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娥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声波脉冲治疗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房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本研究旨在对声波脉冲技术(acoustic pulse therapy, 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初步探究。[方法]根据致病菌和牛奶体细胞检测结果,选择江苏省某牧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奶牛100头,其中临床乳房炎奶牛60头,分为APT治疗组20头、抗生素治疗组20头、APT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组20头;亚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奶牛20头,采用APT治疗;20头健康奶牛作为阴性对照组。对比探究APT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结果]当奶牛罹患乳房炎后,生产性能指标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日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血液中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极显著升高(P<0.01),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和IL-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使用APT治疗后,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日产奶量显著升高(P<0.05),乳脂、乳蛋白、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其他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亚临床组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IL-6和IL-8含量显著降低(P<0.05),糖皮质激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APT作为一种新的奶牛乳房炎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治愈奶牛乳房炎,且没有引起产奶量损失。
- 王苏苏李涛丁宁王莹邓子晗张威陈芷希徐俊杰时晓丽向小娥仲伟臣蔡亚非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产奶量
- 动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 2013年
-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畜牧人才的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直接给我国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动物科学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层次的新实验教学体系,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向小娥毛胜勇
- 关键词:动物科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
- 油菜LEAFY COTYLEDON 2(BnLEC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LEAFY COTYLEDON 2(LEC2)为具有B3结构域的DNA结合蛋白家族的成员,是调控胚胎形成、种子储藏蛋白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的重要转录因子。本文对四倍体甘蓝型油菜BnLEC2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分析了白菜Br LEC2、甘蓝Bo LEC2和甘蓝型油菜BnLEC2同源基因的进化及其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油菜、白菜和甘蓝LEC2同源基因在进化上较为保守;但部分白菜和甘蓝LEC2同源基因的表达发生沉默。BnLEC2同源基因表达模式与其对应的白菜和甘蓝LEC2发生明显改变,前者主要在种子发育的中期高水平表达,这与油菜种子油脂等储藏物质的积累期重叠。表明BnLEC2同源基因通过改变其表达模式影响油菜种子储存物质的积累。这些结果初步揭示了多拷贝BnLEC2对油菜种子储存物质调控的协同表达模式。
- 谭河林王莉欢李云兰杰唐倩莹叶文雪向小娥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基因克隆进化分析转录分析
- 动物生产学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被引量:9
- 2016年
- 通过对动物生产学本科实习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模式、教师队伍、校外实践基地和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对动物生产学实习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畜牧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提高动物生产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效果。
- 时晓丽向小娥汪薇周建国
- 关键词:实习教学教学改革
- 大学日常管理与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试比较英国诺丁汉大学与国内大学管理模式差异被引量:1
- 2020年
- 大学生日常管理是保障大学运行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大学维持大学正常教学秩序和培育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需举措。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飞猛进的今天,如何通过日常管理促进培养具有创新性、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的新型人才是高校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大学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大学生安全管理、生活管理和教学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在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改革措施,为今后国内大学制定大学生日常管理规则时提供有益的参考。
- 向小娥谭河林
-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管理创新型人才
- 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或3所示。...
- 谭河林向小娥
- 文献传递
- 油菜叶色突变种质资源筛选与遗传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光合能力密切相关,能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本研究通过EMS诱变甘蓝型油菜中双11,单株收获诱变后第一代并通过诱变后第二代大量筛选鉴定获得油菜叶片叶色稳定突变种质资源62份,分析了筛选获得的叶片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离比和测定了相关突变体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获得的突变体按照叶色分成五类,叶色深浅与其叶绿素含量相一致;突变株系60%由多位点突变导致,37%由少数位点突变导致;24%突变株系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76%的叶绿素含量约低于对照;叶绿素含量低的突变株系中,70%的突变株系叶绿素b的改变程度大于叶绿素a,30%的突变株系叶绿素a的改变程度大于叶绿素b。这些叶色稳定突变体的获得为将来遗传基础研究以及作为种质资源培育高光效油菜新品种奠定材料基础。
- 谭河林覃宝祥李云赵玉玲陈露露叶文雪向小娥
- 关键词:油菜种质资源叶色突变体叶绿素含量
- 甲烷马赛球菌DZ1对小鼠血清氧化三甲胺和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能力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024年
- 甲烷马赛球菌是哺乳动物消化道中的固有菌群,能够利用三甲胺(TMA)生成甲烷,然而其对宿主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旨在利用小鼠模型研究灌胃甲烷马赛球菌菌株DZ1活菌对小鼠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和炎症因子、肝抗氧化能力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14只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体重18.4±1.1 g),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处理组(n=7),单笼饲养。处理组每天灌胃200μL DZ1菌液(1.09×10^(9)个细胞·mL^(-1)),对照组每天灌胃200μL无菌PBS溶液,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小鼠日增重和采食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处理组小鼠血清TMAO浓度和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处理组小鼠肝中超氧化酶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35),肝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39)。盲肠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处理组和对照组菌群结构没有显著差异(ANOSIM,P=0.161)。处理组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有降低的趋势(P=0.064),Lawsonibacter属、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灌胃甲烷马赛球菌菌株DZ1未显著影响小鼠盲肠细菌区系结构,但降低了小鼠血清TMAO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
- 占小秀刘鹏宇向小娥毛胜勇金巍
- 关键词:炎症因子抗氧化能力
- 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与植物脂肪酸和油脂代谢相关的油菜转录因子BnFUS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或3所示。...
- 谭河林向小娥
- 文献传递
- 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物种甲基化酶I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被引量:1
- 2015年
- DNA甲基化作为一种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在植物体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甲基转移酶I(DNA methylase I,MET1)在甲基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克隆到5个油菜Bn MET1同源基因,并比较了白菜Br MET1、甘蓝Bo MET1和油菜Bn MET1同源基因的进化及其表达模式。结果显示,白菜和甘蓝MET1同源基因在进化中较为保守,而油菜Bn MET1基因结构发生较大改变;部分油菜Bn MET1同源基因表达发生沉默,而激活表达的Bn MET1表达模式较其亲本白菜和甘蓝直系MET1同源基因发生明显的改变。上述结果表明,Bn MET1同源基因通过改变基因结构以及表达模式影响油菜组织中Bn MET1基因剂量,从而调节油菜的生长发育。
- 谭河林许欣颖付立曼向小娥李剑桥郭昊伦叶文雪
- 关键词:DNA甲基化基因进化基因差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