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印志同

作品数:65 被引量:502H指数:1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2篇玉米
  • 21篇糯玉米
  • 15篇性状
  • 12篇育种
  • 11篇杂交
  • 8篇选育
  • 8篇自交
  • 8篇自交系
  • 8篇高产
  • 8篇大豆
  • 6篇玉米新品种
  • 6篇杂交种
  • 6篇鲜食
  • 6篇QTL定位
  • 6篇不育
  • 5篇玉米育种
  • 5篇基因
  • 4篇优质高产
  • 4篇玉米茎秆
  • 4篇糖含量

机构

  • 30篇扬州大学
  • 27篇江苏沿江地区...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江苏沿海地区...
  • 3篇江苏徐淮地区...
  • 1篇扬州环境资源...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泰州市农业委...

作者

  • 65篇印志同
  • 29篇薛林
  • 28篇陆虎华
  • 28篇陈国清
  • 25篇石明亮
  • 22篇黄小兰
  • 21篇邓德祥
  • 19篇胡加如
  • 16篇卞云龙
  • 8篇喻德跃
  • 6篇徐明良
  • 5篇王益军
  • 5篇宋海娜
  • 4篇孟凡凡
  • 4篇孙东雷
  • 4篇秦泰辰
  • 3篇晁毛妮
  • 3篇许晓明
  • 3篇郝德荣
  • 3篇杨水英

传媒

  • 7篇金陵科技学院...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作物学报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玉米科学
  • 3篇江苏农业学报
  • 3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研究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农业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的产业化与育种策略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了我国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可行途径,同时提出适用的育种目标和方法,为我国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产业的崛起与发展献计献策。
石明亮薛林胡加如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熊素华陈小晖孙权星陆冬梅杨水英
关键词: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营养育种
基于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途径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培养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该文根据在农业院校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种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查阅专业文献能力、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提高学生撰写科技论文能力。
印志同王云翠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
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是用来表示植物光合能力的常用指标。利用来自大豆品种科丰1号和南农1138-2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KY(184个家系)及其分子遗传图谱,通过两年盆栽试验定位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有关的QTL。结果表明,4个参数的遗传力中等偏低,在0.48~0.60之间;两两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192~0.686之间;两年共检测到15个QTL,分别位于C1、C2、D2、E、H、I和O连锁群上,LOD值在2.25~6.31之间,贡献率为4.80%~12.30%;有6个QTL在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它们分别是控制光合速率的qPnC1.1、控制气孔导度的qSCD2.1和qSCI.1、控制胞间CO2浓度的qCiI.1和qCiO.1,以及控制蒸腾速率的qTrO.1;检测到4个同时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的标记区间,它们分别是C1连锁群上控制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sat_311~sct_191区间,E连锁群上控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sat_172~satt268区间,I连锁群上控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satt726~satt330区间,以及D2连锁群上控制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sat_296~sat_277区间。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关键词:大豆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RIL群体QTL分析
江苏鲜食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分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迄今江苏省自育的14个糯玉米杂交种的血缘关系及杂交种选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江苏省鲜食糯玉米育种的杂种优势群为通系5类群、衡白522类群和其它类群,其中通系5类群和衡白522类群为主要杂种优势群...
沈锦根胡加如薛林印志同
文献传递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选用7个茎秆糖含量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配置21个组合,对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自交系中,Y53-164、YXD053-646和98A-04糖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茎秆糖含量,但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的组合差异。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但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存在着显著的显性与上位性效应。控制茎秆糖含量遗传的增效等位基因为隐性,减效等位基因为显性。玉米茎秆糖含量的变异71.07%是由遗传控制的,但狭义遗传率不高(40.11%)。对茎秆糖含量的选择不宜早代进行,利用茎秆高糖自交系作为亲本并广泛测配有助于茎秆高糖杂交种的选育。
卞云龙杜凯顾啸王益军印志同孙东雷邓德祥
关键词:玉米双列杂交配合力
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4”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在收集利用温带、亚热带优良地方种质资源基础上,通过分离小群体育种法,构建新型温带×亚热带鲜食糯玉米杂优模式,并成功育成产量高、品质优、适宜我国东南玉米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14"。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关键词:糯玉米选育技术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18
2005年
对25份玉米自交系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轴重是决定玉米自交系单株籽粒产量的首要因素,轴重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别为0.736和0.885,其次是出籽率、穗粗、行粒数、千粒重。在育种实践中,根据各农艺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可选出产量高的优良自交系。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性状通径分析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式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较高的茎秆糖含量有助于提高青贮玉米的饲料品质和适口性。本研究以YXD053和98A-04两个高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Y6-1低茎秆糖含量玉米自交系为父本,通过自交、杂交及回交产生2个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F2、BC1和BC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6个世代联合分析方法,探明控制玉米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模型,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玉米茎秆糖含量遗传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YXD053×Y6-1及98A-04×Y6-1组合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3.50%和52.6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96%和17.31%,总遗传率分别为61.46%和69.94%,显性度(h/d)均小于1。茎秆糖含量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且主基因又以加性效应为主,但环境因素对茎秆糖含量的遗传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育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卞云龙顾啸孙东雷王益军印志同王艳秋邓德祥
关键词:玉米主基因+多基因
早熟高产多抗糯玉米新品种苏玉糯2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2005年
黄小兰薛林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石明亮
关键词:苏玉糯2号玉米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早熟高产多抗沿江地区
玉米mtDNA的RAPD分析与对Y_(Ⅱ-1)型不育胞质的归群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选用 51个随机引物对玉米 U81 1 2的 5种不同类群 (型 )胞质的同核异质系的线粒体 DNA( mt 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各类型胞质的 mt DNA间的随机扩增产物有较大的差异 .玉米 Y -1型不育胞质的 mt DNA扩增的电泳谱带与 T群、S群不育胞质有明显的差异 ,与 C群不育胞质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邓德祥陈若雷秦泰辰卞云龙徐明良印志同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MTDNA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