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国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沙门菌侵袭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鼠伤寒沙门菌表达两个不同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translocation systems,TTSS),分别由致病岛1和2(pathogenicity islands1and2,SPI-1and SPI-2)编码。细菌依赖TTSS将效应蛋白转运至宿主细胞,通过"触发"机制诱导细菌进入宿主细胞。这些效应蛋白可诱导细胞骨架重排,导致"巨吞饮",促使细菌入侵。本综述依据多种沙门菌效应蛋白的功能,建立沙门菌侵袭模型。TTSS活化并转运效应蛋白进入宿主细胞发挥功能(Ⅰ)。小G蛋白交换因子SopE和肌醇磷酸酯酶SopB通过激活CDC42和Rac1,诱导内陷相关的蛋白聚集(Ⅱ)。SipA和SipC通过降低肌动蛋白临界浓度、刺激网素成束、稳定纤维状肌动蛋白(fibrousactin,F-actin)以及使肌动蛋白核化等功能,促使细菌入侵(Ⅲ)。SopB可使膜内陷区PIP2的浓度降低以及VAMP8聚集,促使细胞膜分裂(Ⅳ)。这些效应蛋白的联合作用,使膜皱褶在局部向外显著延伸,使沙门菌被细胞内形成的特殊膜结构包裹。沙门菌的另一种效应蛋白SptP,通过刺激小G蛋白内源性GTPase的活性,抑制小G蛋白的活化,使细胞膜恢复至原有状态(Ⅴ)。
- 王雪琴周道国刘倩(译)
- 关键词:沙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