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笠翔

作品数:19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艾滋病
  • 7篇哨点监测
  • 6篇病毒
  • 4篇艾滋病病毒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2篇性病
  • 2篇性病门诊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检测
  • 2篇阳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癌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学
  • 2篇青年学生

机构

  • 19篇辽宁省疾病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孙笠翔
  • 16篇王莉
  • 9篇杨桂玲
  • 8篇周丹
  • 8篇吴明
  • 7篇姚文清
  • 5篇姜凤霞
  • 4篇卢春明
  • 3篇潘珊
  • 3篇秦怡
  • 3篇于连政
  • 3篇尚德高
  • 3篇佟爽
  • 3篇赵砚
  • 2篇周金玲
  • 2篇鄂爽
  • 2篇时景璞
  • 1篇盖小群
  • 1篇吕娅妮
  • 1篇马宁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省2012-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状况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变化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监测期内首次来哨点门诊诊治性病、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采用连续采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检测。结果:2012年至2014年每年的实际监测样本量分别为6019人、6022人、6036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3.32%、83.98%、85.93%,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6.96,P〈0.01);最近3个月与小姐(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26.17%、27.83%、22.63%;最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24.52%、27.31%、24.70%;最近1年被诊断为性病的比例为17.30%、22.10%、24.58%;各年HIV阳性率分别为0.53%、0.56%、0.86%,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6.14,P〈0.05);梅毒阳性率为11.25%、13.32%、14.60%,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30.31,P〈0.01)。结论:性病门诊就诊者存在艾滋病流行的风险,必须加强性病防治,及时有效的开展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积极推广安全套使用是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措施。
杨桂玲周丹孙笠翔姜凤霞王莉姚文清
关键词:艾滋病哨点监测
2006-2020年辽宁省10~19岁青少年梅毒和淋病发病趋势的Joinpoint回归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报告的2006-2020年辽宁省梅毒和淋病数据, 采用Joinpoint回归对2006-2020年辽宁省10~19岁青少年梅毒和淋病发病率的趋势进行分析。2006-2020年辽宁省共报告10~19岁青少年梅毒患者7 721例, 发病率为0.90/10万~22.13/10万, 女性梅毒发病率高于男性, Ⅰ期和Ⅱ期梅毒感染青少年占72.6%;淋病患者2 726例, 发病率为1.29/10万~10.74/10万, 男性淋病发病率高于女性。梅毒发病率总体以2012年为拐点, 2006-2012年青少年梅毒发病率年均增长幅度为67.30%(P<0.001), 2012-2020年青少年梅毒发病率年均增长幅度为-0.02%(P=0.994);淋病发病率总体以2015年为拐点, 2006-2015年青少年淋病发病率年均增长幅度为23.95%(P<0.001), 2015-2020年青少年淋病发病率年均增长幅度为4.06%(P=0.492)。整体而言, 2006-2020年辽宁省10~19岁青少年中梅毒和淋病的发病率上升趋于缓慢, 一级和二级预防策略在降低性病传播风险中明显有效。
马宁孙笠翔康续王莉
关键词:梅毒淋病
2018-2022年辽宁省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新发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分析辽宁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Avidity EIA)对辽宁省2018-2022年MSM艾滋病哨点监测样本进行HIV新发感染检测,估算该人群新发感染率,利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MSM哨点共监测9 576人,HIV抗体阳性率在3.39%~7.25%之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7.787,P<0.05),新发感染率在2.92%~6.78%之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7.37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样本来源于网络招募(OR=3.804)及VCT门诊(OR=5.509)、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OR=1.711)、最近1年未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OR=3.071)、梅毒感染(OR=5.107)是HIV新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辽宁省MSM的HIV新发感染率有所下降,但仍需优化MSM的各项干预措施,继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加强梅毒筛查和治疗,降低HIV的进一步传播。
周丹康续潘珊孙笠翔鄂爽王莉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影响因素
2015—2019年辽宁省五类人群丙肝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15—2019年辽宁省丙肝监测哨点监测人群丙肝病毒(HCV)感染状况,为精准防控丙肝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辽宁省肾透析人群、医院侵入性诊疗人群、计划生育门诊就诊人群、单位体检人群和无偿献血人群5类人群的国家级丙肝监测哨点资料,分析不同年份、性别和年龄监测人群HCV抗体阳性率。结果2015—2019年5个丙肝哨点共监测26000人,报告HCV抗体阳性61例,阳性率为0.23%。肾透析人群、医院侵入性诊疗人群、计划生育门诊就诊人群、单位体检人群和无偿献血人群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0%、0.70%、0.25%、0.24%和0.14%。2015—2019年肾透析人群、医院侵入性诊疗人群和无偿献血人群HCV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男性和女性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22%和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95岁组HCV抗体阳性率较高,为1.15%。结论2015—2019年辽宁省肾透析人群和医院侵入性诊疗人群HCV抗体阳性率较高,建议定期监测老年人群HCV抗体水平。
周丹刘晓楠孙笠翔王莉姚文清
关键词:丙肝病毒哨点监测抗体阳性率
2009—2013年辽宁省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对辽宁省5年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了解辽宁省务工人员艾滋病疫情状况和相关行为特征变化趋势。方法依据2009 2013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辽宁省沈阳、大连和鞍山市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工作。结果 2009 2013年每年监测样本量为709、1210、1220、1200和1201份;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8%、79.1%、83.7%、78.4%和80.7%;最近1年与小姐(暗娼)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31.4%、48.9%、49.3%、64.1%和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13,P<0.01),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65.7%、73.3%、73.9%、89.7%和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77,P<0.01);各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分别0、0、0.1%、0.1%、0.2%,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1.0%、0.6%、1.4%和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6,P<0.05),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率分别为0.3%、1.2%、0.6%、1.1%和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999,P>0.05)。结论辽宁省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有逐年上升趋势,商业性行为发生比例也在提高,应充分关注该人群AIDS及梅毒等相关疾病的综合防制工作,采取更为有效全面的健康促进措施。
孙笠翔李青姜凤霞吴明杨桂玲马冰王莉时景璞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
2016-2019年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该人群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辽宁省青年学生2016-2019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及哨点数据,分析该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结果2016-2019年辽宁省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确诊平均年龄为(20.9±2.5)岁,同性传播占90.7%。各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依次为98.5%、89.5%、96.5%、95.2%,青年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依次为5.5%、6.3%、7.3%、7.9%,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最近一次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最近一年与配偶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最近一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等均逐年上升。结论辽宁省青年学生病例以同性传播为主,艾滋病知晓率水平较高,发生性行为比例有所上升,存在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性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艾滋病自我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
孙笠翔周丹赵砚潘珊王莉
关键词:艾滋病青年学生
辽宁省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命质量调查被引量:10
2013年
艾滋病在中国已进入广泛流行期[1]。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62~94万人),艾滋病患者15.4万人(14.6~16.2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8%(0.046%~0.070%)[2]。
吴明曲鹏卢春明孙笠翔杨桂玲阎涵王莉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流行期
辽宁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焦虑和抑郁状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为其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775名辽宁省沈阳、大连、抚顺、丹东4个城市可随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被调查者焦虑标准分为49.30±11.77,抑郁标准分为22.50±10.81,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对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改善,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吴明王莉孙笠翔杨桂玲卢春明
关键词:艾滋病焦虑抑郁
辽宁省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辽宁省本溪、丹东和辽阳市分层整群抽取的2 411名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工作,采用Epi Data3.1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11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3%(1 937/2 411),男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4.1%)高于女生(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P<0.05)。有133人曾发生过性行为,占5.5%;男生性行为发生率(9.4%)高于女生(0.8%)(χ2=84.5,P<0.05);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1.4%(55/133)。最近1 a有3.4%(83/2 411)的学生曾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本次调查未检出HIV抗体阳性,但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4/2 411)。结论辽宁省青年学生已掌握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杨桂玲姚文清姜凤霞吴明孙笠翔王莉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血清学
2012-2014年辽宁省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省2012-2014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结果,为艾滋病重点人群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2-2014年《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对辽宁省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暗娼人群、吸毒人群、性病就诊者四类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MSM、暗娼人群、吸毒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6.6%、94.7%、82.7%和85.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6.3%、0.0%、0.1%和0.9%,从2007-2014年男男性行为人群阳性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暗娼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92.5%;吸毒者中注射吸毒比例达到32.9%;性病就诊者最近三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为22.3%。结论辽宁省MSM人群H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该人群是艾滋病防控工作重点。
孙笠翔周丹姜凤霞周金玲吴明杨桂玲王莉姚文清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哨点监测流行病学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