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耐高温
  • 4篇抗烧蚀
  • 2篇压电
  • 2篇压电陶瓷
  • 2篇烧蚀
  • 2篇陶瓷
  • 2篇无铅
  • 2篇无铅压电
  • 2篇无铅压电陶瓷
  • 2篇高温抗氧化
  • 2篇SR
  • 2篇掺杂
  • 1篇电子材料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碳纤维
  • 1篇碳纤维增强
  • 1篇碳纤维增强复...
  • 1篇纤维增强
  • 1篇纤维增强复合...
  • 1篇耐烧蚀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刘涛
  • 6篇丁传贤
  • 6篇郑学斌
  • 6篇牛亚然
  • 3篇赵君
  • 1篇何夕云
  • 1篇黄利平
  • 1篇季珩
  • 1篇程文秀
  • 1篇仇萍荪
  • 1篇丁爱丽
  • 1篇郑鑫森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的组成包括ZrC主相和TiC第二相,所述TiC第二相的含量为5~40 vol.%,优选为10~30vol.%。
牛亚然刘涛潘孝辉李崇石旻昊郑学斌丁传贤
一种ZrC基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ZrC基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所述ZrC基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包括ZrC‑MoSi<Sub>2</Sub>内层、和形成在所述ZrC‑MoSi<Sub>2</Sub>内层上的ZrC‑SiC外层;所述...
牛亚然刘涛李崇赵君石旻昊郑学斌丁传贤
文献传递
一种耐高温抗氧化烧蚀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抗氧化烧蚀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ZrC‑MoSi<Sub>2</Sub>复合涂层由ZrC主相和MoSi<Sub>2</Sub>第二相组成,其中,所述MoSi<Sub>2</Sub>第二相的含量为...
牛亚然刘涛李崇赵君石旻昊郑学斌丁传贤
文献传递
一种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涂层的组成包括ZrC主相和TiC第二相,所述TiC第二相的含量为5~40 vol.%,优选为10~30vol.%。
牛亚然刘涛潘孝辉李崇石旻昊郑学斌丁传贤
文献传递
Mn掺杂(K_(0.5)Na_(0.5))_(0.96)Sr_(0.02)NbO_3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了Mn掺杂的(K0.5Na0.5)0.96Sr0.02Nb1-xMnx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Mn含量对该体系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结构、介电、压电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XRD表明随着Mn含量的增加,体系由正交相过渡到赝四方相;而且,富Na的第二相消失,得到纯净的钙钛矿相结构.在Mn含量为x=0.03和0.04时,观察到了两个温度(200和390℃)处的介电反常,这和晶格畸变引起的复晶胞结构有关.Mn含量为x=0.02时,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压电超声换能器用材料:介电常数ε33 7/ε0=479,压电常数d33=121pC/N,机电耦合系数Kp=41%,机械品质因子Qm=298,介电损耗tanδ=1.6%,居里温度Tc=391℃,谐振频率fr和机电耦合系数Kp随温度的变化率αfr(80℃)和αKp(80℃)分别为-1.85%和1.19%.
刘涛丁爱丽何夕云郑鑫森仇萍荪程文秀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
(Sr、Mn)掺杂KNN无铅压电陶瓷性能研究
(K0.5Na0.5)NbO3(KNN)陶瓷材料具有低介电常数和相对高的机电耦合系数,使其在超声延迟线和超声换能器(10~20MHz)领域具有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限制其应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制备致密的KNN陶瓷较为困难...
刘涛
关键词:电子材料
一种高温抗氧化耐烧蚀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抗氧化耐烧蚀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涂层的组分包括主相和添加相,所述主相包括ZrB<Sub>2</Sub>或/和ZrC,所述添加相包括SiC和WC。
牛亚然李崇刘涛钟鑫季珩郑学斌丁传贤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的耐高温复合梯度涂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的耐高温复合梯度涂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ZrC‑MoSi<Sub>2</Sub>/SiC复合梯度涂层由依次形成于基材表面的SiC涂层和ZrC‑MoSi<Sub>2</Sub>复合涂...
牛亚然刘涛黄利平赵君石旻昊郑学斌丁传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