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
- 作品数:31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原地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 目的:探讨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高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2例55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前后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 阿旺晋美黄永红宋俊贺焱林谢刚李冬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脊椎穿刺高龄患者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伤道组织血液灌注的变化特点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战时肢体火器伤后伤道组织血液灌注的特点。方法将24只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取伤道入口内距伤道壁0.5~1.5 cm处伤道周围肌肉组织,匀浆后行6-酮-前列腺素F1α(PGF1α)、血栓烷B2(TXB2)含量的测定,并测定伤道周围组织血流量和血球运动速率。结果(1)3组伤后伤道组织中TXB2均显著升高,伤后12小时形成高峰,然后稍有降低,在2天时形成一个低点,在3天时再次升高;伤后PGF1α的变化趋势与TXB2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GZ组在伤前就出现PGF1α/TXB2下降,并且伤后PGF1α/TXB2变化的幅度最大;其次是GP组。(2)3组伤后2~6小时血流量和血流速率均显著降低,均在12小时时有所回升,PP组3天时达最低点、5天时开始逐渐回升,GZ及GP组均在5天时达最低点、7天开始回升。结论3组伤后血流灌注有相似的变化特点,但GZ组伤道组织发生的血液灌注障碍最重、血流恢复最慢;GP组次之。
-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石权贵杨志焕何代平宋俊林秀来袁文刘建伟
- 关键词:枪弹伤血液灌注
- 高原藏、汉族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液体耐受能力的差异及对策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海拔3658m)藏、汉族刨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休克早期对复苏液体耐受能力的差异及对策。方法通过对332例高原世居藏族(A组)、216例高原移居汉族(移居高原3个月以上,B组)和18例急进高原汉族(进入高原1周以内,C组)中度刨伤失血性休克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研究,找出他们的早期液体复苏的特点及规律。结果C组患者早期可耐受晶体液为失血量的1~1.5倍,维持血压所需的胶体液用量约为失血量的1~1.5倍(晶胶比约为1:1),总量不超过总失血量的2.5倍,输液速度以0.5~1.0ml/(kgB.W.·min)为宜;B组患者可耐受的晶体液为失血量的1.5~2倍,维持血压的胶体液用量约为失血量的0.75~1倍(晶胶比约为2:1),总量不超过3倍,输液速度先快[1~1.5ml/(kgB.W.·min)]后慢;A组患者晶体液可达3~4倍以上,早期可不输或输0.5倍失血量的胶体液(晶胶比约为4:1),耐受快速输液1.5~2.0ml/(kgB.W.·min)。结论 C组患者液体耐受能力显著低于B组患者,B组又显著低于A组。提高晶胶液体比例、放慢输液速度、延长持续复苏时间、保护肺脑组织细胞、应用高渗液体等措施可增加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液体输入量。
- 殷作明李素芝林秀来叶峰何蓉城宋俊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 高原地区LISS钢板治疗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体会
- 2013年
-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 LISS)在治疗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的价值。方法统计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共12例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6~~13个月,平均9个月。对治疗过程、损伤机制及并发症等做一分析。结果全部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提示骨折对位对线可,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在高原地区治疗胫骨中上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胫骨LISS钢板具有切口小,对软组织血供破坏小,具有良好的成角稳定性和抗拔性,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上都可以满足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要求。
- 贺焱林黄永红阿旺晋美凌旭宋俊谢刚
- 关键词:LISS钢板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后电解质代谢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枪弹伤后血浆电解质代谢的特点。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2、6、、12小时1、2、3、、5、7、10、14天采静脉血测定钾、钠、氯和钙、镁、磷的含量。结果伤后平原平时组和高原平时组血钙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原平时组整体血钙水平均较平原组低,但血清钙>2.25mmol/L。而高原战时组伤后3~5天有较严重的低钙血症。三组枪弹伤后均出现严重的低镁血症,严重程度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高原战时组伤后2小时即有显著降低,伤后12小时测不出,一直到伤后3天持续在低水平。三组伤后6小时血钠有一个显著的升高,受伤12小时后三组血钠逐渐降低,至伤后7天时高原战时组出现轻度低钠血症。三组K+、Cl-和Pi3+均在伤后12小时开始逐渐降低,严重程度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但都未低于正常值的低限。结论高原战时枪弹伤后3~5天机体有严重的低钙血症,6小时~1天和3天机体有严重的低镁血症;12小时后机体开始出现K+、Na+、Cl-和Pi3+的逐渐降低,至伤后7天出现轻度的低钠血症。
-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赖西南石权贵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
- 关键词:枪弹伤电解质代谢
- 高原地区LISS治疗胫骨中上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
- 2013年
-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在高原治疗胫骨中上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2012年5~12月本院收治11例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统计分析治疗过程、临床转归及并发症等.结果 全部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提示骨折对位对线可,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7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在高原地区治疗胫骨中上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采用LISS具有切口小、对软组织血供破坏小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成角稳定性和抗拔性,降低了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上都可以满足胫骨中上段闭合性粉碎性骨折内固定要求.
- 贺焱林黄永红凌旭宋俊阿旺晋美谢刚黄鹏
- 关键词:胫骨骨折闭合性粉碎性内固定系统
- 关节镜清理术结合玻璃酸钠注射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关节镜清理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18日到2016年4月21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关节镜清理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治疗、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1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关节镜清理术与玻璃酸钠注射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效果显著。
- 李冬宋俊
-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玻璃酸钠注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高原寒区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简化初期外科处理原则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高原寒区战时环境下枪弹伤后伤道初期外科处理原则。方法 108头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传统清创延期缝合固定组(GCT)、高原战时致伤一期清创固定缝合组(GYQ)、高原战时致伤简单清创引流延期缝合外固定架固定组(GJD)3组,分别于每组伤后6、12、24、36、48、72 h进行相应的初期外科处理。结果 (1)高原战时环境伤道组织肉眼可辨的炎性分界时间为伤后12~24 h;(2)伤道组织在伤后24 h明显肿胀,36~48 h肿胀达高峰,清创后7 d组织肿胀显著消退;(3)伤道感染最早发生在伤后24 h,伤后12~24 h清创细菌清除率最高;(4)GYQ组各时相点初期外科处理的伤道局部总感染率都很高,GCT组和GCT组36 h以后各时相点处理的局部总感染率均很高,GJD组在伤后的6~24 h初期外科处理的未见感染发生,36 h以后各时相点的局部总感染率与GCT组相似;(5)伤道闭合后28 d解剖动物发现,局部感染动物大多有全身脓毒血症,在肺、肝、脑、肾等处均有广泛的散在的脓肿形成,早期死亡动物在肺、肝、肾等脏器也可见广泛的出血点。GCT组和GYQ组早期死亡率较高,GJD组在任一时相点均未见死亡动物。结论高原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不行一期缝合、不做骨折一期内固定,伤后早期不宜扩大清创范围,伤后6~24 h实施简单初期外科处理是可行的,伤口延期缝合较佳时机在清创后7 d,应尽早应用外固定架进行骨折有效固定。
- 殷作明李素芝袁文叶峰杨志焕林秀来陈永龙汤建林熊国忠刘建伟赖西南宋俊李楠何蓉城刘安
- 关键词:枪弹伤外科处理延期缝合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伤道组织中炎症介质变化的特点被引量:7
- 2006年
- 关于低海拔地区火器伤伤道组织炎症反应研究国内外曾有报道,但关于高原高寒地区平战时环境下火器伤伤道组织炎症反应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在高原高寒环境现场,模拟战时因素,以猪肢体枪弹伤为实验模型,动态观察高原高寒地区平战时环境枪弹伤后伤道周围骨骼肌匀浆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10、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了解高原高寒环境火器伤后伤道的炎症反应及其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战伤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杨志焕叶峰刘良明石权贵孙克勤宋俊林秀来
- 关键词:高原高寒地区肢体枪弹伤伤道战时(TNF)-Α
-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 AOC、SOD、MDA。结果 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d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 0min~2h即有升高,至6h时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d恢复至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间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叶峰石权贵宋俊刘良明杨志焕陈永龙刘安
- 关键词:战争环境枪弹伤总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