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治疗被引量:2
- 2008年
- 罗健吴艳芳黄露洲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疼痛镇痛
- 血清CK-MB与晚期肿瘤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判断被引量:14
- 2005年
- 背景与目的:晚期肿瘤患者常并发心功能障碍,心功能的监测是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酸激酶MB型(CK鄄MB)是心肌损伤的一种生化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K鄄MB升高与晚期肿瘤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以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CK鄄MB,观察组为34例血清CK鄄MB升高的晚期肿瘤患者,对照组为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4例无血清CK鄄MB升高的晚期肿瘤患者。结果:血清CK鄄MB升高与Ⅲ、Ⅳ级心功能不全呈显著正相关(P<0.05),观察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K鄄MB升高尤其多见于原发性肝癌和有肝脏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CK鄄MB升高的患者心功能状况差、病情重、死亡率高。血清CK鄄MB升高可作为判定晚期肿瘤患者预后差的指标之一。
- 吴晓明胡承章李宁朱继庆吴艳芳
- 关键词:肿瘤心功能不全肌酸激酶
- 8例肝癌脑转移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癌脑转移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肝癌发生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生存期。结果本组共8例肝癌脑转移病例,其中7例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50.0岁。5例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患者血中甲胎蛋白含量7例>1000ng/ml,并且2例>10000ng/ml。头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4/8),3例患者出现头晕、轻偏瘫、感觉障碍,2例出现复视、意识障碍,1例出现构音障碍,6例患者同时伴有至少2种症状,5例患者同时伴有肺转移,4例患者在2个月内死亡。结论肝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很差,其治疗模式有待积极探索。
- 吴艳芳杨渤彦王金万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脑转移
- 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82例
- 2009年
-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方法门诊及病房共同收治晚期肿瘤患者82例,按照镇痛三阶梯原则给予不同剂量奥施康定口服,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82例患者中72例有效,最小日服量为40 mg,最大日服量为720 mg,总有效率为87.8%。7例恶心,28例出现腹胀伴便秘,3例头晕,2例嗜睡,3例出现皮疹,3例口干。结论奥施康定可作为晚期肿瘤中至重度疼痛患者的首选口服药物之一。
- 姜培娣于力吴艳芳
- 关键词:肿瘤疼痛奥施康定
- 晚期癌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以免疫抑制法测定20例临床Ⅳ期癌症患者血清T3、FT3、T4、FT4、促甲状腺素(TSH),同时检测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和转铁蛋白(TF)。结果19例显示血清FT3水平减低,17例血清T3和FT3同时减低。其中12例也表现血清T4水平减低,并且有6例伴随FT4减低。仅有3例患者显示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低下。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LB)水平分别有18例和16例患者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15例二者同时低下。血清总蛋白(TP)和转铁蛋白(TF)水平分别有13和15例患者表现低下。在11例死亡的患者中,8例表现血清T3、FT3、ALB、pALB、TF 5项检测值均低于正常范围,而9例非死亡的患者中,仅有2例该五项指标一致低下。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联合血清蛋白质等其他指标的检测,将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 吴晓明牛海杰吴艳芳李宁
- 关键词:肿瘤预后甲状腺激素
- 357例癌性疼痛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 目的:癌性疼痛是对癌症患者来讲最为恐惧和困扰的症状之一.在新诊断为癌症的患者中,它的发生率高达1/4;而在晚期患者当中,更是高达3/4.癌性疼痛会使患者感到极为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体力活动、心理状态及人际交往等,大大降低...
- 刘姗杨敏王延风吴艳芳李建英吴熙徐海燕邓颖冰宋晨鑫邹宝华丛明华边志民李宁杨渤彦田乐朱继庆吴晓明于雷
- 关键词:癌性疼痛
- 阿片类联合激素及抗惊厥药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晚期癌痛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选择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晚期肿瘤患者,分3组,第一组36例,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单药治疗;第二组19例,用奥施康定和甲强龙联合治疗;第三组25例,用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单用奥施康定组完全缓解率为63.9%,奥施康定联合甲强龙组为68.4%,奥施康定和加巴喷丁联用组为48.0%。主要毒副反应为便秘,其次为恶心、呕吐。第二组毒副反应最轻,第三组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和嗜睡。结论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奥施康定联合甲强龙尤其适合肺癌伴脑转移或骨转移患者,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吴晓明李宁朱继庆吴艳芳杜亦陶迟.依荷巴丽孙力杨文芳黄镜王志强
- 关键词:阿片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 晚期肿瘤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 ̄2007年10月综合科发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3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果]院内获得性感染绝大多数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全部为条件致病菌,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混合感染和细菌耐药现象多见,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多次、多部位的感染。[结论]严格按照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减少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加强对晚期肿瘤患者包括其原有慢性病在内的对症支持治疗,适当应用增强免疫的中西药物,减少抗菌药物和激素的滥用等措施,可能会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 吴艳芳吴晓明胡承章
- 关键词:肿瘤
- 恶性心包积液的内科治疗进展被引量:25
- 2007年
-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已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许多临床医师对恶性心包积液的内科治疗做了大量研究,如腔内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博莱霉素、热疗等,其近期疗效均较好,不良反应轻。
- 吴艳芳于雷王金万
-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腔内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博莱霉素热疗
- 152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152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为32岁,5年生存率为5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及根治性手术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应用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分期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P<0.001)。结论分期是影响青年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吴艳芳杨渤彦吕宁姜勇冯瑞梅李健英徐海燕王延风李宁于雷
- 关键词:年龄结直肠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