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丽
- 作品数:34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地西他滨对CDX2基因表达及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 背景及目的: 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一类原发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多种因素导致某一造血细胞系恶性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贫血、出血、感染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相关研究表明物理、...
- 宋丽丽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地西他滨CDX2基因K562细胞
- 文献传递
- 微生态制剂对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究微生态制剂对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7例化疗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血液肿瘤患儿为对象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6年11月~2019年6月,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33例)与研究组(34例),参照组口服蒙脱石散,研究组口服蒙脱石散同时加用微生态制,对比两组患儿菌群水平、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肠杆菌、双歧杆菌与参照组比较,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肠杆菌、双歧杆菌分布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治疗前肠球菌、梭菌与参照组比较,P>0.05,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肠球菌、梭菌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双歧杆菌/肠杆菌科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双歧杆菌/肠杆菌科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不良反应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组患儿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比较,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血液肿瘤患儿化疗后肠道菌群失调者接受微生态制剂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助于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 朱莹莹何永艳管玉洁宋丽丽刘炜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血液肿瘤化疗肠道菌群失调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并适当调整化疗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思联康。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化疗效果、严重毒副反应、胃肠功能(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免疫功能(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能在确保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患儿化疗效果的同时,有效改善胃肠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减少严重毒副反应。
- 王朝荣管玉洁管玉洁毛彦娜宋丽丽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胃肠功能紊乱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免疫功能
- 伴有TLS-ERG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TLS-ERG融合基因是由位于16p1 1的TLS基因与21q22的ERG基因重排产生,是一种罕见的、由非随机性染色体易位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其染色体表型主要为t(16;21)(p11;q22),最早由Mecucci等^([1])对1例复发的AML-M2患者进行报道。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急性白血病中TLS-ERG融合基因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我科2013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伴有TL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 王朝荣王亚峰刘炜宋丽丽管玉洁
-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TLS
- rh-TPO与rhIL-11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骨髓完全缓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两组,一组28例在化疗后应用rh-TPO,一组28例化疗后应用rhIL-11;对照组28例,化疗后不应用升血小板药物。观察各组血小板计数<30×10^(9)/L持续时间、上升到≥50×10^(9)/L及≥100×10^(9)/L所需时间、输注血小板数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血小板<30×10^(9)/L持续时间比较中,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与rhIL-1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rhIL-11组恢复至≥50×10^(9)/L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rh-TPO组少于rhIL-11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在血小板恢复≥100×10^(9)/L所需时间最短,rhIL-11组次之,对照组最长,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TPO组及rhIL-11组输注血小板数目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的rh-TPO组输注血小板数目少于rhIL-11组(P=0.057)。与rhIL-11组比较,rh-TP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与rhIL-11均可缩短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rh-TPO更具优势。
- 苏于泰刘炜马平管玉洁宋丽丽
-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血小板减少症化疗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 宋丽丽马平管玉洁黄闪刘炜
-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化疗早期疗效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及转归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病与转归的影响。方法以病例对照的方式募集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其人口学一般特征以及Hp感染与aITP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用Hp血清抗体和粪便抗原联合检测的方法诊断Hp感染;用ELISA法检测Hp感染儿的血清人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空泡毒素相关蛋白A(VacA)抗体表达,并据此对Hp菌株进行毒力分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t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纳入aITP患儿184例,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54名为正常对照。aITP组、对照组Hp感染率分别为41.30%(184例中76例)、35.71%(154例中55例),调整OR值为1.170(95%CI 0.716—1.673),提示Hp感染和儿童alTP的发病无相关性。②初诊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骨髓原幼+裸核巨核细胞所占比例在伴随与不伴随Hp感染的alTP患儿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lTP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感染的Hp菌株毒力亚型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gA表达阳性与阴性aITP患儿的初诊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伴随、不伴随Hp感染的aITP患儿转为clTP的比例分别为32.88%、29.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儿童aITP的发病及转为clTP均无明显相关性。
- 卢洁王春美许松涛宋丽丽赵晓明王群英盛光耀
- 关键词:儿童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对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80例,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完全缓解率、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实施全反式维甲酸、全反式维甲酸的联合用药方案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
- 苏于泰宋丽丽管玉杰李彦格刘炜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
- 中国河南汉族人HFE C282Y基因突变频率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调查中国河南汉族人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HFE C282Y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518例健康献血的河南汉族人血液标本。结果C282Y突变未见。结论中国河南汉族人HFE C282Y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与美国密歇根州高加索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宋丽丽刘玉峰黄志恒王静
- 关键词:遗传性血色病
- 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EB viru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EBVAHS)患儿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1,Th1)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2014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6例EB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 iousmononucleosis,IM)组与EBV-AHS组,其中IM 66例,EBV-AHS 50例。EBV-AHS组按照国际组织细胞协会推荐的HLH-2004方案给予治疗,于治疗4周后评定近期疗效。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IM组于确诊时、EBV-AHS组于治疗前、治疗后采血,检测血清LMP1抗体表达及Th1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M组和EBV-AHS组患儿确诊时血清LMP1抗体、白介素(IL)-2、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组和EBV-AHS组患儿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BV-AHS组50例患儿中,疾病缓解者17例(34.00%),有效者22例(44.00%),余下11例(22.00%)疾病活动。疾病缓解者、有效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疾病活动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疾病缓解者、有效者、疾病活动者血清LMP1抗体,IL-2,IFN-γ,TNF-α水平均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AHS患儿血清LMP1抗体表达及Th1细胞因子水平较IM患儿及正常儿童显著升高,且其与疗效密切相关。
- 管玉洁刘炜宋丽丽李彦格周建文
- 关键词:儿童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