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军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资助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仡佬族
  • 2篇土著
  • 2篇壮族
  • 1篇大学生
  • 1篇断层扫描
  • 1篇人口
  • 1篇少数民族
  • 1篇身高
  • 1篇体型
  • 1篇体型研究
  • 1篇体质特征
  • 1篇体重
  • 1篇壮族大学生
  • 1篇自治
  • 1篇足长
  • 1篇苗族
  • 1篇民族
  • 1篇脑室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扫...

机构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6篇唐军
  • 4篇覃丽苗
  • 4篇黄秀峰
  • 4篇李培春
  • 3篇钟斌
  • 2篇浦洪琴
  • 2篇吴荣敏
  • 1篇滕少康
  • 1篇黄世宁
  • 1篇肖钜文
  • 1篇周庆辉
  • 1篇庞祖荫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04
  • 5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西壮族人脑室的CT解剖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获取广西壮族人脑室系统的CT解剖数据。方法 对 2 0 0名健康壮族 (男 10 0 ,女 10 0 )的头部CT片进行了测量 ,测量项目为 6项 ,统计其平均值 ,对 4项脑室指数进行男女均值比较 ,并做u检验。用方差分析对壮族与其他民族进行比较。结果 头部 6项指标平均值男大于女 ,性别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4项脑室指数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壮族与其他民族的脑室测量值 ,男性除 5项、女性除 3项外 ,其余 16项民族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壮族人脑室系统解剖数据男大于女 ,性别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与其他民族比较 ,既有相同 。
黄秀峰唐军滕少康
关键词:CT解剖壮族脑室计算机断层扫描
土著仡佬族体重、足长、手长与身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土著仡佬族体重、足长、手长与身高的关系 ,为法医学、人类学及临床医学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贵州省道真县淞江乡 40 8名 (男 2 0 4名 ,女 2 0 4名 )土著仡佬族成人体重、足长、手长和身高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得出体重、足长、手长、身高的均数及相关系数 ,各组相关系数r在 0 .5 2~ 0 .5 9之间 ,体重与身高、足长与身高、手长与身高呈高度相关 ,其r分别为 :男性 0 .5 7,女性 0 .5 2 ;男性 0 .5 9,女性 0 .5 6;男性 0 .5 3 ,女性 0 .5 8。
黄秀峰李培春吴荣敏唐军覃丽苗钟斌
关键词:身高体重少数民族
仡佬族成人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被引量:57
2002年
为探讨我国仡佬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 ,本文应用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 ,对贵州道真县凇江乡4 0 9例 (男 2 0 4 ,女 2 0 5 ) 2 0— 6 0岁土著仡佬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仡佬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外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 (1 7— 4 8— 2 5 ) ,女性为偏内胚层体型的中胚层体型 (2 8— 4 4— 1 8) ;(2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仡佬族男女体型呈内胚型值增大 ,外胚型值减小的变化。女性 35岁以后体型变化显著。 (3)男女间体型除 2 0~组差异有显著性外 ,其余各年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4)仡佬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 ,仡佬族体脂较少 ,骨骼肌肉不太发达 ,身体线性度较高。
黄秀峰李培春钟斌唐军覃丽苗
关键词:仡佬族HEATH-CARTER体型法成年人
仡佬族成人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正> 为探讨我国仡佬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本文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贵州道真县淞江乡409例(男204,女205)20-60岁土著仡佬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仡佬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偏外胚...
黄秀峰李培春钟斌唐军覃丽苗
文献传递
贵州土著仡佬族体质特征被引量:10
2004年
李培春吴荣敏浦洪琴庞祖荫唐军覃丽苗
关键词:仡佬族体质特征苗族人口自治土著
壮族大学生Heath-Carter法体型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壮族大学生的体型特征。方法 :用 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对 472名 (男 2 72 ,女 2 0 0 ) 1 9~ 2 1岁的壮族大学生进行了体型评定。结果 :壮族大学生男、女的平均体型值为 2 .2 - 3.9- 3.1和 3.8- 3.4- 2 .7;男女间 SAD值为 1 .70 ,T为 6.9。结论 :壮族大学生男、女分别属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和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壮族大学生男、女性的体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与国内外资料相比 ,壮族大学生的内、中因子值偏低 ,外因子值相差不大。
黄世宁浦洪琴周庆辉唐军肖钜文
关键词:体型HEATH-CARTER法壮族大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