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蔡英文执政后台湾与南太平洋“邦交国”关系走向及其影响
- 2020年
- 南太平洋地区“邦交国”在台湾当局对外关系布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蔡英文执政后通过“金元外交”、高层互访、文化交流和机制化合作等方式,极力稳固台湾与南太平洋“友邦”的关系。但随着台湾对南太“友邦”吸引力的减弱和双方互信关系的越发薄弱,蔡英文当局对南太“友邦”的经营策略亦难以为继。台湾与南太平洋“邦交国”的关系走向,无疑将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并加剧中美两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博弈。
- 王先伟孙云邹顺强
- 象征政治与两岸认同的建构
- 2013年
- 在政治生活中,人们常常发明和使用一些象征,例如标记、符号、仪式、象征物和话语等,通过赋予其政治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的反复传播与演练,以此来整合社会、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我们称其为象征政治。象征政治作为意义表述、价值展现和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通常构成特定群体共享的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两岸应重视象征政治的建构,通过象征符号、象征物、仪式与话语等的运用,培育台湾民众的共同体意识与归属感,不断强化“两岸一家人”的意识,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深化与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 孙云
-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生活共同体意识政治意义情感表达
- “战略模糊”与“战略清晰”:美国台海政策的困局
- 2023年
-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两国关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中国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长期以来,美国台海政策一直保持“战略模糊”,以最大化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特朗普上台后,加紧“以台制华”,美国的台海政策开始走向“战略清晰”。拜登上台后,美国台海政策出现了“再模糊化”。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尤其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台海政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调整和变化。不过,无论是维持“战略模糊”还是走向“战略清晰”,美国台海政策的困局与挑战日益加深。
- 薛振威孙云
- 关键词:台海政策
- 试析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错误知觉--政治心理学的视角
- 2018年
- 蔡英文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以来,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推行"隐性台独"、"联美日抗大陆"等政策,使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我们对台湾政治势力及人物的考察大多基于"理性人"假设,忽略了决策者心理的个体性和复杂性。本文尝试从政治心理学这一微观视角,分析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某些错误知觉及其形成原因,发现认知失调、诱发定势、历史类比、情感动机和性格特质等都是蔡英文产生错误知觉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了其对两岸关系的认知和决策。
- 孙云孙云
- 关键词:错误知觉政治心理学两岸关系
- 民进党政党文化及对大陆政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民进党政党文化是一个多元结构,除了以"台独"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外,还包含以派系政治为特征的组织结构,以斗争文化为主体的行为作风,以及以草根性格为属性的政党形象。民进党政党文化的生成,除自身因素外,也与台湾独特的历史经历、国民党退居台湾后岛内外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而民进党特有的政党文化又持续不断地影响其大陆政策的偏好和走向。通过对民进党政党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民进党,尤其深刻认识民进党各种行为背后的深层政党文化心理。
- 王先伟孙云
- 关键词:民进党政党文化
- 俄乌冲突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对台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以波罗的海三国、捷克和波兰为例
- 2023年
- 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中东欧国家长期存在的“反俄反共情结”被激活,美国趁机利用安全议题歪曲中俄关系,煽动中东欧国家搅局台海,助其“以台制华”。部分中东欧国家受其影响,企图发展与中国台湾当局的实质性关系,甚至挑战一中原则,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中,波罗的海三国缘于对中俄关系的误解和国家安全上对北约的高度依赖;捷克则是为了获取欧盟的经济援助和中国台湾当局给予的短期经济利益;波兰则是为了借中国台湾问题提升自身在欧盟和北约中的影响力。这些中东欧国家的议员通过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发表“挺台”言论频频向民进党当局释放错误信号,不仅严重影响了中欧关系的发展,还使得解决中国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变得愈发复杂。部分中东欧国家对台政策的消极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避免其产生的负面“示范效应”继续扩大,中国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遏制和回击。
- 薛振威孙云
-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对台政策
- 台湾政党轮替后民主的巩固与挑战
- <正>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被亨廷顿称之为"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中,台湾常被一些人视为"典范"。台湾在政治转型中,不仅没有出现经济衰退、政治动荡,而且转型过程也是和平而稳定的,有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尤其2000
- 孙云
- 文献传递
- 霸权依附、极端民粹与台湾政治衰败——基于权力消解的视角被引量:5
- 2018年
-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在巩固阶段所遭遇的困境有目共睹。台湾地区的政治转型虽然没有发生颠覆性暴乱,但在稳定之后却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衰败。关于政治衰败的原因,先行研究主要从治理能力、制度选择、政治认同和精英行为四条路径入手分析。本研究从权力消解视角,基于政治衰败的三个维度——制度结构、治理绩效、权威合法性——试图建立一个以"结构-行动者"为核心的整合性分析框架。聚焦于台湾情境,其政治衰败并非导因于某个人物或群体,也非结构性互斥,而是台湾地区长期的霸权依附与不断极化的民粹主义所致。两者深嵌到政治体系之中,消解了政治权力的秩序和效能,导致政治生态恶化、积重难返。
- 唐扬孙云
- 关键词:台湾政治
- 从“我群”到“他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认同转变的成因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的认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过程,其基本趋向就是在把台湾建构成"我群"的同时,逐渐将中国建构为"他者",并使二者产生某种异己关系、对立关系。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如何弥合两岸认同差异,增进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归属感,无疑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
- 孙云
- 关键词:两岸关系
- 在陆台湾自媒体博主的媒介呈现与生活展演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催生了一批拥有大量粉丝和传播话语权的台湾自媒体博主。他们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意见领袖,架起了两岸交流的桥梁。通过对今日头条上的台湾自媒体博主进行筛选,选取8位人气较高的博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尝试分析和梳理台湾自媒体博主网络传播的路径、媒介形象的呈现以及日常生活的展演等网络传播行为。研究发现台湾自媒体博主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今日头条上的媒介呈现和生活展演,以客观的两岸对比获得主流媒体认同,展示了客观理性、开放包容的台胞新形象,表达"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扮演着两岸交流的民间使者角色,为大陆涉台部门进一步做好在陆台湾青年的工作提供重要启发。
- 王先伟孙云刘楠
- 关键词:媒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