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乃元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泰安农业气象试验站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华北地区小麦优化灌溉技术推广
- 安顺清朱自玺俞文龙阎宜玲杨秀珍吴乃元赵国强刘庚山安保政牛显增孙仁帮王淑菊付湘军史美湖焦仪
- 该成果通过在冀、鲁、豫建立的252个有代表性的小麦优化灌溉地面监测网点气象卫星遥感宏观监测和试验点,获得大量有关小麦生长状况、土壤水分、气象条件方面的资料。应用此资料,结合各地特点作出5百多期优化灌溉预报,对土壤水分估测...
- 关键词:
- 关键词:遥感地面调查灌溉技术小麦
- 华北地区高产小麦最佳水肥管理技术的探讨被引量:1
- 1997年
- 通过对华北地区自然降水、土壤肥力、高产麦田水分供需状况和耗肥规律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最佳肥水管理模式为:在正常年景下,华北北部浇越冬水、拔节水、开花—灌浆水为宜,中部和南部地区浇拔节水、开花水为佳;在施肥方面,按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法,根据各地土壤肥力状况,计算出氮、磷、钾施用量;土肥、磷、钾和2/3的氮肥作底肥,1/3的氮肥作拔节追肥为最佳。此管理模式在大面积推广中。
- 田方正吴乃元张廷珠张衍华齐斌
- 关键词:小麦水分肥力施肥量
- 农业干旱综合应变防御技术研究
- 安顺清王馥棠徐祥德朱自玺霍治国张光智刘更山吴乃元赵国强赵艳霞毛飞沙奕卓李云鹏林艳郭安红
- 该项目采用数值预报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型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建立了农业干旱监测、识别预报技术系统,在北方冬小麦产区开展了旱情预报及灌溉管理服务。将CCM3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嵌套做出未来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要素预报(风、气温、比湿...
- 关键词:
- 关键词:农业干旱防御技术
- 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机制及在华北冬麦区的示范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02年
- 论文将底墒效应利用技术、土壤深松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水分胁迫效应利用技术、喷施多功能防旱剂五项单项抗旱技术在冬小麦播前及各个发育阶段适时、适地综合集成,并给出了应用量化指标。于1998~2000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省进行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集成技术是通过各单项抗旱技术触发和优化冬小麦找水、增水、保水、节水、控水的五种水分利用机制,发挥了植物生理生态、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水库、麦田小气候效应和化学制剂喷施等多种防旱抗旱的效能,时间贯穿于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可实现持续防旱抗旱。集成技术具有比各单项技术更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在两个典型大旱年的情况下,集成技术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6%~53.7%,平均提高27.7%;小麦增产7.0%~42.3%,平均增产16.6%;每公顷增加纯收入490~1200元。
- 霍治国李世奎安顺清薛昌颖朱自玺吴乃元
-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农业气象灾害
- 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技术应用研究
- 2000年
- 应用足墒深耕、适时播种、配方施肥、指标灌溉、喷抗旱剂等多项小麦抗旱管理措施 ,使麦田浇水次数减少 1~ 2水 ,耗水量平均减少 2 0 4mm ,产量提高 1 4 8%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 0 6% ,经济效益提高 1 8 0 %。实践证明 ,这是一套简便易行 ,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干旱综合防御技术。
- 吴乃元杨荣光张需海
-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条件节水灌溉
- 有限水分胁迫对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及合理灌溉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被引量:29
- 2000年
- 在人工控制水分条件下 ,通过田间小间隔不同水分等级和持续时间试验 ,分析了水分胁迫对小麦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探讨了小麦对不同水分胁迫后复水的滞后作用和补偿效应 ,得出了有利于小麦高产、高效的轻度水分胁迫临界土壤相对湿度指标为 55% .
- 吴乃元梁丰香张衍华齐斌杨荣光张需海
- 关键词:小麦土壤相对湿度灌溉
- 冬小麦优化灌溉技术是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的重大措施
- 1992年
- 泰安市年水资源总量为30.43亿方,人均占有量为528立方,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分之一;亩均占有量是484立方,仅占全国亩均量的四分之一,足见我市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另一方面,根据世界气候专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内有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降水减少的趋势,这意味着本来就缺水的我市将变得更为干旱。据泰安市多年降水资料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722.6mm,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11.6mm、739.8mm、716.4mm,而1981—1989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75.3mm,只占多年平均值的80%。
- 吴乃元张廷珠韩方池
- 关键词:年平均世界气候中纬度地区农业用水水资源总量高产麦田
- 冬小麦作物系数的探讨被引量:4
- 1989年
- 作物系数是计算农田蒸散和确定农田灌溉量的重要参数。对于不同产量水平和缺水条件下如何用作物系数和相应的公式来求算作物耗水量问题,不同学者对作物系数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目前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作物系数是受作物本身生物学特性、栽培条件、土壤条件多种因子影响的变量。把作物系数分解为基本作物系数Kb,因土壤水分变化引起的变值Ka及因灌溉方式引起的变值Ks三部分。
- 吴乃元张廷珠
- 关键词:作物系数农田蒸散土壤水分变化灌溉量小麦生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