1mm。围岩蚀变以硅化、...
- 刘国平艾永富
- 关键词:金矿床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