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龙 作品数:9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冶金工程 更多>>
立式镁合金双辊铸轧布流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立式双辊铸轧机设备实际条件,设计出一套镁合金铸轧布流系统,利用Anycasting?软件对布流系统内的流动状态和温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根据相似理论制作出一套与实际系统比例为1∶1的有机玻璃模型,用以进行物理模拟。结果表明,多级以及中间带有挡坝的布流系统不但可降低流股对熔池液面的冲击,还可以获得均匀的流场,挡坝的最优化高度为10mm,并优化了挡坝位置,确定了布流系统出口处的宽度。当宽度为1mm时可获得稳定且温度分布均匀的熔池。 于群 胡小东 王振敏 赵红阳 黄龙欢 孙兴龙 陈宇关键词:镁合金 铸轧 数值模拟 ANYCASTING 中频磁场作用下矩形冒口内部钢液磁场分布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中频磁场作用下矩形冒口内部钢液的磁场分布规律进行测定,探究了电源频率,感应电流及线圈作用位置对其内部磁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钢液内部磁感应强度沿Z向呈"两边小,中间大"分布趋势,磁感应强度峰值出现在中心偏上位置,拐角C处磁感应强度值最大,窄边中心D和宽边中心B次之,钢液中心A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值最小;随电源频率的增加,钢液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峰值不断减小,且频率越高磁感应强度衰减的越严重,但磁场均匀性却不断得到提升;随感应电流的增加,钢液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峰值几乎呈线性增加,但整体磁感应强度均匀性却在不断降低;随感应线圈位置的上移,钢液中心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峰值也随之上移,但其值却略有减少。 孙兴龙 许长军 胡小东 赵红阳 李静 刘岩关键词:电源频率 感应电流 加热温度和冷却工艺对重轨硬度及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进行了6组对比试验,探究了加热温度和冷却工艺对U71Mn重轨轨头硬度及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20、880、940℃加热温度下,U71Mn重轨轨头经三向喷雾冷却后的硬度值先增加后减小;在相同加热温度(880℃)下,经三向喷雾冷却后的重轨轨头硬度值最大,单向喷雾冷却硬度值次之,而在室温下自然冷却的重轨硬度值最小。 孙兴龙 赵红阳 胡小东 许长军关键词:重轨 加热温度 冷却工艺 矩形电磁冒口内部磁场分布实验研究 2016年 通过实验方法测定了电磁冒口内部的磁场分布规律,并分析了电源功率和感应器作用位置对其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沿Z轴方向磁感应强度呈"两端小,中间大"趋势,峰值出现在电磁冒口中心偏上位置,拐角处磁感应强度有明显叠加现象。沿X、Y轴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均由中心向端部递增,且窄边的均匀性略优于宽边;随电源功率的增加,Z向磁感应强度明显提升,但均匀性有所降低,综合考虑X、Y、Z向磁感应强度大小及均匀性,电源功率选用7.5 k W较为合理;随电磁场作用位置的上移,磁感应强度峰值位置也随之上移,但峰值大小却略有降低。为使冒口顶部形成稳定的热中心,并避免电磁力将保护渣卷入到钢液模拟物内部,可以将感应器升至距离冒口底部105 mm附近位置。 孙兴龙 许长军 胡小东 赵红阳 李静 卢艳青关键词:磁场分布 均匀性 电源功率 扁锭电磁补缩过程磁场分布及热效应研究 钢锭在冷凝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伴有多种缺陷产生,如缩孔、疏松、偏析、夹杂等。为了改善钢锭质量,提高钢锭成材率,本文基于磁场对钢液的“电磁热效应”和“电磁力效应”以及冒口补缩过程中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磁补缩技术。本文以矩... 孙兴龙关键词:扁锭 热效应 文献传递 细长电极锭凝固缺陷的模拟 被引量:3 2015年 以高径比为9的细长电极锭为研究对象,利用AnyCasting软件对该锭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依据Niyama判据,对凝固缺陷的产生进行预测,分析冒容比、发热剂发热时间、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凝固缺陷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利用AnyCasting模拟出细长电极锭的凝固缺陷主要分布在冒口顶部和电极锭心部,和实际凝固过程中产生缺陷部位基本一致;冒容比为10%,发热剂发热60min,浇注温度为1 560℃和浇注速度为0.65m/s时,可有效改善电极锭的缺陷,得到品质合格的电极锭。 胡小东 孙兴龙 许长军 赵红阳 李静 张雪健关键词:凝固 工艺参数 数值模拟 矩形电磁冒口加热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了矩形电磁冒口内部各位置的局部加热效率,并探究了磁场作用深度、电源功率和测试点高度对加热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液模拟物内部拐角处磁感应强度值最大,加热效率最高,其次为短边中心和长边中心,而钢液模拟物中心位置受到磁场作用深度的限制,加热效率最低;随着电源功率的增加,钢液模拟物内部加热效率也随之增加,但增幅效果却有所不同,电源功率由5 kW增至7.5 kW时,加热效率增幅最大,综合考虑加热效率和实验设备两方面因素,选择7.5kW较为合理;随着测试位点的上移,电磁加热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距模拟物底部165 mm(钢液模拟物1/2高度)位置的加热效率最高,在钢液模拟物中心高度偏上或偏下位置加热效率均会有所降低,且距离中心高度越远加热效率越低。 孙兴龙 胡小东 许长军 赵红阳关键词:电源功率 矩形电磁冒口内部磁场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寻求更加有效的钢锭补缩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电磁补缩过程中矩形电磁冒口内部的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冒口内部磁感应强度在高度方向呈"两边小,中间大"的分布趋势。感应电流、电流频率、磁场作用位置等均对冒口内部磁场分布产生影响。为了在试验矩形冒口顶部获得稳定的热中心,电流控制在150~200A间,电流频率选择2000Hz,感应器底部与冒口底部距离控制在100~110mm之间,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0%以内,能够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孙兴龙 许长军 胡小东 赵红阳 李静 刘岩关键词:数值模拟 磁场分布 感应电流 电流频率 一种模铸钢锭的底吹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铸钢锭的底吹氩装置,提高了对锭模内钢液的搅拌效果,使铸造出的钢锭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该装置包括圆形吹氩环、吹氩环缝砖、氩气孔、输气管、气源、汤道尾砖及铸盘凹槽和进气连接管,所述的吹氩环缝砖固定于锭... 许长军 张雪健 张连望 童为硕 胡雄 刘爽 金喆 曾佑鑫 孙兴龙 胡林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