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巾

作品数:199 被引量:643H指数:13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4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72篇飞行员
  • 71篇飞行人员
  • 62篇飞行
  • 33篇基因
  • 30篇多态
  • 28篇航空医学
  • 22篇多态性
  • 21篇航天医学
  • 20篇航空医学鉴定
  • 19篇血管
  • 19篇基因多态性
  • 16篇代谢
  • 16篇综合征
  • 15篇代谢综合
  • 15篇代谢综合征
  • 13篇体格
  • 13篇体格检查
  • 13篇细胞
  • 11篇歼击机飞行员
  • 8篇诊治

机构

  • 196篇空军总医院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空军航空医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航天员科...
  • 2篇空军杭州航空...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利兹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9篇刘红巾
  • 89篇徐先荣
  • 74篇付兆君
  • 63篇郑军
  • 60篇崔丽
  • 58篇熊巍
  • 57篇蔡庆
  • 47篇刘晶
  • 33篇朱美财
  • 31篇徐蜀宣
  • 20篇占志
  • 16篇姜建东
  • 16篇陈涛
  • 16篇程军
  • 14篇肖晓光
  • 11篇王建昌
  • 11篇刘玉华
  • 11篇张扬
  • 8篇纪桂英
  • 7篇陈同欣

传媒

  • 47篇中华航空航天...
  • 23篇空军总医院学...
  • 2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2篇空军医学杂志
  • 15篇解放军医学院...
  • 1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0篇2009北京...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航空军医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3篇人民军医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遗传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民航医学
  • 1篇中华航空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23篇2016
  • 15篇2015
  • 12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10篇2011
  • 17篇2010
  • 2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飞行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重度黄疸一例
2002年
郑军徐先荣陈同欣徐蜀宣刘红巾司慧远周平
关键词:并发症病例报告飞行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黄疸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丹参对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丹参对反复高 +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选用 2 0 0 g左右的SD大鼠 ,在 +Gz暴露前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bFGF( 1 0 0 μg/kg)或丹参 ( 1 5g/kg)各一次 ,置动物离心机离心后不同时间处死 ,测定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 (EAAs)及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和凋亡细胞数 ,并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测定值比较。结果 +Gz暴露组的EAAs、NO含量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bFGF和丹参处理组的测定值明显低于 +Gz暴露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结论bFGF和丹参能降低 +Gz暴露后脑内EAAs和NO的含量及凋亡细胞数 ,对 +Gz暴露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刘红巾蔡庆纪桂英王喆姜建东朱美财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丹参正加速度兴奋性氨基酸
飞行教员青光眼误诊为头痛一例
2015年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飞行教员,32岁,总飞行时间2300h。就诊前半年因工作紧张出现头痛,主要为额部胀痛,每周疼痛4~5d,每次持续数小时。飞行噪声可导致头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头痛时伴大汗,同时因头痛导致睡眠差,入睡困难,每天睡眠6h左右。
付兆君陈威刘红巾李建胜
关键词:青光眼头痛误诊
飞行员脑白质高信号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综述飞行员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研究进展,为影像检查有WMHs的飞行员的航空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有关WMHs的研究论文. 资料引用 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2篇. 资料综合 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有关WMHs的相关研究,简要概述了普通人和飞行员WMHs的特点.与普通人群相比,高空飞机(U-2)飞行员WMHs的体积大、数量多;体积增加主要在额叶、岛叶、边缘系统和颞叶区域;数量增加主要在岛叶、边缘系统和颞叶区域.飞行员WMHs更均匀地分布于大脑,并且不会随着年龄而增加.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减压病(neurological decompression sickness,NDCS)的飞行员比不伴有NDCS的飞行员WMHs体积显著提高,尤其是岛叶的WMHs体积,但是WMHs数目增加不明显;两者WMHs的类型无显著差异. 结论 因飞行员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WMHs与普通人群有不同的特点与临床意义.临床航空医生应提高对WMHs的认识,根据WMHs的部位和大小以及是否对飞行工作的影响等,对飞行员进行个体化医学鉴定.
孟彩丽刘红巾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减压病飞行员
飞行员线粒体DNA高变区Ⅰ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飞行员线粒体DNA高变区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特点,探讨耐力相关的基因标记。方法以86例飞行员和80例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线粒体高变区ⅠSNPs,并与剑桥序列比对,确定SNPs的位点、类型及频率。结果飞行员和健康对照人群线粒体DNA高变区ⅠSNPs分布频率高于10%的位点分别有11个和8个,高于20%的位点分别有7个和5个,其中飞行员C16257A和C16261T位点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线粒体DNA高变区ⅠSNPs位点C16257A和C16261T有可能与飞行员飞行耐力相关。
蔡庆刘红巾陈涛朱美财
关键词:飞行员
飞行员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肺栓塞放飞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运输机飞行员,飞行时间3200 h.2012年4月27日因发热、胸闷、咳嗽住体系医院.胸片提示右肺炎,白细胞12.99×109/L,血小板20×109/L,动脉血氧分压57.2 mm Hg(1 mm Hg=0.133 kPa),诊断:①右肺炎;②Ⅰ型呼吸衰竭;③血小板减少症.给予抗感染及祛痰、平喘药物.骨髓穿刺检查提示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效果不佳.2012年5月6日患者出现右下肢肿胀,B超检查提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5月7日右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伴胸闷及头痛.当日行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并行双肺动脉造影,提示右上肺动脉闭塞及右下肺后叶及部分肺动脉闭塞,术中给予尿激酶1.2×106 U溶栓后患者喘憋症状明显缓解,再次造影提示:右肺上下动脉灌注良好.
付兆君徐先荣刘红巾熊巍
飞行人员头痛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飞行人员头痛患病情况。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针对住院飞行人员、基层部队飞行人员及来院参加改装体检飞行人员进行调查。   结果:住院病人组、改装体检组与基层部队组比较,两两之间头痛患病率均具有显著差异...
付兆君徐先荣刘红巾崔丽郑军刘晶
关键词:飞行人员头痛调查问卷患病率
文献传递
飞行人员左回旋支发育细小医学鉴定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徐蜀宣徐先荣郑军刘红巾王纯巍崔丽付兆君
关键词:冠状血管畸形
bFGF及丹参对+Gz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iNOS mRNA表达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为了解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正加速度 (+Gz)重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表达的变化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丹参对反复高 +Gz暴露致脑损伤的防护作用 ,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检测 +Gz重复暴露大鼠和bFGF、丹参处理再暴露大鼠脑组织中iNOSmRNA表达变化。结果+Gz重复暴露组可见明显的iNOSmRNA表达增高 ,而bFGF和丹参能阻断这种iNOS表达变化。表明 +Gz重复暴露可引起大鼠脑内iNOSmRNA表达变化 ,它可能在反复高 +Gz暴露致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而bFGF和丹参对 +Gz暴露所致的脑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蔡庆刘红巾姜建东占志朱美财
关键词:正加速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丹参MRNA
飞行人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点及航空医学鉴定被引量:12
2013年
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收集我院2000—2012年因BPPV住院的7例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航空医学鉴定情况。结果7例均为原发性BPPV,其中后半规管BPPV5例,外半规管BPPV2例,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反复发作1年以上。均为在地面发作,没有飞行中发病情况。7例变位试验均为阳性,听力检查均正常。前庭双温试验6例正常,1例提示右侧半规管功能下降。3例在发病后2周内自愈,4例经过耳石复位治疗。短期(1周)疗效评价为:痊愈5例,有效1例,无效1例。长期(3个月)疗效评价为:痊愈6例,有效1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给予3。6个月的地面观察,5例飞行合格,1例因心理原因停飞,1例因长期前庭功能异常停飞。结论因空中失能的风险及复发风险均较小,BPPV是周围性眩晕中可以完全康复并有望恢复飞行的疾病,但恢复飞行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前庭评价,根据病情特点、前庭功能恢复情况并结合飞行机种、飞行职务等进行医学鉴定。恢复飞行后需密切复查,了解疾病动态发展情况。
熊巍徐先荣郑军付兆君刘红巾
关键词:航空医学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飞行人员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