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湃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不饱和脂肪...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去饱和...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植物
  • 1篇质谱
  • 1篇色谱
  • 1篇启动子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线虫
  • 1篇相色谱
  • 1篇进化
  • 1篇酪蛋白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工程
  • 1篇海产

机构

  • 4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4篇吴湃
  • 4篇元冬娟
  • 4篇江黎明
  • 2篇周克元
  • 1篇熊继红
  • 1篇蔡春
  • 1篇曾硕士
  • 1篇王璠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生命的化学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β-酪蛋白启动子的活性调控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β-酪蛋白启动子是一种活性很强的乳蛋白启动子,它不但能在乳腺细胞中高效启动β-酪蛋白的表达,而且能在其它细胞中实现对外源基因的有效表达。β-酪蛋白启动子之所以能高效启动酪蛋白基因或其它蛋白质基因的表达是因为许多激素和细胞因子能调节β-酪蛋白启动子的活性。催乳激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等可直接作用于β-酪蛋白启动子以调控它的活性;糖皮质激素(G),ERBB4,肿瘤坏死因子,P300/CBP等则可以通过间接的途径调控β-酪蛋白启动子的活性。本文就近年来β-酪蛋白启动子活性的直接和间接调控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吴湃元冬娟江黎明
关键词:Β-酪蛋白启动子
高等植物的酰基-ACP硫酯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在高等植物质体游离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酰基-ACP硫酯酶能催化脂酰-ACP脱去ACP,产生游离的脂肪酸。因此,酰基-ACP硫酯酶对植物种子中贮存态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植株中从质体输出脂肪酸的链长和饱和性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就酰基-ACP硫酯酶结构、功能特征与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油料作物的基因工程改造和研究提供指导,有利于植物油的工业化生产应用。
元冬娟吴湃江黎明
关键词:基因工程系统进化
19种湛江地区海产贝类中脂肪酸组成GC-MS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运用GC-MS检测广东湛江地区19种常见的海洋经济贝类19种主要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方法借鉴Kang等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再运用GC-MS分析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19种海洋贝类脂肪酸含量介于0.08%~0.59%。饱和脂肪酸(SFA)占32.75%~62.3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达到1.55%~22.7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达到22.31%~57.32%。在19种贝类中n-3PUFA含量较高,其中头足纲的贝类要远高于腹足纲和双壳纲的16种贝类,3种头足类EPA和DHA在鲜贝中达到0.518~1.00g.kg-1和0.402~1.377g·kg-1。结论19种贝类都属于低脂肪酸高PUFA生物,在3个纲中n-6/n-3PUFA比值,腹足纲(1.00~14.34)要高于双壳纲(0.16~0.65)和头足纲(0.12~0.44),因此,头足纲贝类是人体补充n-3PUFA的极好来源。贝类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结合19种贝类在分类学和生物学特征的不同,贝类的脂肪酸组成与其分类学上的地位具有一定的联系。
元冬娟吴湃王璠曾硕士蔡春周克元江黎明
关键词:海洋贝类多不饱和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
蓖麻和线虫的两种不同结构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蓖麻的可溶性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和线虫的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为脂肪酸去饱和酶序列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蓖麻RCD△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BL21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32a+-R9,pET32a+- F1,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和测序鉴定,证实两个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片段;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两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但表达量具有明显的不同;Anthepro软件对蛋白跨膜结构的分析,验证蓖麻△9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在结构上的不同。结论:蓖麻的RCD脂肪酸去饱和酶和线虫的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都得到了表达,但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表达量偏低;这可能与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是一类跨膜蛋白的性质直接相关。因此,对于线虫fat-1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基于蛋白纯化的结构分析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元冬娟吴湃熊继红周克元江黎明
关键词:原核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