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肿瘤
  • 4篇乳腺癌
  • 4篇胃癌
  • 4篇腺癌
  • 4篇甲基化
  • 3篇胃癌组织
  • 3篇胃肿瘤
  • 3篇基因
  • 3篇癌组织
  • 2篇甲基化状态
  • 2篇保乳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治疗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良性肿瘤
  • 1篇乳腺肿

机构

  • 6篇浙江省肿瘤医...
  • 4篇浙江省舟山医...
  • 4篇浙江省舟山市...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省肿瘤研...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 1篇舟山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吕萍
  • 5篇余江流
  • 5篇凌志强
  • 3篇余齐鸣
  • 3篇韩静
  • 2篇王实
  • 2篇郑智国
  • 1篇胡童
  • 1篇孙妮旎
  • 1篇方铣华
  • 1篇赵挺
  • 1篇杨红健
  • 1篇许立
  • 1篇乔丽莉
  • 1篇魏丽君
  • 1篇许敬
  • 1篇杜丽萍
  • 1篇赵挺
  • 1篇刘翔
  • 1篇王新宝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良性肿瘤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对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以患侧乳头为中心点进行放射状切口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术处理。分别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情况、留瘢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对出现的瘢痕不可接受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83.72%(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达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48.84%(P<0.05)。结论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与传统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一致,但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瘢痕,保持女性乳房美观,适合临床推广。
胡童吕萍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乳晕弧形切口肿瘤切除手术
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79例(85.9%),癌旁组织11例(12.0%),胃炎患者组织10例(20.8%),健康人未检测到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管侵犯、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影响患者预后,但不是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腺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恶性程度高,预后欠佳。
吕萍凌志强余江流韩静王实王新宝余齐鸣方铣华
关键词:胃肿瘤P16基因甲基化
护士外周血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HSP70及PAI-1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检测护士外周血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HSP70及PAI-1含量,探讨其水平变化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亚健康高危职业护士200人及性别、年龄配对非护士职业健康人群200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5-羟色胺(5-HT)、外周血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士组外周血T3、TSH、5-HT含量下降,HSP70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4、PAI-1含量虽有变化,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亚健康状态与其外周血T3(r=-0.778,P=0.000)、TSH(r=-0.745,P=0.000)、5-HT(r=-0.794,P=0.000)存在显著负相关、与HSP70(r=0.852,P=0.000)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亚健康状态可影响内分泌功能及应急蛋白表达,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可对机体的"亚健康"状态进行定量评估。
魏丽君杜丽萍叶慧琴许立赵挺吕萍许敬刘翔
关键词:护士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保乳术对育龄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育龄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乳术组(40例)和改良根治术组(40例)。保乳术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而改良根治术组则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指标及预后,并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差异。结果保乳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保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改良根治组(20%)(P<0.05);而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发现,保乳术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组(P<0.05)。结论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预后相近,但保乳术具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美容效果好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可作为育龄期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
舒科平吕萍
关键词: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早期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治疗效果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7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ET方案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及疗效评估,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术前临床疗效评价CR 21例,PR42例,SD15例,PD 0例,有效率为80.77%(63/78)。pCR15例(19.23%)。组织学分级与临床有效无关(P>0.05),但与pCR有关(P<0.05),肿瘤分级、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与临床有效及pCR有关(P<0.05)。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组织学疗效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较高,组织学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及分子亚型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子。
吕萍余江流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影响因素预后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分析Ⅰ、Ⅱ期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收治10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以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根治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保乳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和平均引流量比改良组少,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比比对照组短(P<0.05),保乳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改良组高(P<0.05),保乳组患者皮瓣缺血1例(2%),皮下积液1例(2%),患肢肿胀0例(0%),并发症发生率为2(4%);改良组患者皮瓣缺血4例(8%),皮下积液3例(6%),患肢肿胀1例(2%),并发症发生率为11(22%),保乳组患者并发症比改良组少(P<0.05).保乳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5年生存率与改良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对Ⅰ、Ⅱ期乳腺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保乳综合治疗手术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吕萍乔丽莉孙妮旎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
乳腺癌miRNA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研究显示微小RNA(mi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多种miRNA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病进展,并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用药及探索其耐药机制。
吕萍余江流杨红健凌志强
关键词:微小RNA乳腺肿瘤
胃癌CpG岛甲基化表型研究进展
2013年
CIMP是指一组在肿瘤中有同时存在的多个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表型。许多研究证实在胃癌中CIMP是经常存在的现象,与胃癌的发病机制、诊断、病情、预后及治疗疗效等方面均有一定关系。
吕萍凌志强
关键词:胃肿瘤甲基化CIMP
胃癌组织中TIMP-3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0例正常人胃组织、48例胃炎患者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58例(63.0%)检测到TIMP-3基因甲基化,配对的癌旁组织中只有4例(414%)存在TIMP-3基因甲基化,正常人胃组织和胃炎组织中均没有TIMP-3基因甲基化。TIMP-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类型、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问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状况以及肿瘤着生部位等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TIMP-3基因非甲基化胃癌患者具有独立的生存优势(P〈0.01)。结论胃癌患者TIMP-3基因甲基化增强肿瘤的侵袭能力,甲基化水平和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TIMP-3基因高甲基化提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
余江流凌志强韩静吕萍余齐鸣郑智国赵挺王建军
胃癌组织中Syk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技术(MSP)检测9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选取40例年龄对应的健康志愿者及48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获取的组织DNA作对照。结果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检测到Syk基因甲基化有33.7%(31/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4%(5/92)。健康对照者和胃炎患者均无Syk基因甲基化。Syk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是否有静脉或淋巴管侵犯、TNM分期有关(17〈005)。结论胃腺癌患者Syk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预后不佳。
吕萍余江流韩静余齐鸣王实郑智国凌志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