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平滑肌
  • 2篇血管平滑肌细...
  • 2篇血压
  • 2篇衰老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衰老
  • 2篇颈动脉
  • 2篇老年
  • 2篇肌细胞
  • 2篇高血压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症
  • 2篇PIN1
  • 1篇待查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7篇孟秋蓉
  • 3篇方宁远
  • 2篇吕磊
  • 2篇王鹏
  • 2篇张纪蔚
  • 2篇梁卫
  • 2篇袁凯
  • 2篇陆惠华
  • 2篇张雪
  • 1篇励锦华
  • 1篇高天
  • 1篇卫功建
  • 1篇李鹤
  • 1篇沈惠风
  • 1篇司徒薇薇
  • 1篇张春萍
  • 1篇李祎群
  • 1篇胡辛
  • 1篇沈蓉
  • 1篇李琳俏

传媒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in1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2018年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的衰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联,但研究者对其潜在机制所知甚少。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eptidyl-proplyl isomerase,Pin1)在人类癌细胞中普遍过表达,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然而,到目前为止, Pin1在VSMC衰老调节中的作用还是未知。该研究运用蛋白质印迹实验证实了在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中Pin1蛋白水平下调(P<0.05),同时, p53、p21、Gadd45a以及p65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经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衰老增加。腺病毒介导的Pin1过表达下调p53、p21、Gadd45a以及p65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Pin1介导的VSMC衰老是多信号因子参与的反应,提示Pin1是VSMC衰老调节机制中的关键因子。同时,该研究可能提供了一个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新靶点。
梁卫吕磊王鹏张雪袁凯李茂然张纪蔚孟秋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脏及颈动脉结构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间的关系。方法监测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天平均脉压差(PP),以PP 60 mmHg为界分为两组。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比值(E/A值)、左室质量指数(LVM I)、相对室壁厚度(RWT)、颈动脉各段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各段阻力指数(R I)。观察不同脉压差对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PP≥60 mmHg组与PP<60 mmHg组比较,E/A值下降(P<0.05),IMT增高(P<0.05),R I明显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P与IMT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R I双侧颈总动脉呈明显相关(r分别为0.346、0.341、0.557、0.518,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增大,与心脏、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相关。
孟秋蓉方宁远高天李琳俏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脉压左心室颈动脉
老年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孟秋蓉方宁远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彩色多谱勒超声中膜厚度常见多发病
高龄老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1例诊治启示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女性,82岁,因反复成形黑便6年伴头晕、心悸、胸闷于2006年1月16日入院。患者于人院前6年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解成形黑便,每日50~200g,每次发作持续10—20d,可自行缓解,不伴呕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发热。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史20年,脑梗死史6年。人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功能Ⅲ级,脑梗死。
司徒薇薇陆惠华卫功建孟秋蓉
关键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高龄老人高血压病心房纤颤原因待查
生脉胶囊治疗胸痹40例小结
1999年
沈惠风励锦华卢锦华沈蓉胡辛孟秋蓉李祎群李鹤卫功健
关键词:生脉胶囊冠心病胸痹气血两虚心血瘀阻
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in1)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衰老的机制。方法收集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标本,并分别对其原代培养得到正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人体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股动脉组织中Pin1的表达;运用改良的TRAP法分别检测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股动脉组织中VSMCs的衰老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VSMCs和过表达Pin1的动脉粥样硬化VSMCs中p Rb通路以及cyclin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情况相比,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组织中Pin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端粒酶活性被抑制(P <0.05);动脉粥样硬化的VSMCs中p-pRb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 <0.05),Pin1及细胞周期蛋白B、D和E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 <0.05)。反之,腺病毒介导的Pin1过表达下调p-pRb(P <0.05),上调细胞周期蛋白B、D和E(P <0.05)。结论 Pin1通过影响pRb通路以及cyclin通路调控VSMCs衰老,是VSMCs衰老调节机制中的关键因子,同时可能提供了一个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的新靶点。
张雪吕磊王鹏袁凯李茂然张纪蔚孟秋蓉梁卫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
138例尿Ⅰ型胶原特异性序列分析
2002年
目的 研究尿 型胶原特异性序列与骨质疏松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Cross Laps TMELISA试剂盒测定尿中 型胶原特异性序列 (Cross Laps TM) ,用肌酐法在 HITACHI71 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肌酐 ,校正其与肌酐的比值。结果 健康女性老年期 Cross L aps TM含量明显高于老年前期 ,且随增龄而增加 ,80岁以上高峰 ;老年期骨质疏松检出率高于老年前期 ,80岁以后达高峰 ,与 Cross Laps TM一致。健康男性老年前期及老年期 Cross Laps TM含量基本接近 ,与年龄无关。老年期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 2 9.33%和 58.0 0 %。结论 尿 型胶原特异性序列检测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 ,故可作为一种无创、大量筛选高危人群及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实用方法 ,对女性早期检测意义更大。
孟秋蓉陆惠华方宁远张春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尿肌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