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香
- 作品数:8 被引量:136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某医院近5年肝硬化患者冰冻血浆输注回顾性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调查分析某医院近5年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重点探讨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 FP)使用现状。方法收集某医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所有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FP的输注原因、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FP使用情况以及输注FP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肝硬化患者1 511例,其中输注FP者408例(27.0%),主要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其次为酒精性和胆汁淤积性。408例患者共接受2 708次FP治疗,合计输注693 800 mL,每例的输注次数和输注量的中位数分别为5次和1 200 mL。首次输注FP的主要原因为改善凝血功能、支持治疗和预防性输注,分别占51.7%、30.9%和8.8%。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FP每例的输注量和输注次数均高于A级和B级(P〈0.01)。输注FP前PT主要集中于12.1~20 s(72%),APTT主要集中于30.1~46 s(62%)。INR≤1.4的患者接受FP输注后INR未见缩短,而INR>1.8者则明显缩短。结论肝硬化患者输注FP的比例和频次均较高,可能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肝硬化患者FP输注指征有待进一步循证学研究。
- 武世文孙桂香滕方卢尧程芝灵刘敏周晶张有翠蒋远萍陈伟文爱清
- 关键词:肝硬化冰冻血浆回顾性调查
- 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77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特征,为开展其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11期)、CNKI、VIP、Wan Fang Data和CBM数据库,并辅以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查找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国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14年1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 3.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2篇文献,共计1 660 472例输血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95%CI(0.48,0.69),P<0.000 1]。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2%[95%CI(0.31,0.55),P<0.000 1]、0.55%[95%CI(0.41,0.70),P<0.000 1]、0.56%[95%CI(0.43,0.70),P<0.000 1],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输血不良反应比例分别为发热反应38.85%[95%CI(34.27,43.53),P<0.000 1]和过敏反应55.67%[95%CI(50.79,60.50),P<0.000 1];不同种类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红细胞0.41%[95%CI(0.32,0.50),P<0.000 1]、血浆0.57%[95%CI(0.43,0.72),P<0.000 1]、血小板1.00%[95%CI(0.73,1.30),P<0.000 1],其中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红细胞和血浆(P<0.05)。结论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需采取综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 滕方张燕孙桂香林辉熊鸿燕文爱清
- 关键词:输血输血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
- 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7月)、CBM、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临床对照试验(C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8月。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9个CCT,合计1 632例患者,其中PE组822例,常规内科治疗组8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E组的病死率低于常规内科治疗组[RCT:OR=0.24,95%CI(0.13,0.43);CCT:OR=0.48,95%CI(0.30,0.78)],而总体有效率高于常规内科治疗组[RCT:OR=4.04,95%CI(2.80,5.85);CCT:OR=3.45,95%CI(2.11,5.64)]。而按肝衰竭不同分期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E可提高早期和中期肝衰竭治疗的有效率[早期:OR=4.78,95%CI(1.87,12.23);中期:OR=4.43,95%CI(1.77,11.08)],对晚期肝衰竭无明显疗效[OR=1.61,95%CI(0.35,7.38)]。7个研究报告PE组发生187例次不良反应(发生率11.46%),以皮肤瘙痒、荨麻疹为主。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血浆置换治疗可能是肝衰竭患者有效的缓解治疗手段,但对晚期患者效果不明显,同时存在以过敏反应为主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本研究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 程芝灵孙桂香林辉卢尧周榆文爱清
-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META分析临床对照试验
- 储存血中游离血红素对中性粒细胞FPR2的表达调控
- 目的 探讨储存血中游离血红素通过microRNA-144-3p调控中性粒细胞甲酰肽受体2(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FPR2)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DMSO(...
- 孙桂香夏文军张晗卢尧张琳景文爱清
- 关键词:血红素炎症消退
- 胞外DNA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炎症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小鼠胞外DNA的生成情况及其对肺部炎症损伤的作用。方法以LPS(6 mg/kg)经鼻气管滴注法建立ARDS模型。4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NaseⅠ组、LPS组和LPS+DNaseⅠ组,每组10只。造模后24 h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检测细胞数量,采用超敏荧光核酸染料检测其中双链DNA浓度;采用ELISA检测BALF中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浓度。结果 LPS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泡出血及间质水肿,提示LPS诱导ARDS建模成功。LPS组BALF中细胞计数、MPO、IL-6、TNF-α和双链DNA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PS+DNaseⅠ组肺损伤评分和炎症指标均较LP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LPS诱导ARDS小鼠BALF中胞外DNA浓度升高,而DNaseⅠ能够降低ARDS小鼠BALF中DNA浓度,减轻肺部炎症损伤。
- 卢尧王凌峰张晗夏文军孙桂香文爱清
- 关键词:脂多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损伤小鼠
- 血红素上调STAT3磷酸化放大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红素(Hem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及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RT-PCR检测Hemin对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Stattic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磷酸化后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TAT3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并在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模型中用ELISA方法进一步验证Hemin对小鼠外周血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单独LPS或Hemin处理组相比,LPS+Hemin处理组RAW264.7细胞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0.05);使用Stattic有效抑制了STAT3的磷酸化,并降低RAW264.7细胞TNF-α、IL-6 mRNA表达(P<0.05);与单独LPS或Hemin腹腔注射组相比,LPS+Hemin组小鼠外周血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可被Stattic所抑制(P<0.05)。结论 Hemin可放大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及小鼠炎症反应,这与STAT3磷酸化水平增加有关。
- 王凌峰卢尧孙桂香张晗夏文军文爱清
- 关键词:血红素炎症反应脂多糖STAT3磷酸化
- 肝硬化患者凝血障碍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5年
-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功能受损,不仅多种促凝因子水平下降,抗凝因子也平行下降。常规凝血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不能预测这类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实验室证据显示这类患者具有与健康者相当的凝血酶生成潜能,患者处于止血再平衡状态。这种不稳定的再平衡状态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时表现出低凝(出血)或高凝(血栓)状态。
- 卢尧滕方孙桂香文爱清
- 关键词:肝硬化出血血栓
- 血红素放大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血红素(Hem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RT-PCR检测Hemin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
- 王凌峰卢尧孙桂香张晗夏文军文爱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