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思珍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2017年
- 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可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了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为项目教学法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 石凤健叶思珍杨宏宇邵勇
-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 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项目化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了配合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需要,依托学校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该课程的教学网站并进行应用研究。网络教学平台包括基础资源和丰富的立体化资源,为学生完成项目及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使教学方式多元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 石凤健王超叶思珍黄忠富
-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项目化教学
- 纯铜反复锻造工艺被引量:5
- 2020年
- 采用DEFORM软件分析了纯铜反复锻造时的变形行为、速度场、载荷、等效应变以及工艺路线对等效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宽比为1的试样,采用楔形凸模在第1次锻造的变形初期,试样存在转动现象,然后,试样左、右两侧沿纵向发生剪切,最后充满型腔;采用平端面凸模第1次反向锻造时,材料首先沿水平方向流动,然后,试样左、右两侧沿纵向发生剪切,最后充满型腔。上述变形过程会导致试样变形不均匀。按照A路线反复锻造后,试样上、下表面的等效应变较高,两侧较低;按照B路线锻造,可以在提高应变水平的同时提高变形均匀性。实验研究表明,经B路线4道次反复锻造后,试样获得了超细晶组织。
- 张健伟石凤健叶思珍张浩然
- 关键词:纯铜等效应变超细晶
- “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被引量:4
- 2014年
- "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通过丰富和优化教学资源,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变单一的、终结性考核为多样化的全程考核。使教学过程更为立体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 石凤健芦笙叶思珍王广龙周应国
-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跨学科模具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7
- 2014年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具有专业性强、重实践和跨学科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模具人才能力要求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阐述了项目教学内容总体设计、实施过程和评价方法。实践表明,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通过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系列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受到了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实现了培养跨学科人才的目标,该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石凤健芦笙黄忠富叶思珍邵勇
- 关键词:模具设计制造项目化教学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