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廷毅

作品数:330 被引量:687H指数:14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会议论文
  • 15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05篇医药卫生
  • 11篇电子电信
  • 9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0篇腺癌
  • 109篇胰腺
  • 104篇放疗
  • 101篇胰腺癌
  • 84篇肿瘤
  • 51篇细胞
  • 50篇疗效
  • 45篇肺癌
  • 42篇高剂量
  • 39篇小细胞
  • 38篇非小细胞
  • 37篇疗法
  • 35篇细胞肺癌
  • 35篇小细胞肺癌
  • 35篇非小细胞肺癌
  • 34篇放射疗法
  • 30篇伽马刀
  • 29篇分次
  • 27篇伽玛刀
  • 25篇全身

机构

  • 269篇空军总医院
  • 5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河北北方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大连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肿瘤医院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贵阳市肺科医...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作者

  • 327篇夏廷毅
  • 163篇王颖杰
  • 95篇李宏奇
  • 83篇吴伟章
  • 74篇常冬姝
  • 70篇李平
  • 59篇任刚
  • 45篇孙庆选
  • 39篇朱夫海
  • 31篇王轩
  • 25篇王济东
  • 24篇范乃斌
  • 22篇邸玉鹏
  • 21篇王勇
  • 19篇李晶
  • 17篇康晓黎
  • 15篇胡泽勇
  • 13篇王竞
  • 13篇周文静
  • 13篇朱峰

传媒

  • 25篇中华放射肿瘤...
  • 16篇空军总医院学...
  • 1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1篇第二届全国肿...
  • 9篇肿瘤研究与临...
  • 7篇北京放射肿瘤...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立体定向和功...
  • 4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中国肿瘤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4篇2007第六...
  • 4篇中华医学会放...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实用肿瘤学杂...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肿瘤预防与治...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年份

  • 3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75篇2016
  • 32篇2015
  • 32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37篇2009
  • 9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3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剖结构紊乱的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治疗(附36例报告)
刘启勇王轩夏廷毅
常规放疗与靶中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比较常规放疗与靶中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对空军总医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9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放疗止痛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或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分为两组,A组:常规放疗+唑来膦酸,39例,PTV:(30~40) Gy/(10~20)次;B组:靶中靶放射治疗+唑来膦酸,40例,PTV、GTV的总剂量分别为40~50 Gy,50~60 Gy,15~20次。对比分析两组有效率、疼痛降低分值、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疼痛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率96.2%,两组总有效率为88.61%, 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84.62%、92.5%;平均疼痛降低分值分别为2.55、3.54;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第7.25 d、8.32 d;平均维持月数分别为6.68个月、8.41个月;治疗部位疼痛复发率分别为25.81%、5.41%;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Ⅰ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2.82%、12.5%,Ⅱ级23.08%、20%,Ⅲ级2.56%、2.5%,Ⅳ级2.46%、0%。两组不同的放疗模式比较,有效率、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靶中靶放疗较常规放疗疼痛评分下降更为明显,疼痛复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中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毒副反应轻,且疼痛缓解程度明显、复发率低,对于预期生存期较长者,可首选靶中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婷婷薛俊霞张立娜李宏奇李平王颖杰夏廷毅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放疗唑来膦酸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分析
目的 应用螺旋断层放疗机(TomoTherapy)自带的兆伏级CT (MVCT)影像引导,测定并分析采取面网固定方式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PTV外扩Margin值的大小.方法 对34例采取面网固定...
朱夫海王姗姗郭静王轩刘晨王颖杰夏廷毅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螺旋断层放疗
现代放疗技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原发性肝痛(PHC)的简称,主要有肝细胞癌(HCC)、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世界范围内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男性为第七位,女性为第九位,每年约有26万人死于肝癌。在我国肝癌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亡11...
夏廷毅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文献传递
伽马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伽马刀对肺癌脑转移瘤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及病人生存期.方法:回顾伽马刀治疗的37例原发肺癌的脑转移瘤,颅内单个转移灶14例,多发转移灶23例,均采用旋转式伽马刀治疗,其中15例在术前或术后接受了全脑放疗.患者...
周文静王莹魏冰赵斌吕聪玲张世华胡泽勇夏廷毅张纪匡山刘晓丽王丽丽孙宗权严铁石
关键词:伽马刀治疗肺癌脑转移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用于胰腺癌放疗的研究进展
2016年
胰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难点,结合各种治疗手段的现状,目前胰腺癌治疗的观念及模式需进一步转变。然而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等精确放疗技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广泛引用,胰腺癌患者得到了明显生存获益。先进的影像学设备为精确放疗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本文主要围绕18F-PDG PET-CT检查在胰腺癌放射治疗中各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李莉琴王若雨夏廷毅
关键词:胰腺癌PET-CT
PET/CT检查定位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回顾分析采用PET/CT检查定位的96例病人临床资料,初步探讨PET/CT检查定位在肿瘤临床分期、诊断、勾画靶区、指导放射治疗计划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01~2013-12,拟行放射治疗,采用PET/CT...
王济东夏廷毅王颖杰李平李宏奇常冬姝
铅门宽度和螺距在肺癌脑转移患者螺旋断层放疗计划设计中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对7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铅门宽度(1 cm,2.5 cm和5 cm)和螺距(0.15,0.30和0.45)的组合设计螺旋断层放疗计划,对其靶区、正常组织和治疗时间差异分析比较。所有计划均给予全脑CTV 30 Gy,转移灶GTV 50 Gy,计划分次为10次。结果证明靶区仅GTV的平均剂量和适形度(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P=0.0128),危及器官均在正常剂量限制范围以内,治疗时间与铅门宽度近似成反比例,螺距对其影响较小。研究表明5 cm的铅门宽度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朱夫海吴伟章王勇郭静王颖杰夏廷毅
关键词:螺旋断层放疗螺距肺癌脑转移
肺癌螺旋断层放疗计划设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同一肺内存在上肺和下肺病灶的肺癌患者制定一个计划和单独两个计划的剂量学差异,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肺癌螺旋断层放疗计划方案。方法:选择上肺和下肺病灶的10例患者,分别设计一个计划和单独两个计划,将单独两个计划的剂量学参数逻辑相加,与一个计划的剂量学参数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10例患者一共48例治疗计划,所有计划均能满足合适的靶区剂量均匀度和适形度。同侧肺内病灶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在1%以内,正常肺组织V5~V15差异较大,范围为0.05%~7.47%;对侧肺内病灶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在1.5%以内,正常肺组织V,差异较大,范围为O.64%~8.36%。无论同侧肺内病灶患者和对侧肺内病灶患者,病灶间隔(PTv)大于5cm的患者,单次治疗时间均至少降低25%以上。个别患者最大降幅为50.92%。结论:对于病灶间隔(PTV)大于5cm的患者,建议分开单独设计计划,可以有效节约患者单次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并且解决患者治疗前影像引导靶区配准的临床难题。
朱夫海吴伟章王勇李晶王颖杰夏廷毅
关键词:肺癌螺旋断层放疗
胰腺癌螺旋断层放疗后胃、十二指肠损伤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TOMO)后致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损伤的内镜下表现,并寻找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在中国空军总医院放疗科行TOMO的胰腺癌患者70例,放疗前、后均行内镜检查,描述内镜下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对致胃、十二指肠放射性溃疡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放疗后行内镜检查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内镜结果显示放射性胃、十二指肠炎症41例(58.6%);放射性胃、十二指肠溃疡30例(42.9%),活动性出血7例(10.0%),放射性溃疡并瘢痕造成局部狭窄3例(4.3%),新发胃潴留6例(8.6%),新发胃底静脉曲张4例(5.7%)。临床因素手术减黄、放疗防护(氨磷汀)与胃放射性溃疡的发生有关(χ^2=4.186,P=0.041;χ^2=5.679,P=0.017);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评分≥2与十二指肠放射性溃疡的发生有关(χ^2=3.960,P=0.04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胃平均剂量>13.39 Gy、≤13.39 Gy时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25.0%、9.1%,曲线下面积(AUC)=0.740,P=0.048。结论 胰腺癌TOMO后胃肠道损伤普遍存在,手术减黄是放射性胃溃疡的保护因素,平均剂量>13.39 Gy是放射性胃溃疡的剂量预测指标,建议TOMO后早期行内镜检查。
魏华琳周平郭小陪刘建辉夏廷毅任刚王勇
关键词:胰腺肿瘤放射疗法胃镜检查统计学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