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蓓蓓
- 作品数:112 被引量:476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变雨强对黄土坡地水土养分流失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人工降雨装置模拟了一次降雨事件中3种雨强变化(100,130,160mm/h)对黄土坡地径流、泥沙及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过程中,雨强的变化是影响地表产流的重要因素,雨强由大到小降低的产流量明显高于雨强由小到大渐增的产流量;(2)径流产沙过程中,雨强由小到大渐增的降雨产流携沙量最多,对坡面土壤侵蚀最严重;(3)变雨强对养分流失影响与径流相似,雨强由大到小降低的降雨养分流失累计量高于另外2种降雨,表明初期雨强较大的降雨对于坡地养分流失最严重。
- 陈晓鹏周蓓蓓陶汪海吴军虎王全九
-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黄土坡地
- 基于径流浊度识别的坡面侵蚀泥沙的测量装置及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径流浊度识别的坡面侵蚀泥沙的测量装置,包括称重机构,称重机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称重机构外部固接有若干锚杆;称重机构包括承装箱和控制器,承装箱包括箱体,箱体上部铰接有顶盖,箱体内部的底部固定有计量秤;收集...
- 陈晓鹏周蓓蓓韦开穆卫谊
- 文献传递
- 活化灌溉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影响途径剖析被引量:28
- 2019年
-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提高我国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成为现代灌溉农业的重要研究内容。活化灌溉水技术为挖掘灌溉水的生理生产潜力、提高灌溉水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综合功效,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活化水理化性质变化特征、活化灌溉水对土壤物质传输与转化、活化灌溉水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物理、作物生理和物质传输动力学基本理论,剖析了活化灌溉水对土壤物质传输、土壤物质转化、根系吸水吸养、作物产量形成的可能影响途径,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问题,为科学合理利用活化灌溉水技术提供参考。
- 王全九孙燕宁松瑞张继红周蓓蓓苏李君单鱼洋
- 关键词:作物生长数学模型
- 一种自旋式农田剖面土样采集装置及其采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式农田剖面土样采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固接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内部固接有电动机和取样管,电动机的主轴与工作平台相垂直,主轴上固接有传动齿轮a,传动齿轮a与主轴相垂直,取样管和工作平台相垂直,取...
- 陈晓鹏周蓓蓓韦开薛文强梁超凡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促进土壤氧气交换和更新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促进土壤氧气交换和更新的装置,包括暗管、多个通风孔、通风管,通风孔沿暗管轴向依次设置,暗管的一端设置连通有通风管,通风管上设置有无动力风机,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止水密封阀;暗管的纵坡坡降为0.4‑0...
- 宁松瑞王全九周蓓蓓
- 一种促进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气体交换和更新的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气体交换和更新的装置,包括暗管、多个通风孔、通风管,通风孔沿暗管轴向依次设置,暗管的一端设置连通有通风管,通风管上设置有无动力风机,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止水密封阀;暗管的纵坡坡降为0.4...
- 宁松瑞王全九周蓓蓓
- 文献传递
- 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调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坡面养分流失调控对减少黄土坡面养分流失等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神木六道沟流域上的坡面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不同纳米碳含量(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0.1%,0.5%,0.7%,1.0%)对黄土坡面养分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一作物的小区添加不同纳米碳含量对养分流失影响不明显;5种下垫面条件下,养分流失量均呈随纳米碳含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其中纳米碳含量为0.5%及0.7%对降低径流养分流失量的效果最好。不同纳米碳含量条件下,径流中的养分流失量从小到大为:空地>玉米>柠条>绿豆>苜蓿。(2)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表层养分在0—5cm内均有明显减少。而大于5cm深度的土壤中的养分值在降雨后有所增加,但随着深度增大养分增加量减少,而且添加不同浓度纳米碳导致养分值减少的速率不同。(3)不同纳米碳含量下与不同植被覆盖下径流中各离子的养分流失调控效果评价是径流中不同离子的平均浓度与平均流失率均随纳米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规律性较为明显。
- 丁倩周蓓蓓吕金榜胡梓超陈晓鹏王全九
- 关键词:人工模拟降雨下垫面
- 纳米碳对不同植被覆盖下黄土坡地降雨侵蚀的抑制效果被引量:12
- 2017年
- 纳米碳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运动具有显著影响。该文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覆盖(空地、柠条、苜蓿、黄豆和玉米)条件下,在黄土坡面上中下位置条施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0、0.1%、0.5%、0.7%和1.0%)对坡地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该文试验设计1.0 m×1.0 m降雨小区,前期在小区坡面种植植被以及埋入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其中未做植被覆盖处理和未施加纳米碳的小区作为对照,共25个试验小区。采用针孔式人工模拟降雨器进行模拟降雨,雨强为60 mm/h,降雨历时40 min。降雨过程中定时收集径流及泥沙,用以研究在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纳米碳对黄土区坡地径流与泥沙的调控机理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土壤中施入纳米碳,对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显著。随着施入纳米碳质量分数的增加,不同植被覆盖的初始产流时间总体随之增加,在4种植被覆盖中,苜蓿延缓产流时间效果最明显,较之空白对照最大增加了287.1%。纳米碳的施入,使各植被覆盖中坡面径流量明显降低,施入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碳,各植被覆盖中减流效果最显著的仍为苜蓿,径流量较之对照减少了66.47%,而空地、柠条、黄豆、玉米这4种处理减流幅度均在31.5%~33.6%之间。同时,纳米碳对于坡面径流减沙效果亦非常显著。施入纳米碳后,各植被减沙效果排序依次是:苜蓿>柠条>玉米>黄豆。通过纳米碳对产流产沙量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纳米碳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水土流失调控效果评价值影响分析中,纳米碳对水土流失调控效果较合适的质量分数为0.5%。综上,在黄土区土壤中施加纳米碳并提高施入纳米碳的比例,对于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积极作用。
- 周蓓蓓陈晓鹏吕金榜丁倩王全九
- 关键词:产流产沙纳米碳植被覆盖黄土坡地降雨侵蚀
- 一种自旋式农田剖面土样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旋式农田剖面土样采集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固接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内部固接有电动机和取样管,电动机的主轴与工作平台相垂直,主轴上固接有传动齿轮a,传动齿轮a与主轴相垂直,取样管和工作平台相垂直...
- 陈晓鹏周蓓蓓韦开薛文强梁超凡
- 文献传递
- 一种径流泥沙自动化取样与测定装置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径流泥沙自动化取样与测定装置,包括采样平台和测量平台下方设置的运输平台,运输平台上设置有运输传送带,运输平台两端均固接有竖直向上的升降台,升降台上固定有卡钳式可活动的气压伸缩叉杆。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使...
- 周蓓蓓薛文强陈晓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