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用撑开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用撑开器,包括用于将整体固定在头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对口腔开合大小进行调整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上调整机构、下调整机构,所述下调整机构穿过所述上调整机构...
- 唐平
-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58例,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超声刀进行手术,共30例;B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共28例,...
- 盛健峰唐平胡俊崔顺宇何小林
- 关键词: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CGRP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作用的新进展
- 2012年
- 人类对神经影响骨塑性及生长的推测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神经纤维被证实存在于骨组织之中,并发现这些神经纤维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骨组织、骨膜及骨髓。研究骨组织中的肽能神经分布,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骨组织脱钙技术被应用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唐平张建设李焰
-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骨折愈合
- 一种新型外科临床用甲状腺手术支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外科临床用甲状腺手术支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摆动块顶壁内设置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内设置有螺纹调节机构,所述螺纹调节机构顶部转动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两侧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
- 唐平
- CTA联合数字化技术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联合数字化技术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及术前术中皮瓣设计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25例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CTA、数字化技术明确血管解剖学等相关情况,实施手术,通过一致性分析CTA、数字化技术及CTA联合数字化技术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定位中的价值,比较三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结果:术前CTA检查发现:皮瓣供区管径>0.8 mm的肌间隔穿支有26支,>1.0 mm的肌皮穿支有17支;术中实际证实管径>0.8 mm的肌间隔穿支有27支,>1.0 mm的肌皮穿支有17支;故术前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6.29%和100.00%;另外,利用数字技术对旋股外侧动脉进行了测定。降支起始位置、血管直径、穿支方向、可切蒂的最大长度均与术中实际观察相符,入组全部患者均顺利实施皮瓣切取及修复。有2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处理后存活。术后对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24例皮瓣外形良好,1例创面皮瓣臃肿,择期行二期修薄术后外形满意。25例头颈颌面部缺损患者中使用CTA穿支定位检查(+)18例,灵敏度90.00%,特异度60.00%,准确率84.00%,Kappa=0.500。25例头颈颌面部缺损患者中使用数字化技术穿支定位检查(+)19例,灵敏度86.36%,特异度66.67%,准确率84.00%,Kappa=0.412。25例头颈颌面部缺损患者中CTA联合数字化技术穿支定位检查(+)21例,灵敏度95.45%,特异度66.67%,准确率92.00%,Kappa=0.621。CTA联合数字化技术在头颈颌面部肿瘤患者穿支定位中的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单一方式(P<0.05)。结论:CTA在头颈颌面部肿瘤缺损患者穿支定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另外联合数字化技术可提高在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及术前术中皮瓣设计中的准确性,有利于手术的实施。
- 盛健峰盛健峰唐平马利英马利英徐涛邓城何凌覃纲
-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皮瓣设计
- 融合蛋白NLS-PDHA1在制备降低T细胞耗竭抑制肿瘤生长的试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蛋白NLS‑PDHA1在制备降低CD<Sup>8+</Sup>T细胞耗竭抑制肿瘤生长的试剂中的应用,通过构建表达融合蛋白NLS‑PDHA1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成慢病毒,感染Pmel‑1CD8<Sup>+</...
- 唐平李艳玲党好
- 计算机设计及辅助制作结合3D打印技术在颌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修复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造成的骨缺损在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如何对复杂的骨缺损进行有效的功能修复仍存在诸多挑战。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3D打印技术在口腔头颈肿瘤外科中的发展与应用,肿瘤切除术后颌骨缺损的修复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不仅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使手术方案设计变得更加精确。3D打印手术导板的使用则将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过程细化、量化,从而提高手术修复效率。本文结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近5年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采用该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相关经验以及国内外最新文献,讨论CAD/CAM结合3D打印技术在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并展示代表性病例。
- 盛健峰唐平胡俊徐涛廖昌磊蔡永聪李超
- 关键词:CAD/CAM颌骨缺损
- 下颌骨髁突重建术后骨吸收影响因素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下颌骨髁突重建术后骨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8年3月接受下颌骨髁突重建术的患者共98例,根据不同重建方法、不同骨折部位以及不同重建材料等统计骨吸收发生情况,以此分析该类患者术后骨吸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游离复位手术患者发生骨吸收10例(23.81%),解剖复位手术患者发生骨吸收2例(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平均吸收率在不同时间段基本无差别。重建材料选择自体下颌骨组织患者发生骨吸收5例(6.67%)、异位骨组织发生骨吸收3例(6.45%)、异体组织发生4例(9.0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异体组织为重建材料骨吸收率明显较高,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的复查结果中明显高于自体下颌骨组织和异位骨组织,而以自体下颌骨组织及异体骨组织为重建材料的骨吸收率相比无明显差异。髁突颈部骨折发生骨吸收2例(8.70%)、髁突基底部骨折发生骨吸收3例(6.45%)、髁突头部骨折发生7例(9.0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髁突骨折发生在头部时骨吸收率明显更高,其次是基底部骨折,髁突骨折发生在颈部时骨吸收率相对最低。结论下颌骨髁突重建术后,骨吸收时有发生,手术类型、重建材料的选择以及骨折部位均是骨吸收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
- 徐涛盛健峰唐平胡俊冉萍
- 关键词:下颌骨髁突重建术骨吸收影响因素
- 泸医毕业生毕业前夕焦虑状况调查
- 目的了解我校学生毕业焦虑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SAS(焦虑自评量表)调查60名泸州医学院2002级本科学生。结果1.医学生毕业前夕的SAS得分高于一般人群(P<0.05)。焦虑状态的发生率为18.7%,高于一般人群...
- 唐平李尚学赵方
- 关键词:焦虑状况问卷调查医学毕业生
- 文献传递
-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比较研究——价值中立原则与灌输原则对比论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德育的形式、范围、内容、途径与原则在我国的实践领域已基本形成格局,而把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一项实践活动则是上个世纪末与本...
- 程文玉唐平龙玉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