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飞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疾病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目的讨论内科胸腔镜在胸膜急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具有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CT及超声确诊为胸腔积液,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胸腔穿刺检查;实验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胸膜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阳性诊断率为52.5%,实验组的阳性诊断率为85.7%,两组比较(χ2=10.665,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4例出现并发症,实验组共有5例出现相应并发症,实验组对结节大小、分布及粘连程度均能够明确诊断。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并且没有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胸膜检查手段。
- 毕红霞赵焕刘彤媌姜云飞王菲李伟牟海军安静春吕佳石寒冰
- 关键词: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痰与外周血IL-13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与外周血IL-13的表达,探讨IL-13在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1)应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收集痰液。(2)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及诱导痰IL-13的浓度。结果 COPD患者血清IL-13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高,AECOPD患者表达水平高于S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组与健康非吸烟者血IL-13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COPD患者诱导痰IL-13表达水平较健康人高,AECOPD表达水平高于SCOPD,健康吸烟者表达水平高于健康非吸烟者。各组血与痰IL-13表达水平比较,AECOPD组、健康非吸烟者组,无统计学差异。SCOPD、健康吸烟者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当健康吸烟者组与健康非吸烟者在血中IL-1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时,痰中检测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COPD患者外周血及诱导痰中IL-13较对照组升高,并且AECOPD患者IL-13表达高于SCOPD患者。提示IL-13与CO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吸烟与COPD发生密切相关,是COPD发病的高危险因素。痰中IL-13表达优于血。
- 姜云飞鲍文华毕红霞石寒冰
- 关键词:COPDIL-13诱导痰吸烟
- 年龄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确定年龄和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前瞻性队列(队列根据年龄段选定)研究,使用Cox相对危险回归法,并针对肺炎严重度、机械换气、性别、功能状态、居住情况和生存愿望等因素进行调整,考察年龄和30 d(短期)和1年(长期)死亡率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象包含351名重症护理病房(ICU)患者,平均61岁,60岁以下151名、60~69岁64名、70~79岁82名、大于80岁54名。其中59%为男性,16%来自疗养院。患者平均肺炎严重程度指数(PSI)为115(PSI/PORT评分:成人社区获得性PSI,73%的患者肺炎严重分级为4或5级),平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估测评分(APACHE)为17,83%的患者接受了有创机械换气治疗。结果 30 d内,351名患者中58人(17%)死亡;在1年内,351名患者中112人(32%)死亡。死亡率随增龄而增高,小于60岁患者28人(19%)死亡,60~69岁14人(22%)死亡,70~79岁39人(48%)死亡,大于80岁31人(57%)死亡。独立于肺炎严重度和其他因素,年龄(每个年龄段以10年递增)与30 d死亡率相关联(调整后危害比为1.24,95%置信区间1.03~1.49,P=0.026),并与1年死亡率相关联(调整后危害比为1.39,95%置信区间1.21~1.60,P<0.001)。结论增龄与重症肺炎患者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独立相关。该结果有助于医生对患者治疗做出合理选择。
- 赵焕石寒冰毕红霞姜云飞
- 关键词:年龄肺炎重症监护死亡率
- 诱导痰白介素13在慢性阻塞肺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分析诱导痰白介素1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住院部2015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所确诊并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30例,稳定期3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各组血清、痰诱导白介素13检出水平。结果加重组痰液白介素13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组(P〈0.05);稳定组患者痰液白介素13检出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加重组、稳定组血清白介素13检出值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介素1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痰诱导白介素13检出水平可用于对本病稳定期、加重期的鉴别,较血清白介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姜云飞毕红霞蔺菲石寒冰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痰白介素13
- 诱导痰白细胞介素13在慢阻肺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诱导痰白介素13(IL-1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患者,分为4组。采用ELISA法对患者的外周血与诱导痰IL-13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四组患者的外周血与诱导IL-13水平与其和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除健康吸烟组与健康非吸烟组外,剩余组血IL-13水平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痰IL-13水平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SCOPD组与健康吸烟组血、痰IL-13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AECOPD组与SCOPD组导痰IL-13水平和FEV1/FVC,FEV1%呈负相关;血清IL-13水平和FEV1/FVC,FEV1%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于发展和外周血、诱导痰IL-13具有相关性,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吸烟是引发疾病的高危因素。痰IL-13表达优于血IL-13。
- 姜云飞安静春石寒冰蔺菲牟海军李伟毕红霞
- 关键词:白介素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诊治探索
- 2011年
-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诊断时应综合分析,减少延误诊断,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 赵焕石寒冰姜云飞
- 关键词:胸膜炎
- 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以恶性胸腔积液住院的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及对照组,对诊治结果进行诊断分析,评价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阳性率和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腔镜组确诊率为92.9%,对照组确诊率为69.0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其完全缓解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进行胸膜活检,诊断率阳性率高,在治疗方面,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产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胸腔引流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刘彤媌石寒冰王菲牟铁军赵焕李伟姜云飞毕红霞
- 关键词:内科胸腔镜胸腔积液胸膜固定术滑石粉
- 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方式探索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索呼吸内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方法完善学生的基础理论,开展启发教学,锻炼学生的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并让学生参与病例讨论。结果实习生在呼吸系统的疾病诊断中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从疾病的病因入手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形成了系统的知识脉络。结论完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问诊、查体、诊疗操作,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培养了实习生的良好医疗实践能力。
- 赵焕姜云飞王菲
- 关键词:呼吸内科教学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14年
- 目的讨论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纵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气管、支气管腔外的纵膈肿物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常规气管镜检查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镜联合TBNA检查患者23例,作为实验组,将两组分别获取的细胞或组织标本送检做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诊断率。结果对照组20例,阳性诊断结果 6例,阳性诊断率为30%,观察组23例,阳性诊断20例,确诊率为86.96%,两组结果采用χ2检验,χ2=14.517,P=0.0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气管镜联合TBNA检查能够有效提高纵膈内病变的检出率。
- 石寒冰姜云飞王菲李伟刘彤媌毕红霞牟海军安静春吕佳赵焕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与诊治
- 2011年
- 单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感冒或者感冒的其他症状都已经好转,仅仅剩慢性咳嗽久治不愈,这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对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时做相关检查,尽可能早期诊断,并给予适当治疗,以免发展成典型哮喘.
- 赵焕石寒冰姜云飞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