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乔

作品数:20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射频
  • 5篇射频消融
  • 5篇射频消融治疗
  • 5篇消融
  • 5篇消融治疗
  • 4篇脾功能
  • 4篇脾功能亢进
  • 4篇亢进
  • 4篇亢进症
  • 4篇功能亢进
  • 4篇肝移植
  • 3篇生物标本
  • 3篇脾功能亢进症
  • 3篇脾脏
  • 3篇酶标
  • 3篇门静脉
  • 3篇静脉
  • 3篇还原酶
  • 3篇功能亢进症
  • 3篇灌注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吴乔
  • 11篇别平
  • 6篇唐春
  • 5篇冯春林
  • 5篇吴玉章
  • 4篇马宽生
  • 4篇张玉君
  • 4篇张莹
  • 3篇董家鸿
  • 3篇丁钧
  • 3篇祝建勇
  • 2篇刘吉奎
  • 2篇刘全达
  • 2篇范毓东
  • 2篇林恒
  • 2篇李昆
  • 2篇陈健
  • 1篇石承先
  • 1篇何振平
  • 1篇周宁新

传媒

  • 4篇消化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第五届全军肝...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治疗脾脏功能亢进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该研究把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脾功能亢进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试验,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并研究射频消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骨髓造血细胞变化,探讨测算脾脏残余功能的方法...
吴乔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症射频消融多普勒超声检查
文献传递
二氮嗪预处理对小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本实验试图通过研究二氮嗪预处理对体外培养的肝细胞缺氧一复氧损伤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初步明确二氮嗪对缺氧一复氧损伤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和刘Bcl-2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再通过建立小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
吴乔
关键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二氮嗪预处理
文献传递
bcl-2在mitoKATP通道开放剂二氮嗪诱导的抗小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bcl-2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剂二氮嗪(DZ)诱导的抗小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应用二氮嗪减轻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两袖套法建立小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利用化学合成bcl-2基因的SiRNA,经门静脉高压注射转染供体肝脏。随机分为肝脏移植组、SiRNA-bcl-2转染移植组、DZ灌注移植组、DZ灌注+SiRNA-bcl-2转染移植组、阴性对照组。肝脏移植术后第3天用萤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观察各组肝组织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测定受体血清AST、ALT含量。TUN 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二氮嗪灌注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肝移植组明显增高(P<0.01),bcl-2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增加(63.2±4.8)%和(83.5±6.4)%;bcl-2 SiRNA转染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肝移植组明显降低(P<0.01),bcl-2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分别为(65.7±5.3)%和(83.4±6.3)%;DZ灌注+SiRNA转染移植组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与肝移植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二氮嗪(DZ)灌注组中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AST、ALT含量明显低于各组。bcl-2 SiRNA转染移植组中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AST、ALT含量明显高于各组。结论bcl-2基因表达上调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诱导的抗小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二氮嗪能通过诱导bcl-2基因表达减轻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吴乔别平唐春张玉君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二氮嗪BCL-2
胆盐输出泵在胆道梗阻-再通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胆盐输出泵(BSEP)在胆道梗阻-再通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胆总管结扎(CBDL)组、胆道再通(BR)组,测定各时相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采用RT-PCR方法和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在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肝细胞膜定位上检测BSEP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Mias99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BSEP的平均积分光密度(IOD),与TBA和TNF-α作相关分析。结果CBDL术后大鼠血清ALT,TBA及TNF-α显著增高(P<0.05);BR术后上述指标逐步好转,7d时仍显著高于Sham组水平(P<0.05)。BSEP mRNA水平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P<0.05),CBDL术后14d仅微弱表达,梗阻解除后缓慢增高;BR术后7d仍未恢复至Sham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SEP表达定位于肝细胞膜上,变化规律与前述一致,并且与TBA和TNF-α呈显著负相关(r1=-0.9257,r2=-0.8536,P<0.05)。结论胆道梗阻-再通大鼠模型中胆盐的代谢与BSEP水平密切相关,而TNF-α可能是影响BSEP变化的重要因素。
祝建勇别平陈应果冯春林唐春吴乔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胆道梗阻肝组织
二氮嗪预处理对小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一、研究二氮嗪预处理对肝细胞缺氧-复氧后Bcl-2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二氮嗪对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二、摸索小鼠肝移植动物模型中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Bcl-2基因表达的方法。 ...
吴乔
关键词:二氮嗪肝移植BCL-2蛋白缺氧-复氧损伤
文献传递
靶向线粒体转录因子A大鼠活体RNA干扰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在体外构建并筛选出靶向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有效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用于大鼠整体RNAi实验,观察其对肝组织中目的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方法:设计4条siRNA序列并合成双链DNAoligo,制备目的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目的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TFAM的表达情况,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干扰靶点。构建大鼠活体RNAi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肝脏中靶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提示siRNA序列成功连接入载体中。RT-PCR结果提示3号靶点的干扰效率最高,达到了55%左右,Western blot也验证了其干扰的有效性。大鼠活体RNAi结果显示,肝脏中目的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减少,这种表达减弱具有特异性和靶向性。结论:TFAM靶向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能有效抑制目的细胞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表达。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在大鼠活体内也具有良好的干扰效果。该研究为下一步利用此慢病毒载体进行活体RNA干扰打下了基础。
林恒唐春吴乔冯春林张玉君别平
关键词:RNA干扰慢病毒载体
“二袖套法”制备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方法改进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在Kamada“二袖套法”的基础上对大鼠肝移植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大鼠肝移植模型的稳定性和动物存活率。方法在Kamada“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对供肝切取、受体手术及术中管理进行改进行大鼠肝移植60例,Kamada“二袖套法”行大鼠肝移植20例。比较两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1周生存率。结果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的肝移植大鼠并发症发生率较少,1周存活率91.7%,经典Kamada“二袖套法”肝移植大鼠1周存活率70%。结论改进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模型稳定性好。
张莹别平石承先张玉君吴乔李昆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
用于检测生物标本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Ⅳ的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及其方法与运用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检测生物标本中的过氧化物还原酶Ⅳ的双抗夹心ELISA试剂盒,其包括以抗过氧化物还原酶Ⅳ的特异性单抗和/或多抗组成的捕获剂、酶标二抗、样品稀释液、底物;该试剂盒可专用于过氧化物还原酶Ⅳ含...
吴乔吴玉章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在全麻、超声引导下经皮、开腹术中及腹腔镜下对 1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RFA治疗。术前血细胞计数示 :白细胞为 ( 2 0± 0 7)× 10 9/L ,血小板 ( 2 5±10 )× 10 9/L ,红细胞 ( 3 0 8± 0 5 6 )× 10 9/L。将RFA针经皮、开腹术中及腹腔镜下在超声引导下经脾脏脏面插入脾脏中上部 ,RFA平均时间为 ( 36 4± 5 4 )s。术后进行血常规、CT复查评估 3个月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合并脾包膜下血肿及皮肤烧伤各 1例 ,6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少量左侧胸腔积液 ,2例行穿刺抽液 ,余无自觉症状。RFA后 10d左右增强CT测定脾脏体积和RFA病灶体积 ,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的比率为 2 3 3%~ 88 9% ,平均 ( 4 9 1± 2 0 3) %。术后 14d白细胞 ( 5 5±0 9)× 10 9/L ,血小板 ( 12 4± 2 1)× 10 9/L。RFA术后 33d ,白细胞 ( 5 4± 1 1)× 10 9/L ,血小板 ( 2 0 5±34)× 10 9/L ;与术前相比 ,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RFA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具有安全、近期疗效显著的优点。
马宽生吴乔刘全达别平董家鸿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导管消融术介入性超声检查白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抗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特别涉及过氧化物还原酶Ⅳ在制备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试剂,所述过氧化物还原酶Ⅳ在制备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试剂中的应用,过氧化物还原酶Ⅳ在制备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抗原中的应用中,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尤其适用于早...
吴乔吴玉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