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继业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8篇钟差
  • 7篇对流层散射
  • 7篇散射
  • 6篇通信
  • 6篇卫星
  • 6篇卫星钟差
  • 5篇钟差预报
  • 4篇对流层散射通...
  • 4篇散射通信
  • 4篇时间同步
  • 4篇粒子群
  • 3篇时延
  • 3篇最小二乘
  • 3篇卫星钟差预报
  • 3篇误差分析
  • 3篇向量机
  • 3篇灰色系统
  • 3篇改进粒子群
  • 3篇差分
  • 2篇调制

机构

  • 19篇空军工程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刘继业
  • 18篇陈西宏
  • 8篇刘强
  • 6篇孙际哲
  • 6篇刘赞
  • 4篇张群
  • 4篇胡邓华
  • 2篇王洁
  • 2篇薛伦生
  • 2篇胡茂凯
  • 2篇李成龙
  • 1篇刘进
  • 1篇邹兵

传媒

  • 2篇电子与信息学...
  • 2篇测绘科学
  • 1篇电子科技
  • 1篇无线电通信技...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讯技术
  • 1篇宇航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通信技术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飞航导弹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果蝇优化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导航卫星短期钟差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OA)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利用FOA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对灰色参数进行迭代动态微调,改善随机初始化所导致网络进化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以提高灰色神经网络的预报精度;选取IGS产品中典型的卫星钟差数据,分别采用FOA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短期钟差预报。仿真结果表明:FOA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其他三种模型,性能满足卫星短期高精度钟差预报的要求。
邹兵陈西宏薛伦生刘继业张群
关键词:卫星钟差灰色神经网络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是最近几年被广泛研究和关注的新技术,表现出频谱效率高、色散补偿方便有效、减小系统非线性效果明显等诸多优点。文中首先给出了OFDM的基本原理,然后研究了O-OFDM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它在具体应用中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O-OFDM技术的应用前景。
刘继业胡茂凯陈西宏
关键词:光纤通信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
一种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的新方法被引量:9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的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的新方法(TWT3S),利用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进行雷达站间双向时间比对以求取雷达站间精确的时间差。详细推导了TWT3 S的计算模型,对时间间隔测量误差、发射与接收设备时延误差、对流层时延误差、几何距离时延误差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TWT3 S的理论精度。计算结果表明,对流层时延误差是最主要的误差来源,占所有误差的90%以上。 TWT3 S模型的理论精度为15~21 ns,比采用微波或光纤直接同步法精度高,为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继业陈西宏刘强孙际哲
关键词:双基地雷达对流层散射通信误差分析
国外双(多)基地雷达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双(多)基地基雷达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干扰、抗超低空突防、抗反辐射导弹(ARM)、抗隐身武器的能力,是目前雷达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首先概述了双(多)基地雷达的基本概念及优势,并以美国、俄罗斯、英国为主,详细介绍了国外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后对双(多)基地雷达的时间同步、空间同步和相位同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刘继业陈西宏刘强孙际哲
关键词:双(多)基地雷达反隐身反辐射导弹
基于微波信道传递高精度时间信号的时延研究
现代通信、导航等系统以及武器系统对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微波可以实现时频信号的高精度传输。构建了校准脉冲微波传递系统,主要用于完成高精度时频校准脉冲和时间误差数据的高精度传输。首先进行了板级与系统测试,测试结果...
陈西宏刘继业胡邓华
关键词:微波信道时间同步时延误差分析
文献传递
对流层散射通信在高精度时间同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分布式武器系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高精度时间同步迫切需求,提出了基于对流层散射信道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以突破目前通信信道资源有限、地形条件约束大和强电磁干扰等技术难题。阐述了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基于对流层散射信道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的相关技术,包括时延估计、多径估计及多径抑制、钟差预报和钟差校准等,最后概述系统的应用意义及发展展望。
陈西宏刘继业刘强刘强
关键词:对流层散射时延估计
对流层散射信道钟差预报模型
2018年
针对散射信道传输时间同步信号会出现失效等问题,在时间校准过程中引入钟差预报技术,利用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LSSVM的高精度预报组合模型,对传统的LSSVM单核函数进行改进,并利用惯性权重线性递减机制的双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模型中的参数选取过程,同时利用试验实测钟差数据进行改进模型精度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较单一模型,组合模型误差更加平稳,平均误差约为0.28 ns,提高了钟差预报的精度。
胡邓华王洁刘继业
关键词:对流层散射通信时钟校准钟差预报灰色系统改进粒子群算法
基于人工鱼群优化LS-SVM的卫星钟差预报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导航卫星短期钟差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AFS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利用人工鱼群算法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LS-SVM模型的惩罚参数和核宽度参数,避免人为选择参数的盲目性,提高了LS-SVM的泛化能力和预报精度。选取IGS产品中4颗典型卫星的钟差数据,分别采用人工鱼群优化LSSVM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进行短期钟差预报,计算结果表明:人工鱼群优化LS-SVM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其它2种模型,尤其是在铷钟方面,预报误差在0.5ns内,运行时间在5min内。
刘继业陈西宏刘强孙际哲
关键词:卫星钟差人工鱼群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低仰角下对流层散射斜延迟估计方法被引量:12
2016年
对流层斜延迟是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系统的主要误差来源,目前尚未有对系统中对流层斜延迟进行精确估计的模型。为精确估计斜延迟,引入电磁波射线描迹法,并利用Hopfield天顶延迟模型中折射率计算方案改进描迹法,以克服该方法对探空数据的依赖。首先,根据北纬35?~37?范围内的3个测站2010~2012年的实测气象数据和天顶延迟数据,验证Hopfield模型精度范围小于35 mm;然后,将3个测站按相互基线距离的不同分为3组比对站,利用改进后的模型结合2012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了在0?~5?入射角下,一年的斜延迟,并得出最大斜延迟对应的年积日和入射角。计算结果表明,3组比对站的最大单向斜延迟为24.94~45.37 m。在双向比对抵消90%的情况下,时间延迟为3.1~5.7 ns;相互抵消95%时,时间延迟为1.5~2.9 ns。
陈西宏刘赞刘继业刘进张群
关键词:对流层散射HOPFIELD模型折射率
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中对流层斜延迟实时估计被引量:3
2018年
对流层斜延迟是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中一个重要误差源,该文提出一种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中对流层斜延迟实时估计方法。通过GPT2w模型计算测站气象数据,克服对流层斜延迟估计中对实时气象数据的依赖。针对Hopfield模型中固定的对流层散射顶层高,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动态对流层散射顶层高,以解决对流层散射双向比对的实际应用问题。选取日本地区3个测站,两两进行比对,在验证Hopfield模型精度后,计算3组比对站在不同入射角和不同时间的对流层斜延迟。计算结果表明,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中对流层斜延迟呈现出随比对距离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增大而减小的特性,并且四季变化特性也比较明显。3个比对站的对流层散射斜延迟10~35 m之间,经比对抵消90%后的时间延迟为3.5~11.8 ns。
刘继业陈西宏刘赞
关键词:HOPFIELD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