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晓丽

作品数:1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艺术
  • 2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戏剧
  • 4篇艺术
  • 4篇京剧
  • 3篇戏曲
  • 3篇剧场
  • 3篇话剧
  • 2篇电影
  • 2篇曲剧
  • 2篇舞台
  • 2篇戏剧性
  • 2篇戏曲剧种
  • 2篇小剧场
  • 2篇剧院
  • 2篇剧种
  • 2篇改编
  • 2篇传承
  • 2篇传承发展
  • 2篇传统戏
  • 1篇大跃进
  • 1篇地方戏

机构

  • 18篇河北省艺术研...

作者

  • 18篇史晓丽
  • 1篇刘兴会
  • 1篇周磊
  • 1篇周大明
  • 1篇麻立哲

传媒

  • 11篇大舞台
  • 3篇东方艺术
  • 2篇中国戏剧
  • 1篇当代戏剧
  • 1篇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中有大爱 戏里有乾坤--裴艳玲与京剧《响九霄》
2011年
由著名蔼寅艺术家裴艳玲策划、领衔主演,河北省京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京剧《响九霄》经过数年打磨,不断修改、加工,于10月10日再度来到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
周大明麻立哲赵惠芬刘兴会史晓丽
关键词:京剧院大爱乾坤演出主演
只有“活”的才算活着——昆山观演后对河北地方戏曲的反思被引量:1
2019年
今年7月21日至8月2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的"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4台大戏、21台折子戏组合参演。其中包括河北省的1台大戏河北梆子《钟馗》,以及2台10个小剧种的折子戏专场。笔者观摩的戏曲剧种均来自河北和山西两省,有2个大剧种剧目:河北梆子《钟馗》和北路梆子《王宝钏》;河北省10个小剧种剧目:唐剧《人·影》、诗赋弦《和睦家庭》、沙东落子《楼台会》、哈哈腔《王小打鸟》、西调《归唐》、河北乱弹《西岐洲》、四股弦《忠保国》、贤寓调《法门寺·行路》、定州秧歌《三进士》、平调《徐策跑城》;山西省5个小剧种剧目:孝义碗碗腔《情系山里娃》、孝义皮腔《状元乞丐》、上党落子《灵堂计》、壶关秧歌《雇驴》、临县道情《菜园配》。
史晓丽
关键词:戏曲剧种河北梆子哈哈腔唐剧
由荀派艺术观探其艺术魅力
2016年
曾经观看石家庄市京剧团赵玉华主演的《勘玉钏》,是第一次感觉到苟派艺术的魅力,后来又有机会看到北京市艺术职业学院刘翠副院长领衔演出的全本《玉堂春》,苟派艺术魅力所引发的情感震动难以平复。1934年首演的《勘玉钏》、1924年首演的全本《玉堂春》,迄今已近百年,在戏曲市场普遍冷清的今天,苟派经典让观众百看不厌,
史晓丽
关键词:艺术魅力艺术观《勘玉钏》《玉堂春》荀派
感动之余的思考——再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2016年
三年前在河北电影制片厂试映间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时候,内心曾经涌动过很强烈的感动,但同时觉得影片中太多明显的不足,很大程度地冲淡了那份感动。当年该片引发热议,更斩获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相信不少人也认为是该片题材导致的政治倾斜。但是,三年后重看该片,心中感动依旧,却在不经意间忽略掉了曾经的那些不满。诚然,新中国以来,领袖戏也拍了不少,但观众真正买账的,又能有几部?
史晓丽
关键词:周恩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故事片金鸡奖
戏剧·人生——新编京剧《响九霄》看后
2011年
河北省新编京剧《响九霄》讲的是清末著名戏剧人田际云(艺名响九霄)的故事,剧作者选择了几个能够突出响九霄人品艺品的节点用"情"字连缀,对戏曲的热情、对国家的豪情、对戏班的真情、对爱人的畏情……一方面给了演员尽显表演功力的开阔空间,另一方面则打造出一位舞台上下真挚真切、立体饱满的艺术形象。该剧自正式演出后已收获了业内良好口碑以及九艺节特别大奖等诸多赞誉,其中主演裴艳玲的个人魅力首屈一指,同时,该剧描绘出来的响九霄这一"戏中人"的戏剧人生更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史晓丽周磊
关键词:戏剧京剧艺术形象艺品
从工人形象看“十七年”河北省京剧现代戏创作
2011年
和全国情况相似,经过建国初期的准备,“十七年”河北京剧现代戏的创作主要集中在1957年后,从1958年戏剧“大跃进”开始正式进入创作热潮期,到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和1965年华北五省市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达到了顶峰,涌现了不少精品,如《节振国》(线连合版为1958年;唐山市京剧团集体创作,于英执笔版为1964年)《八一风暴》(1963年)《六号门》(天津京剧团,1965年根据1951年同名话剧改编)等都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染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对京剧现代戏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史晓丽
关键词:京剧现代戏
“被”建构的戏剧性——由评剧《寄印传奇》的改编看戏剧性的缺失现象
2010年
当今戏剧创作对戏剧性的建构愈来愈重视,但很多情况下,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这种重视反而会导致戏剧性"被"建构,对戏剧性造成消解。且这种趋势大有燎原之势,使得本已惨淡的戏剧传承和发展形势愈加雪上加霜。全面审视这一现象,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课题,此处,笔者仅以评剧《寄印传奇》从文本到舞台的整个改编过程为例,对该现象做以简要分析。
史晓丽
关键词:戏剧艺术评论
由经典剧目《潘杨讼》和《空印盒》看传统戏曲的改编被引量:1
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很多,很多改编后的剧目无论戏剧性还是文学性都远远超拔于原作,成为各自剧种的保留经典。老调《潘杨讼》和丝弦《空印盒》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改编精品,研究和学习其改编手法,对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立足剧种特点,充分借鉴传统老调《潘杨讼》和丝弦《空印盒》的改编原本都不是单纯的一出传统戏,而是改编者在立足剧种特点,掌握很多相关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艺术再创作的结晶。其中刘谷、方铮改编的六场老调戏《潘杨讼》写的是北宋年间潘杨两家的恩怨故事,
史晓丽
关键词:传统戏曲经典剧目改编传统剧目艺术再创作传承发展
“我”该如何进入现场——观演诗歌剧场《随黄公望游富春山》有感
2021年
“我”该如何进入现场?是征询,也是质询。关于“现场”的界定,总与事件或行动相关,无论已然发生或是尚未践行,事件或行动的地点即为现场。进入现场,意味着逼近真相,意味着贴近更多的细节和内情,从而获取真相的更大可能性。戏剧的现场,亦需进入,尤其是精神和情感层面的深入。事实上也只有观众深度进入戏剧现场之后,良好的观演关系才能得以形成,与观众结成戏剧共谋的创作期许才能达成,戏剧的三度创作才能愈臻完美地实现。根据翟永明同名长诗改编的诗歌剧场作品《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虽然其表现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戏剧完全不同,编创方也并不以“戏剧”作品自称,但是,若按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中的观点:一个人在他人注视之下走过一个被选取或指定的空间,那空间即是舞台,那场景便形成一幕戏剧,那么,《随黄公望游富春山》被剧院、媒体宣传成戏剧作品甚至话剧作品,也并无不妥。
史晓丽
关键词:戏剧作品黄公望传统戏剧媒体宣传观演关系
狂欢,不止……——国光小剧场戏剧《卖鬼狂想》观后
2016年
“丑角的狂欢”.这是最初看完国光小剧场戏剧《卖鬼狂想》之后留在脑中的词组。可不是么,只用了三个京剧的丑角,两个文丑,一个武丑,插科打诨,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便在台上嗨成了一出剧,敢想、敢玩、好玩,说是一场丑角的狂欢.并不为过。
史晓丽
关键词:小剧场戏剧狂欢丑角京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