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海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107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呼吸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阻塞性
  • 9篇慢性
  • 9篇慢性阻塞性
  • 7篇阻塞性肺疾病
  • 7篇慢性阻塞性肺...
  • 7篇肺疾病
  • 6篇疾病
  • 6篇肺炎
  • 6篇肺炎衣原体
  • 4篇阻塞性肺病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肺病
  • 4篇阿奇霉素
  • 2篇动脉
  • 2篇噻托溴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克拉霉素
  • 2篇急性加重

机构

  • 1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周海英
  • 12篇胡志雄
  • 6篇余竹元
  • 4篇张熙
  • 2篇陆徐峰
  • 2篇洪燕
  • 1篇金权
  • 1篇王静
  • 1篇储德节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症(PAH)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PAH患者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得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分为3组:轻度PAH组21例、中度PAH组36例和重度PAH组23例。在常规治疗(无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降低PASP治疗,7 d为1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PASP水平,同时评估其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结果:经米力农治疗后3组PASP、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3组疗效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轻度PAH组PASP、临床症状及运动耐量改善率均高于中、重度PAH组(P<0.05),而中度PAH组三者的改善率又明显高于重度PAH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米力农治疗AECOPD合并PAH患者的疗效更佳。
洪燕胡志雄储德节周海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症米力农
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危险因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慢性Cpn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组为年龄在58岁以上的轻度至重度的COPD患者165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80例对照组,并测定其FEV1、FVC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计分。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同时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Cpn抗体(IgA,IgG和IgM)。结果观察组Cpn的感染率为63.0%(104/165),对照组15.0%(12/80)。代表急性感染的Cpn-Ag和Cpn-IgM抗体的检出率观察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代表慢性感染的Cpn-IgA和IgG抗体的检出率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阿奇霉素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SGRQ记分和FEV1/FVC(%)显著增加,与此同时观察组只有Cpn-IgM滴度显著下降(P<0.001)。慢性Cpn感染与吸烟及较高的年龄有关但与性别无关。结论慢性Cpn感染可能是COPD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海英胡志雄张熙余竹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衣原体阿奇霉素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调查慢性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COPD稳定期患者40例,以及同期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对照组),测定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用ELISA法检测Cpn抗体(IgA,IgG和IgM).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Cpn-IgM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COPD稳定期组Cpn-IgA和IgG抗体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阿奇霉素治疗后所有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SGRQ记分和FEV1占预计值%显著增加,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pn-IgM滴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 慢性Cpn感染可能是COPD发展的危险因素.
周海英胡志雄余竹元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奇霉素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方法: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GP组(吉西他滨加顺铂)和GKP组(吉西他滨加顺铂加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后对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GP组总有效率为32.5%,GKP组为57.5%(P<0.05)。GP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18.0%,GKP组35.0%和20.0%。主要的毒性是3级或4级骨髓抑制,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率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疗效方面GKP组优于GP组,同时GKP方案的不良反应减少率较GP方案更显著,因此GKP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周海英胡志雄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吉西他滨
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6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40~60mmHg)患者根据其PCT水平分为A、B、C三组,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和治疗后稳定期的PCT、肺动脉收缩压(PASP),同时进行改善率的分析。结果 56例AECOPD合并PH患者在治疗后,血清PCT、PASP均较急性加重期有所改善(P<0.05)。其中C组的PCT、PASP改善率与A、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ECOPD并PH的患者中,血清PCT水平高低不但与机体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其还可以作为监测以细菌感染为诱因的AECOPD合并PH病情变化的指标。
洪燕胡志雄周海英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降钙素原
噻托溴胺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噻托溴胺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变化。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50例(第1组),COPD稳定期患者42例(第2组),对照组为同期参加呼吸疾病体检的老年人65例。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直接免疫荧光(DIF)法检测PBMC中的肺炎衣原体(Cpn)特异性抗原(Ag),同时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Cpn抗体(IgA,IgG和IgM)。胶体金法快速定量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第1组Cpn的感染率为66%(33/50),第2组为66.7%(28/42),对照组为21.5%(14/65)。Cpn-Ag和Cpn-IgM抗体的检出率第1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pn-IgA和IgG抗体的检出率第1组和第2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1组和第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Borg记分下降和FEV1/FVC(%)显著增加(P<0.01);Cpn-IgM阳性率显著下降(P<0.001);第1组和第2组CRP水平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OPD患者有较高的Cpn感染率,噻托溴胺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OPD彼此有正协同效应。
周海英胡志雄张熙余竹元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胺阿奇霉素肺炎衣原体
莫西沙星短程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短程及标准疗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在发生急性加重时随机进入莫西沙星短程治疗组(n=43)及标准治疗组(n=43)。两组均采用莫西沙星每日口服400mg,试验组疗程为5天,对照组疗程为10天,疗程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下降值及6个月内急性加重发生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短程治疗组的临床效率、细菌清除率、FEV1下降值、6个月内急性加重发生次数及急性加重间隔时间与标准治疗组相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莫西沙星短程疗法对AECOP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陆徐峰王静胡志雄周海英
关键词:莫西沙星短程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克拉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100例,其中67例患者有肺炎衣原体(Cpn)感染。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SFC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每日2次,口服克拉霉素15mg.kg-1.d-1,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SF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每日2次。治疗结束后评价肺功能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结束用微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Cpn抗体效价,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两组中哮喘控制测试表计分和肺功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F组Cpn-IgA(+)、Cpn-IgG(+)和Cpn-IgM(+)的病例数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SFC组Cpn-IgA(+)、Cpn-IgG(+)和Cpn-IgM(+)的病例数变化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SFC组与SF组之间比较,Cpn-IgA(+)、Cpn-IgG(+)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P<0.05),Cpn-IgM(+)变化无显著差异。此外,SF组和SFC组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变化都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001)。治疗后hs-CRP水平SFC组与SF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1)。治疗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两组相似,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用方案治疗伴有Cpn感染的哮喘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胡志雄周海英张熙余竹元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克拉霉素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肺炎衣原体
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40例和同期就诊的COPD缓解期患者80例及健康对照者40例,检测血清中SA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比较,COPD患者的血清SAA、TNF-α、IL-8、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ECOPD组的血清SAA、TNF-α、IL-8、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缓解组(P<0.05);血清SAA与TNF-α、IL-8显著相关(r分别为0.78、0.69,P<0.01),CRP与TNF-α、IL-8也具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68、0.62,P<0.01);SAA的ROC曲线下面积(0.841)大于CRP的ROC曲线下面积(0.7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AA有望作为一项新的AECOPD的生物标志物,其血清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早期检测SAA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变化,指导疾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陆徐峰周海英胡志雄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血清淀粉样蛋白A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512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278株,阳性率为54.3%。278株中革兰阴性菌204株,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62株(22.3%)、肺炎克雷伯杆菌44株(15.8%)、流感嗜血杆菌38株(13.7%)、肠杆菌属34株(12.2%)、不动杆菌26株(9.4%);革兰阳性菌66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11.5%)、肺炎链球菌22株(7.9%)、肠球菌12株(4.3%);真菌8株,包括白色念珠菌6株(2.2%)、酵母样真菌2株(0.7%)。革兰阴性菌检出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P<0.01)。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最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多西环素最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真菌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依曲康唑、两性霉素B未表现出耐药性。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率较高;根据经验,宜选用第三、四代头孢类抗生素或含有β内酰氨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
金权周海英胡志雄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