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让香

作品数:1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孕妇
  • 2篇剖宫产
  • 2篇分娩
  • 2篇艾滋病
  • 2篇HIV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新生儿行为
  • 1篇阳性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阴式
  • 1篇阴式手术
  • 1篇婴儿
  • 1篇愈合
  • 1篇愈合不良
  • 1篇孕期
  • 1篇孕期妇女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方法

机构

  • 13篇长沙市妇幼保...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作者

  • 13篇吴让香
  • 3篇曾宇东
  • 2篇杨诗平
  • 2篇钱红艳
  • 1篇杨碧云
  • 1篇解艳娟
  • 1篇李向忠
  • 1篇贺健梅
  • 1篇陈梅
  • 1篇唐兰琼
  • 1篇吴勇
  • 1篇陈曦
  • 1篇杨丽燕
  • 1篇陈熙
  • 1篇曾侯霖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国际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检测结果对孕妇妊娠结局选择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HIV检测结果对孕妇妊娠结局选择的影响分析,进一步了解孕妇对HIV检测结果与选择继续妊娠与否的理解水平,从而为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国家孕产妇艾滋病相关政策提供有效信息。方法对2011年4月1日-6月30日期间来本院接受首次产前检查的867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婚姻建立与否、文化程度、孕周、HIV母婴传播率、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等均对HIV检测结果的理解和是否选择继续妊娠及妊娠结局有明显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1岁、在婚、大专以上学历、孕周≥28周时选择结束妊娠的比率高;年龄<24岁、未婚、高中或中专学历、孕周<13周者选择继续妊娠的比率高;艾滋病相关知识获得的程度与孕妇选择妊娠结局呈相关性;母婴传播率的高低对妊娠结局有直接影响。
吴让香曾宇东钱红艳
关键词:HIV孕妇
计划分娩效果浅析
1996年
吴让香
关键词:计划分娩人工破膜难产率受体阻断剂产程进展局部麻醉剂
阴式手术的观察及护理
经阴道式手术是妇科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手术治疗方法,它具有与腹部手术比较损伤小、恢复快、肠道干扰少、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无腹壁切口、住院时间短等特
吴让香
文献传递
镇痛分娩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2年
吴让香
关键词:分娩无痛分娩镇痛方法
聘用护士如何适应妇儿专科医院的工作
2004年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又名长沙妇儿医院,全国十佳摸范爱婴医院,担负着全市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的维护及疾病诊治工作,是一所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以妇科、产科、新生儿科、乳腺外科、婚姻保健、妇女儿童保健为特点的专科医院。近年来,由于社会各方面原因。
吴让香
关键词:聘用护士护理
长沙市某三级医院867例孕妇艾滋病知信行调查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调查孕期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应对方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孕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帮助艾滋病孕妇做出合适的选择,从而达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长沙市某三级医院的867名孕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孕妇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较广泛,有45.9%、32.1%、60.6%、41.4%分别从网络、书籍、医务人员、疾病控制人员处咨询艾滋病知识。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不一,年龄在2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较低,分别为(80.14±14.55)分、(79.75±12.66)分。在婚孕妇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为(84.52±12.06)分,高于未婚孕妇和同居孕妇。结论孕期妇女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了解情况不容乐观,有待于今后提高宣传力度。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不一,在对艾滋病的态度与应对方式上,孕期妇女的选择亦不尽相同,加强对年龄偏小、文化层次偏低的未婚孕妇和同居孕妇的艾滋病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杨诗平吴让香曾宇东
关键词:艾滋病孕妇知识
湖南省126例HIV抗体阳性产妇生育新生儿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艾滋病病毒(HIV)母婴传播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湖南省于2009年启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中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追踪到湖南省2010-2012年在该系统中上报的126例HIV-1抗体阳性孕妇及其所生126例婴幼儿,收集母亲HIV-1抗体检测、抗病毒治疗和分娩与喂养方式等情况,并对婴幼儿进行HIV-1DNA和HIV-1抗体检测,明确其HIV感染状况。结果 126例HIV-1抗体阳性孕妇,共生育HIV-1阳性婴幼儿11例。采用孕妇、婴幼儿抗病毒治疗和剖宫产分娩方式为母婴阻断干预措施者,未发生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发生率为0(0/46)。未进行任何母婴阻断干预者22例,生育9例HIV-1阳性婴幼儿,母婴传播发生率为40.91%(9/22)。孕妇和婴幼儿未服药的情况下,采用剖宫产分娩方式为母婴阻断干预措施的母婴传播发生率为7.14%(1/14)。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水平。
李向忠贺健梅吴让香曾侯霖陈曦
关键词:HIV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
新生儿行为测定结果及相关因素
2003年
目的 探讨影响新生儿行为测定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新生儿行为测定评分表,对本院2001年1月1日~9月30日间573例母婴同室新生儿逐一测定。结果 27例≤35分,占4.7%,经u检验和X^2检验,其中头盆不称、臀位、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出生的新生儿≤35分的发生率与总体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与平产出生的新生儿≤35分的发生率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五种因素影响新生儿行为测定结果较明显,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因素,利于胎儿及新生儿的智力发育。
吴让香解艳娟杨碧云陈梅
关键词:新生儿
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引起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及探究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而进行了伤口换药的患者共55例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同期进行剖宫产而没有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63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其中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没有出现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孕妇当中肥胖、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合并阴道炎等相对于对照组产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妇剖宫产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是由于多种因素一起作用导致的。而指导孕妇进行孕期的保健、合理膳食,防止体重增长过大而导致孕期肥胖及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对胎膜早破、孕期合并阴道炎等高危孕产妇进行预防和检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术后恰当的营养照顾,能有效的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吴让香仇红平
关键词: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
产前监护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2004年
钱红艳吴勇吴让香
关键词:产前监护新生儿胎儿围产期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