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修利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以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为例
- 2007年
- 对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储层岩芯进行观察与描述,在沉积特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芯的分析化验资料、测井和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根据沉积微相和电相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划分出了各小层沉积微相。从沉积微相的分布特点,分析了该区储层(F4)沉积微相的空间演化规律,进而建立了该油田储层(F4)的三维地质模型。
- 迟昭利魏旭光魏旭光吴修利
- 关键词:沉积相分析三维地质模型
-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被引量:11
- 2006年
- 阿尔及利亚Zarzaitine油田下泥盆统F4层油藏已开发了40多年,但对其储集层的沉积特征及分布却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油田剩余油挖潜和开发调整方案的整体部署。综合应用沉积岩石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全面分析了F4层的岩石学性质、沉积构造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古生物特征等,认为F4层的沉积相为陆隆-半深海环境下重力流沉积的海底扇。工区内仅发育海底扇中扇亚相和下扇亚相,从中扇近端到远端、末端直到下扇亚相,重力流逐渐从碎屑流向颗粒流、液化流、低密度浊流演化,最终演化为牵引流。从下到上,F4层的沉积相平面分布从“中扇为主、下扇为辅”演化为“中扇发育、下扇消亡”,最终转变为“中扇缩小、下扇扩大”。分析认为海平面从下降到上升是该区沉积微相空间变化的主控因素。
- 李顺明邓宏文吴修利张海娜
- 关键词:下泥盆统重力流海底扇沉积微相
- 阿尔及利亚扎尔则油田F4层段地层与储层分布规律被引量:3
- 2012年
- 区域构造-沉积演化背景与研究区大量岩心、测井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沉积相分析表明,下泥盆统F4层段属于处于陆隆部位的半深海背景下的海底扇沉积.以F4层段中部稳定发育的深海泥岩段为区域对比标志层,将其分为上部和下部2个旋回,分别对应2期扇体的形成与发育过程.以各扇体内部较为稳定的泥岩为次级对比标志层,可进一步将各扇体划分出相当于砂层组级别的地层单元,由此建立了F4层段具有时间意义的地层对比格架.在分析各扇体沉积亚相类型与成因机制的基础上,认为F4层段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辫状水道复合体、沉积型水道和水道末段舌状体3种类型.在高精度时间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集砂体平面展布规律,并提出F4层段海底扇至少存在来自北西西和东南2个方向的物源供给体系,属于多点物源和砂质扇成因类型.该研究不仅为重力流沉积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也为F4层段剩余油的分布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模型,为油藏的深入开发挖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郑文波吴修利邓宏文
- 关键词:地层学重力流沉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