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进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理学更多>>
- 正确理解德育为首思想 实施高校德育系统工程被引量:1
- 2003年
- “大德育”之“大”,在地位上是谓之高校的德育工作非高校育人的一般环节 ,而是具有决定高等教育性质的首要教育 ;在方法上是谓之高校的德育非单一的德育课程教育和简单的说教与灌输 ,而是系统性工程。
- 刘培进关丽萍
- 关键词:高校德育系统工程德育理念智育科教兴国
- 高校实验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思考
- 2021年
- 课程思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实验课程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方面。实验教学在思政建设方面,主要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协作精神、自律精神、民族精神的任务。要切实实现实验教学有机融合思政教育,必须注意潜移默化,力戒简单嫁接,防止课程思政步入误区;抓住建设重点,避免粗枝大叶,建立起实验课程思政的大系统;坚持教师主导,突出队伍建设,强化实验教师的育人角色定位。
- 关丽萍刘培进
-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验教学
- 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结果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4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数字放射诊断,观察患者的损伤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以及影像学图像等指标。结果:54例胸部创伤患者中创伤性湿肺患者14例、肋骨骨折患者17例、肺血肿患者11例、肺不张患者5例、肺挫伤患者7例。结论: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可以清晰的对患者的损伤程度、类型等予以判断,为临床胸部创伤的诊断提高必要的参考依据,值得胸部创伤诊断广泛应用。
- 刘培进
- 关键词:胸部创伤
- 数字摄影DR应用探讨被引量:7
- 2004年
-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码科技在医学影像领域中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继而应用到常规X线摄影中,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我院于今年年初新引进美国Hologic直接数字放射摄影系统(DR)一台,现将应用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 朱昆明刘培进
- 关键词:DR常规X线摄影放射摄影数字摄影医学影像
- 论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的障碍与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被征地农民的政治参与是被征地农民通过参与征地程序、表达利益诉求、意图影响政府征地决策的行为。扩大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有利于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有利于政府形成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建设。扩大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存在制度性障碍、组织性障碍和参与能力障碍等现实问题。扩大被征地农民的政治参与要完善政府征地程序、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政治参与能力。
- 孙鹤汀刘培进
-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政治参与征地程序政府决策
-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赏识原则
- 2000年
- 刘培进范正新董钦玲栗胜华
-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 论高校办学的经济目标追求被引量:2
- 2003年
- 高等教育具有公益和贸易的双重性,经济效益目标应纳入高校办学的目标体系,质量效益是高校的核心目标和终极目标。经济效益依附于质量效益,经济效益支撑着质量效益。
- 刘培进关丽萍
- 关键词:高校办学目标
- 螺旋CT定性诊断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采用螺旋CT定性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并且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螺旋CT的诊断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85例患者中,56例为恶性结节,占65.88%,29例为良性结节,占34.12%;螺旋CT诊断良性和恶性结节的符合率分别为96.55%(28/29)、94.64%(53/56),总符合率为95.29%(81/85);与良性结节相比,恶性结节的分叶征、胸膜凹陷、毛刺征所占比例均较高,且边界清楚所占比例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良恶性结节的实性成分直径和病灶直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螺旋CT检查对肺磨玻璃结节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判断病灶性质,为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 刘培进
- 关键词:螺旋CT
- 改革征途铸辉煌 发展职教谱新篇──记山东煤炭教育学院20年的成长历程
- 1999年
- 刘培进韩明臣霍烽许晋京
- 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C 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74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X线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C T检查,并且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观察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且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乙状结肠和直肠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的盲肠和乙状结肠交界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CT检查对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清晰显示直接和间接征象,并且减少漏诊或误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 刘培进
-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