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喜东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血浆
  • 3篇血型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法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血清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中分子物质
  • 2篇人血浆
  • 2篇全血
  • 2篇库存全血
  • 2篇分子物质
  • 2篇ABO血型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20...
  • 3篇吉林大学第四...
  • 3篇沈阳亿灵医药...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长春博迅生物...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吉林省公安边...

作者

  • 10篇孙喜东
  • 3篇刘志芳
  • 2篇刘婷立
  • 2篇崔筵笙
  • 2篇宋冬梅
  • 2篇刘传喜
  • 1篇郑伟
  • 1篇郭戈
  • 1篇王艳萍
  • 1篇刘卫林
  • 1篇吕淑英
  • 1篇崔延生
  • 1篇王丹
  • 1篇丁旭
  • 1篇刘玉洁
  • 1篇严晓鹏
  • 1篇黄占波
  • 1篇范业萍
  • 1篇宋小川
  • 1篇郑必霞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2篇中南药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BO血型B亚型检测与血清学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8例ABO血型B亚型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分析,为临床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疑难血型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及试管法进行ABO血型定型,并应用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唾液中HAB血型物质测定等鉴定亚型。结果:8例患者样本红细胞上均存在B抗原,并经血清学鉴定均符合Bx亚型分类标准。结论:Bx亚型由于红细胞所含B抗原极弱,易被误定为O型,在亚型红细胞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下,应使用包括血清学在内的多种方法正确鉴定其血型,以保证输血安全。
宋小川郑伟胡安华孙喜东李凌波
关键词:ABO血型BX亚型血清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扎托布洛芬的浓度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扎托布洛芬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沉淀法,将待测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后,以双氯芬酸钠为内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采用Plati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钠(三乙胺调pH=5.1)-乙腈(58∶42);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结果本方法扎托布洛芬标准曲线范围为0.05~30.00μg.mL-1(n=7),r>0.99,最低定量浓度0.05μg.mL-1。日内和日间RSD均<7.9%。提取回收率为74.13%~78.64%,内标提取回收率为80.32%~86.1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人血浆中扎托布洛芬浓度的测定。
孙喜东高颖刘婷立刘洋宋冬梅张煊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新生儿Rh溶血病与IgG1、IgG3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研究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与IgG1、IgG3的相关性。方法研究Rh-HDN患儿64例。新生儿出生后抽取患儿及其母亲外周静脉血,检测患儿母亲Rh系统抗体、患儿IgG亚型以及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分析患儿不同IgG亚型与其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Rh系统抗体对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Rh系统抗-D占65.63%,抗-E(包括Rh-E、Rh-cE)占26.56%,引起新生儿Rh-HDN发病的IgG抗体亚型主要为IgG1(23例,35.94%)、IgG1、3(35例,54.68%)两类。IgG1、3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IgG1或IgG3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患儿IgG1水平和IgG1、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患儿IgG3水平无显著相关性;抗-D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抗-D组(P<0.05)。结论新生儿Rh溶血症患儿黄疸严重程度与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对于疑有Rh溶血症的患儿,进行IgG1或IgG1、3水平的检测,对该类患儿早期治疗有指导意义。
高婉卿郑必霞杨劲李凌波孙喜东
关键词:RH血型新生儿溶血病IGG1IGG3抗-D
血清、血浆中维生素C测定前稳定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孙喜东范业萍王艳萍刘卫林严晓鹏郭戈李金鹤
关键词:维生素C血清血浆高效液相色谱法二硫苏糖醇EDTA
司帕沙星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2011年
目的建立HPLC内标法测定血浆中司帕沙星含量,并研究司帕沙星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志愿者分2组,随机、交叉口服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司帕沙星片0.4 g,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血浆中司帕沙星的tmax为(4.68±0.44)和(4.55±0.51)h;Cmax为(1 560.4±243.9)和(1 584.1±273.9)ng.mL-1;t1/2为(20.92±4.85)和(19.81±3.75)h;用梯形法计算AUC0-t为(43 325±12 174)和(44 139±11 815)ng.h.mL-1;AUC0-∞为(45 452±12 884)和(45 999±12 629)ng.h.mL-1。以AUC0-t计算,试验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9±5.8)%。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测定血浆中的司帕沙星浓度;司帕沙星的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高静孙喜东宋冬梅曹相林王冬梅
关键词:司帕沙星相对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美普他酚的浓度
2012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美普他酚浓度的HPLC-MS/MS测定法。方法:血浆样品500μL经液-液萃取后,以10 mmol.L-1醋酸铵(含0.5%甲酸水溶液)-乙腈(70∶30)为流动相,采用InertsilCN(150 mm×4.6 mm,3.5μm)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化(ESI)方式和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234.2→107.0(美普他酚)和m/z 152.0→110.0(对乙酰氨基酚)。结果:美普他酚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20~508.00μg.L-1,定量下限为0.20μg.L-1。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分别为68.1%,67.0%,65.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美普他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薛烨孙喜东王丹刘婷立黄占波王泽培
关键词:美普他酚血药浓度
汽车厂自然人群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ABO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调查
2006年
刘志芳崔筵笙刘传喜孙喜东
关键词:ABO血型分布尿毒症期自然人群汽车厂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功不全
库存全血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动态观察
2006年
刘志芳崔筵笙刘传喜丁旭孙喜东
关键词:全血血浆中分子物质
大颗粒淋巴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与妊高征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对妊高征(PIH)患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生、发展等病理过程的相关性。方法PIH组40例,正常对照组43例。大颗粒淋巴细胞(LGL)采用血细胞分析仪结合油镜计数,肿瘤坏死因子(TNF)采用液相竞争法测定。结果妊高征组与对照组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数与肿瘤坏死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发病程度正相关。结论细胞免疫与妊高征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崔延生刘志芳吕淑英孙喜东
关键词:大颗粒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库存全血及血浆中分子含量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刘志杰孙喜东刘玉洁
关键词:库存全血中分子物质MMS发病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