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眼轴
  • 8篇屈光
  • 7篇近视
  • 6篇近视眼
  • 6篇晶状体
  • 6篇高度近视
  • 6篇高度近视眼
  • 5篇屈光力
  • 5篇角膜
  • 5篇角膜屈光
  • 3篇屈光度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角膜屈光力
  • 2篇度数
  • 2篇眼底
  • 2篇眼底病
  • 2篇眼底病变
  • 2篇有晶状体眼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脱离

机构

  • 19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9篇孙长文
  • 13篇王勤美
  • 11篇薛安全
  • 7篇王树林
  • 3篇朱双倩
  • 2篇王一博
  • 2篇王晓幸
  • 2篇吴荣瀚
  • 2篇俞阿勇
  • 2篇陈敏
  • 1篇杨杰
  • 1篇叶良
  • 1篇常枫
  • 1篇宋宗明
  • 1篇柯治生
  • 1篇胡旭颋
  • 1篇孙传宾
  • 1篇孙刚
  • 1篇李文生
  • 1篇郭长锋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2006年浙...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度近视眼的眼轴、屈光度、前房深度及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轴(AL)、屈光度、前房深度(ACD)及角膜屈光力的相互关系及高度近视的成因。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191例(375眼)分为3组:A组为高度近视43眼(-6.25~-10.00D),B组为超高度近视(-10.25~-15.00D)116眼,C组为超高度近视(≥-15.25D)216眼,分别测量3组患者AL、屈光度、ACD及角膜屈光力K1、K2值,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A组AL(26.68±1.50)mm、B组(28.46±1.44)mm、C组(31.01±1.84)mm,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A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屈光力K1、K2值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DSCVA)随屈光度的增加有下降趋势,A、B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屈光度与AL呈正相关(r=0.382、0463、0.592,P<0.05或P<0.01);C组屈光度与角膜屈光力K1、K2值及ACD呈正相关(r=0.184、0.208、0.306,P<0.05或P<0.01);A、B、C组AL与角膜屈光力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眼轴延长是高度近视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角膜屈光力是次要因素。
孙长文王勤美薛安全王树林朱双倩
关键词:高度近视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
虹膜支撑型人工晶状体回归公式的探讨
2011年
目的虹膜支撑型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软件存在着使用不便、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的缺陷,该研究探索合适的经验回归公式。方法选择行PIOL植入术的56例患者共99眼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将其中60眼数据作为公式推导组,利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利用39眼数据对回归公式进行验证,得出最优的经验公式。结果新的经验公式在预测误差范围、平均绝对预测误差值以及误差值分布上均较原公式准确,其中平均绝对预测误差值和±1.0D范围内的预测准确性较原公式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经验公式整合在屈光手术专科电子病历系统中,方便临床医师使用与查询。结论新的经验公式较原公司提供的计算软件结果准确、使用方便。
孙长文王勤美王晓幸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屈光力
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1例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行屈光性晶体置换术时,如何准确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方法。方法: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分别测量术眼角膜前中央光学区直径4mm的平均屈光力和角膜后中央光学区直径为3mm的平均屈光力,计算...
孙长文
文献传递
Axenfeld-Rieger综合征1例
2008年
患者,男性,60岁。因双眼视物渐进不清2年、加重2个月来诊。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眼病史。体格检查:牙齿和面部未见发育异常,四指趾无畸形。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1,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眼位正。眼表未见明显异常。右眼中央区角膜透明,KP(-),鼻侧周边角膜后部可见与角膜缘平行的环形白线,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尚圆,下方虹膜严重萎缩并在下方可见两处狭长的裂孔,裂孔边缘色素膜外翻,晶状体混浊(CoN2Po),
郭长锋孙长文王勤美孙传宾
关键词:AXENFELD-RIEGER综合征晶状体混浊近亲结婚患者父母专科检查前房深度
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轴的关系
目的探讨分析高度近视眼眼底病变与眼轴延长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方法将201例(360 只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眼轴长度分为四组(<28、28~30、30~32、>32mm)。患者常规行医学验光,B超检查、IOL-Maste...
孙长文王勤美薛安全王树林陈敏王一博
文献传递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力回归公式的探讨及编程实现
目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属于屈光手术的范畴。针对目前各公司提供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软件存在着使用不便,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等缺陷,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合适的经验回归公式,并且在专科电子病历中编程
孙长文王勤美俞阿勇薛安全
文献传递
光定位不准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疗效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一组光定位不准的视网膜脱离施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评价术前光定位检查对判断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43例(46只眼)手术随访资料。结果 43例(46只眼)中,术前视力光感10只眼,手动24只眼,指数且<0.02(1 m 指数)者12只眼。视网膜脱离范围仅限于黄斑部8只眼,1~2个象限12只眼,3~4个象限26只眼。光定位不准的方位数目与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视网膜复位40只眼(86.9%)。46只眼中,10.9%最终视力≥0.3;41.3%视力<0.3但≥0.05;43.5%仅有手动或指数视力;4.3%视力光感。术后视力改善30只眼(65.2%),不变15只眼(32.6%),下降1只眼(2.2%)。术后视力与术前光定位不准方位数目有关。结论光定位不准的复杂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手术仍然可以恢复一定的视力。术前光定位检查对视网膜脱离视力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孙刚李文生孙长文吴荣瀚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视力预后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力回归公式的探讨及编程实现
目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属于屈光手术的范畴。针对目前各公司提供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软件存在着使用不便,预测准确性有待提高等缺陷,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合适的经验回归公式,并且在专科电子病历中编程实现,以满...
孙长文
文献传递
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回归系数的研究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与眼轴的相关系数。方法对屈光度>-10.0D的超高度近视眼 188例332眼(已排除圆锥角膜和网脱患者),常规医学验光、IOL-Master测量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数据应用SPSS 11...
孙长文薛安全王勤美朱双倩
文献传递
病理性近视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改良的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7例(500眼)病理性近视患者,术前查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眼轴(IOL—MAS- TER),B超,OCT、ERG及间接眼底镜和三面镜查眼底等...
薛安全王勤美王树林常枫孙长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