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君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 2022年
- 伴随线上教学软件的应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大规模开展,思政课线上教学效果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关注。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等方式对本专科院校开展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情况调查表明,目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投入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
- 方卫胜周叶君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
- 论陆九渊对佛教哲学的融摄
- 该文作者从陆九渊的家世及其与佛教的渊源出发,对其心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找出其心学基本思想与佛教哲学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作者认为陆九渊对佛教哲学既有吸收又有自己的改造与发展,这种吸收与改造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心...
- 周叶君
- 关键词:陆九渊佛教哲学中国哲学
- 文献传递
- 老子贵身论及其历史影响的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身"在老子哲学乃至整个道家哲学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章认为老子的"身"并不是以往所理解的形体或感官,而是身心统一的个人。老子所贵的身是身心和谐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形体生命,贵身的最终目的也是"心不乱"。老子的修身论从目的到方法都强调了修心的重要性。将老子的"身"理解为个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子从修身到治国这一从个体到全体的以道治世过程。老子这种朴素的身心相统一、相和谐的贵身思想被后期道家各取其一隅,进行了继承和改造。
- 周叶君
- 关键词:老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对全社会的要求,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 周叶君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科院校十六届六中全会国民教育
- 《淮南子》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淮南子》以先秦道家老庄思想为宗,融合儒、法、墨等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家思想为一体,贯通天与人,联接道与事的思想体系。其书既是对先秦及秦汉诸子思想的一次融合和总结,又是对早期老...
- 周叶君
- 关键词:《淮南子》哲学思想老子庄子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被引量:1
- 2005年
- 人是实践的根本、价值的根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实践的客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要把人当作实践和价值的主体,重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能动性,同时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实现主体客体的交互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 田园周叶君
-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小康社会
- 由天道到人间——从《淮南子》看道家思想演进
- 2011年
- "道"在老子、庄子哲学中都是绝对的本体和本原,是化生万物、决定万物的不可捉摸的抽象实在。老子、庄子强调"道"的至上性,主张具体对象和人类社会都应顺从"道"的法则——无为,这就间接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社会存在价值及合理性的否定。《淮南子》以"气"解"道",以"因"解"无为",将老子"塞而无为"的"无为"思想改造为"因物之所为",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更多地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积极关注和强烈忧患,体现了道家立论方向由天道尊崇到人间关爱的发展脉络。
- 周叶君
- 关键词:《淮南子》无为而治天道自然理想人格
- 从儒家到儒教——以朱子礼学重建为中心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抵消佛道二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朱熹以《仪礼》为本经,以《大学》修齐治平的理想进阶为依据,对传统儒家礼学进行重建,改变了传统礼学自上而下的路径,使之由政治转向生活。自下而上的礼学重建注重日常生活的践履,强调传统宗法社会秩序的构筑和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在实践中固化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法观念,使儒家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儒家往儒教发展的关键。
- 周叶君李方泽
- 关键词:儒家儒教践履
- 兼综儒法——淮南子对老、庄无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2017年
- 在黄老无为思想逐渐式微的时代背景下,淮南子在继承老子无为基本思想的前提下,积极吸收儒家、法家思想,对道家无为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改造。淮南子主张通而无为。在自然层面,主张"因物之所以为";在社会层面引入了"权"的概论,主张"因"与"权"相结合。在顺道无为而治的大前提下,强调遇事权变、权衡,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既不同于老庄、也不同于黄老、更为系统和积极的无为思想。
- 周叶君
- 关键词:淮南子老子庄子
- 对老子贵身论及其历史影响的重新解读被引量:2
- 2012年
- "身"在老子哲学乃至整个道家哲学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认为老子的"身"并不是以往所理解的形体或生命,而是身心统一的个人。老子所贵的身是身心和谐的个体,而不仅仅是形体生命,贵身的最终目的也是"心不乱"。老子的修身论从目的到方法都强调了修心的重要性。将老子的"身"理解为个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子从修身到治国这一从个体到全体的以道治世过程。老子这种朴素的身心相统一、相和谐的贵身思想被后期道家各取其一隅,进行了继承和改造。
- 周叶君
- 关键词: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