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植入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肿瘤
  • 2篇免疫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眼内
  • 1篇眼内压
  • 1篇眼座
  • 1篇眼座植入
  • 1篇药物
  • 1篇义眼
  • 1篇义眼座
  • 1篇义眼座植入
  • 1篇预后
  • 1篇再入院

机构

  • 10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10篇刘敏
  • 3篇李新军
  • 2篇张枫
  • 2篇于雪梅
  • 2篇付丽梅
  • 2篇侯爱学
  • 2篇候爱学
  • 1篇周永爱
  • 1篇李柏成
  • 1篇韩继香
  • 1篇曲虹
  • 1篇付明霞
  • 1篇刘彩云
  • 1篇殷长梅
  • 1篇周燕
  • 1篇周玉梅
  • 1篇赵建芬
  • 1篇姜红
  • 1篇张晶
  • 1篇王庆元

传媒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基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3篇2003
  • 2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及术式改良的临床研究
刘敏候爱学曲虹周燕周永爱
自1997年2月至1999年8月,共对32例患者实施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且在研究过程中对其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研究对象男25例,女7例。年龄10-62岁,平均37.5岁。其中先天性青光眼1例,眼球萎缩5例,严重眼外...
关键词: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式改良
新型弹性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
候爱学张枫刘敏殷长梅姜红韩继香
后房型人工晶体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术中,但在晶体后囊破裂或缺如的情况下难以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尽管国内外已有诸多关于缝线固定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报道,但由于其操作复杂,术后反应重,且缝线易降解,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我们自...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
OK镜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
2003年
刘敏侯爱学刘彩云
关键词:OK镜近视屈光不正
2016-2020年某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分布及耐药变迁,为临床控制院内感染及有针对性的经验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滨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分离SA及其临床资料,采用χ;检验分析5年间SA对1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 2308株SA科室主要分布在外科;标本主要为脓液、痰液和分泌物。5年间SA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持续稳定于20%以下。5年间SA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其他药物耐药率无变化(P>0.05)。SA除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于70%外,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在20%以下。SA中尚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达托霉素耐药的菌株。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米卡星、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P<0.05),但MRSA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低于MSSA(P<0.05)。结论 与其他医疗机构监测结果比,该院SA耐药性控制较好。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降低SA耐药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规范临床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付明霞许艳华刘敏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拉坦前列素与噻吗心安联用对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拉坦前列素 ( latanoprost)和噻吗心安对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相加性影响。方法 :将 2 0例病人随机分为 A、B两组 ,每组 1 0例。A组病人给予拉坦前列素 ,B组病人给予噻吗心安 ,每日 2次 ,连用 1周。 1周后所有病人两药联用计 1周。结果 :第 1周后拉坦前列素治疗和噻吗心安治疗的眼内压分别降低 ( 9.1± 1 .9) mm Hg(下降 31 % )和 ( 6.1± 1 .7) mm Hg(下降 2 5 % )。两药联用后 A、B两组病人眼内压分别进一步降低 ( 2 .7± 1 .4) mm Hg(下降 1 3% )和 ( 2 .7± 1 .0 ) mm Hg(下降 1 5 % )。接受拉坦前列素的患者仅有短暂的轻度充血。结论 :拉坦前列素和噻吗心安联用安全有效 ,即使眼内压在 2 0 mm
周玉梅张晶刘敏
关键词:拉坦前列素噻吗心安青光眼眼内压
氟康唑棉片浸润角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被引量:1
2003年
刘敏侯爱学张枫
关键词:氟康唑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并对IHC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成本-效益进行评估。方法:应用PCR和IHC检测208例NSCLC患者的EGFR突变情况。用全自动免疫染色仪检测两种针对最常见突变的特异性抗体,即EGFR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19del突变)抗体(克隆号SP111)和外显子21的L858R突变抗体(克隆号SP125)。同时构建成本-效益模型进行最优检测方案分析。结果:以IHC 1+为阳性阈值,与PCR检测相比较,IHC检测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7%(95%CI:72.4%~89.0%)和94.7%(95%CI:92.6%~99.5%);SP111抗体检测EGFR 19del突变的敏感性为65.9%(95%CI:49.4%~79.9%),特异性为98.8%(95%CI:95.7%~99.9%);SP125抗体检测EGFR L858R突变的敏感性为94.2%(95%CI:84.1%~98.8%),特异性为99.4%(95%CI:96.5%~100%)。在本研究的患者群体中,当IHC和PCR的成本比达到1?3或差距更大时,优先使用IHC检测EGFR突变是合理的。结论:IHC检测NSCLC常见的EGFR突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好的敏感性。在中国人群中,当IHC和PCR的成本比为1?3或差距更大时,优先采用IHC方法检测EGFR突变是经济有效的。
于雪梅毛蕊琪刘敏付丽梅时丽芳李新军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肺癌敏感性特异性
ODF1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ODF1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01—2021-12;胃肠道NEN标本254例,包括168例神经内分泌瘤(NETs)和86例神经内分泌癌(NEC)。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ODF1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ODF1在168例NETs中全部弥漫阳性表达,在86例NE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4%,而且均为局灶阳性染色。ODF1在胃肠道NETs和NEC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F1的表达随着NEN分级增高、T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增加而降低(P<0.05)。ODF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单因素COX分析显示ODF1阳性NEC患者的预后较好,多因素COX分析显示ODF1表达不是NEC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ODF1在胃肠道NETs中表达显著高于NEC。ODF1水平随着NEN分级增高、T分期增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增加而降低,对预后预测有一定价值。
李新军刘敏李柏成刘蒙蒙刘宁宁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免疫组化预后
基于MES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M)、早期评估(E)、自我管理(S)及交流(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1日~2022年3月1日收治的1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MES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表(MLHFQ)]及出院后3、6个月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MLHFQ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ESC要素的出院准备服务有助于提升CHF患者出院准备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
刘敏崔秀娟李佳佳赵建芬刘姗姗齐攀滢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再入院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PTEN,p53和EGFR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PTEN,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TM法检测29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TEN,p53,EGF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TEN,p53和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57.0%,57.0%及38.5%,与良性乳腺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及EGFR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R和HER2状态有关(均P<0.05);P53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ER状态有关(P<0.05)。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腺腔B型(HER2+)、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中,PTEN,p53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p53及EGFR的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具有高相关性。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TEN低表达,p53及EGFR高表达,三者密切相关,可能在该分子亚型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李新军王庆元付丽梅刘敏于雪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亚型PTEN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