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调节剂
  • 2篇丁二烯
  • 2篇微观结构
  • 2篇链转移
  • 2篇链转移反应
  • 2篇二烯
  • 2篇
  • 1篇低生热
  • 1篇丁二烯聚合
  • 1篇动力学
  • 1篇亚胺
  • 1篇亚甲基
  • 1篇异戊二烯
  • 1篇引发剂
  • 1篇英文
  • 1篇速率常数
  • 1篇锂化合物
  • 1篇锂引发剂
  • 1篇戊二烯
  • 1篇橡胶

机构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4篇孙良
  • 4篇王玉荣
  • 3篇张春庆
  • 2篇李杨
  • 2篇叶明
  • 1篇魏朝良
  • 1篇林春清
  • 1篇王欣堂
  • 1篇徐宏德

传媒

  • 3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弹性体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胺(氨)基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介绍了各种含有氮官能团的有机锂化合物的合成、特点、发展趋势以及作为负离子引发剂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指出它们在减小橡胶滞后损耗、降低其滚动阻力、提高回弹性以及降低生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研究重点是开发具有高活性。
孙良王玉荣李杨
关键词:官能化低生热回弹性高活性合成橡胶工业锂化合物
新型官能化多锂引发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动力学(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用二乙烯基苯(DVB)〔DVB中含有乙烯基乙苯(EVB)组分〕和六亚甲基亚胺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氮官能化多锂引发剂,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该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求得了体系内各有效组分的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并用该引发剂引发丁二烯聚合,用质子核磁共振仪对其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组分的表观增长反应速率常数由大到小为:p-DVB、m-DVB、异戊二烯、m-EVB、p-EVB;该引发剂中确实含有环状胺基官能团。
孙良王玉荣李杨王欣堂张春庆徐宏德
关键词:多锂引发剂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六亚甲基亚胺丁二烯聚合核磁共振仪
间甲基苯酚钾为调节剂的异戊二烯负离子聚合反应(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考察了间甲基苯酚钾(m-ROK)用量对正丁基锂(n-BuLi)/m-ROK/二乙二醇二甲醚/异戊二烯/二甲苯负离子聚合体系的链转移反应、聚异戊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ROK/n-BuLi(摩尔比)小于0.5时,聚异戊二烯的特性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迅速下降,链转移次数增加;当m-ROK/n-BuLi(摩尔比)大于0.5时,则不遵循此变化规律。m-ROK的加入明显加宽了聚异戊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增加m-ROK用量时,聚异戊二烯微观结构中1,2-结构和3,4-结构质量分数下降,1,4-结构质量分数增加。
叶明王玉荣孙良张春庆林春清
关键词:异戊二烯微观结构链转移反应
间甲基苯酚钾为调节剂的丁二烯负离子聚合反应(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在正丁基锂(n-BuLi)/间甲基苯酚钾(m-ROK)/二乙二醇二甲醚/丁二烯/二甲苯的负离子聚合体系中,研究了m-ROK用量对链转移反应、聚丁二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ROK/n-BuLi(摩尔比)小于0.5时,聚丁二烯的特性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迅速下降,链转移次数增加;当m-ROK/n-BuLi(摩尔比)大于0.5时,则不遵循此变化规律。m-ROK的加入明显加宽了聚丁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增加m-ROK用量时,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中1,2-结构质量分数下降,顺式-1,4-结构和反式-1,4-结构质量分数增加。
叶明王玉荣孙良魏朝良张春庆
关键词:丁二烯负离子聚合链转移反应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