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瑞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过敏
  • 4篇葎草花粉
  • 4篇哮喘
  • 4篇小鼠
  • 3篇过敏性
  • 2篇蛋白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免疫
  • 2篇特异性免疫治...
  • 2篇雾化
  • 2篇哮喘模型
  • 2篇小鼠哮喘模型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治疗
  • 2篇免疫治疗作用
  • 2篇浸液
  • 2篇过敏性哮喘
  • 2篇变态反应
  • 1篇性疾病

机构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7篇孔瑞
  • 7篇尹佳
  • 2篇崔乐
  • 2篇关凯
  • 2篇姜楠楠
  • 2篇刁颖
  • 2篇徐迎阳
  • 1篇吴锴
  • 1篇马仕坤
  • 1篇马士坤
  • 1篇周俊雄
  • 1篇汤蕊
  • 1篇王子熹

传媒

  • 3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免疫治疗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免疫治疗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分别于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对BALB/c小鼠颈后皮下注射25μg葎草花粉变应原粗浸液对小鼠致敏;第二步:第22‑24天,雾化吸入1%的葎草...
尹佳孔瑞席广鹏
文献传递
一种葎草花粉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葎草花粉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致敏:分别于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对BALB/c小鼠颈后皮下注射200μl葎草花粉致敏液。2、激发:给小鼠雾化吸入1μg/μl的葎草花粉蛋白浸液,连...
尹佳席广鹏孔瑞
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免疫治疗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免疫治疗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步骤:第一步:分别于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对BALB/c小鼠颈后皮下注射25μg葎草花粉变应原粗浸液对小鼠致敏;第二步:第22‑24天,雾化吸入1%的葎草...
尹佳孔瑞席广鹏
中国变态反应学2012年度科技发展荟萃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通过PubMed、CNKI论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检索评述2012年中国变态反应学科技进展。总结发现本年度该学科存在内部发展不均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对重要的研究进展多出现在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领域,而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机构推动了我国本学科一些较重要的进展,从而形成研究区域分布上的热点。结合我国国情,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和跨区域合作,强化变态反应学下游转化研究,使更多成果得以更快、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周俊雄尹佳崔乐姜楠楠席广鹏马仕坤孔瑞徐迎阳刁颖吴锴
关键词:变态反应学过敏
一种葎草花粉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葎草花粉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致敏:分别于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对BALB/c小鼠颈后皮下注射200μl葎草花粉致敏液。2、激发:给小鼠雾化吸入1μg/μl的葎草花粉蛋白浸液,连...
尹佳席广鹏孔瑞
文献传递
北京协和医院第六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过敏-转化医学峰会纪要
2013年
由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和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北京协和医院第六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过敏一转化医学论坛”于2012年9月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邀请到了日本国立相模原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MotohiroEbisawa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
汤蕊王子熹崔乐马士坤姜楠楠徐迎阳刁颖孔瑞关凯尹佳
关键词: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
44例蜜蜂蜂毒过敏的临床特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蜜蜂蜂毒过敏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2年6月至2012年2月到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确诊的蜜蜂蜂毒过敏患者及同时期因过敏性疾病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无蜜蜂蛰刺过敏反应的相关临床病史,但蜜蜂蜂毒血清sIgE检测阳性的对照组患者资料;根据蜜蜂蜇刺后的过敏反应类型将研究组分为局部反应组、大局部反应组和全身反应组。分析蜜蜂蜂毒过敏患者生活地域、暴露类型等特点,比较各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IgE比活性(IgE specific activity,sIgE/T-IgE)。结果研究组44例,男女之比为31:13,平均年龄37(29,48)岁,48%(21/44)生活在市区,52%(23/44)生活在郊区。局部反应组30例、大局部反应组6例、全身反应组8例。全身反应组中II级1例、III级7例。蜂毒暴露类型构成比的研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全身反应组中50%(4/8)为养蜂者。局部反应组、大局部反应组、全身反应组及对照组sIgE/T-Ig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身反应组与对照组sIgE/T-Ig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1.19%,8.84%)vs.0.16%(0.09%,0.49%),P=0.001]。全身反应组中1例在首次蜜蜂蜇刺时为大局部反应,3个月后再次蜜蜂蜇刺出现II级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结论蜜蜂蜂毒导致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以职业性暴露最为常见,使用sIgE/T-IgE有助于正确诊断蜜蜂蜂毒过敏。
关凯孔瑞尹佳
关键词:过敏全身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