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倪信乐刘庆华陈朝红张亚忠谢强丽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 6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分析
-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救治率,改善预后。方法对67例A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病因:高血压占81.0%,马凡综合...
- 赵初环冯霞飞倪海珍谢强丽曹艳君刘庆华孙成超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药物治疗大血管手术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56例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ASO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及股腘动脉。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股腘动脉旁路...
- 倪信乐刘庆华陈朝红张亚忠谢强丽
- 文献传递
- 沙培林治疗自发性气胸伴肺功能不全的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倪信乐陈小华刘庆华
- 关键词:气胸肺功能不全护理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一旦确诊,应予急诊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高,急诊手术死亡率为20%左右。我院于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对17例该病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并发症及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赵初环林洁冯霞飞谢强丽曹艳君刘庆华孙成超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并发症急性主动脉弓替换手术死亡率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亚急性心脏破裂的术前护理干预被引量:1
- 2012年
- 心脏破裂(cardial rupture,C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情凶险,发病突然,病死率接近100%[1]。亚急性心脏破裂是指确诊为CR但还存活者。亚急性心脏破裂心脏裂口小且出血量较少且被血块堵塞,往往缺乏症状,诊断有一定困难,需严密进行观察,
- 丁恒刘庆华胡伟珍周浩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 有创与无创序贯撤机应用于心脏直视术后患者的护理
- 通过回顾分析我科32例心脏术后存在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损伤、低氧血症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于术后常规撤除有创通气后,予以BiPAP支持呼吸,在BiPAP治疗前及治疗后30min、2、6、24h进行心率、呼吸及血...
- 冯小芳曹艳君周润刘庆华
-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护理
- 文献传递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并发症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围术期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总结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我院17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其中男12例,女5例,43....
- 赵初环林洁冯霞飞谢强丽曹艳君刘庆华孙成超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围术期手术治疗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6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的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救治率,改善预后。方法对67例AD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病因:高血压占81.0%,马凡综合征占10.5%,临床表现:90%患者为剧烈胸痛,5%无疼痛的表现。56.4%需4种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内科药物治疗34例,好转27例,死亡7例;外科大血管手术治疗17例,死亡1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16例,无1例死亡。结论高血压和马凡综合征是AD的主要危险因素,AD临床表现变化多端,但仍以突发剧烈胸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多种影像学检查结合有助于病情综合评估;药物治疗中血压控制多需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 赵初环冯霞飞谢强丽曹艳君刘庆华孙成超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药物治疗大血管手术介入治疗
- 微创胸壁打孔房缺封堵术的术后护理
- 2008年
- 总结7例微创胸壁打孔房缺封堵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配合术后抗凝和抗感染治疗。7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1d可下床活动,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3月,心脏彩超复查心脏较术前缩小,未见封堵器脱落、变形及残余分流,心功能良好,患者无不适症状。因此,严密的术后监测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 刘庆华倪信乐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