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威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田
  • 3篇剩余油
  • 2篇地质
  • 2篇含水
  • 2篇含水期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期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地质模型
  • 1篇杏北油田
  • 1篇杏树岗油田
  • 1篇学科
  • 1篇异常高压
  • 1篇油藏
  • 1篇油藏研究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油田生产
  • 1篇油田生产系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井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周丽威
  • 3篇李音
  • 3篇高湛淳
  • 2篇马雪晶
  • 1篇陈立文
  • 1篇康红庆
  • 1篇张继成
  • 1篇杜若霞
  • 1篇高攀青
  • 1篇崔凯
  • 1篇信伟
  • 1篇董梅云
  • 1篇宋考平
  • 1篇张建国
  • 1篇孙立国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油气田地面工...
  • 1篇第二届全国油...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杏树岗油田聚合物驱合理注采井距被引量:1
2004年
根据杏树岗油田聚合物驱区块的地质特点 ,建立了纵向非均质地质模型 .应用Polymer软件对空白水驱后的聚合物驱阶段进行了数值模拟 .定量分析了注采井距对注入速度、采液速度、采出程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合理注采井距为 15 0~ 2 5 0m ;断层附近油井距变更值应小于 5 0m .
周丽威马雪晶信伟陈立文
关键词:杏树岗油田聚合物驱注采井距采油速度流压
油田生产系统整体优化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在研究油田生产系统的各种流动形态的基础上,采用节点分析的方法,把油田生产系统分为5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节点为2个相邻子系统的连接点,传递的是流量和压力2个动态参数.根据注采平衡原理,确定了每个子系统中的能量损耗,建立了生产系统地面管网能耗分析的理论模型;以大庆杏六联地区能耗分析为例,提出了整体优化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能耗模型能够很好地表示该地区生产系统的能耗;油层渗流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能耗比例最大,为40.2%;可进行压裂措施优选提高油层的渗流能力,改造污水处理工艺,改善油水井的完善程度.
宋考平张建国孙立国周丽威张继成
关键词:油田开发能耗
提高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描述精度的方法
本文探索了从不同方面提高特高含水期开发的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的方法,即采用'模式预测绘图法'绘制沉积相带图,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深化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认识;通过建立精细构造模型,深化了断层分布特征认识;通过实现精细地质研究成...
李音周丽威董梅云高攀青高湛淳
关键词:剩余油地质模型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优化钻关方法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2004年
周丽威崔凯马雪晶杜若霞
关键词:关井井网注水井异常高压降压
应用多学科油藏研究成果优化水驱调整方案被引量:22
2006年
通过在典型区块开展以相控三维地质建模、微机机群并行油藏数值模拟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学科油藏研究,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对储层和剩余油分布的描述,深化了对特高含水期油藏油水复杂分布的认识程度,其研究成果在优化水驱调整挖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康红庆周丽威李音高湛淳
关键词:地质建模剩余油
杏北油田高含水期提高剩余油描述精度方法及应用
处于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油田,地下油水分布越来越复杂,开发调整难度越来越大,目前剩余油描述和挖潜已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剩余油分布既取决于储层和构造的地质条件,又取决于井网分布方式和开发历史,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建立油藏地质模型和...
李音周丽威高湛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