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容丽

作品数:105 被引量:988H指数:19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生物学
  • 31篇农业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9篇植物
  • 28篇石漠化
  • 20篇土壤
  • 19篇喀斯特地区
  • 13篇喀斯特石漠化
  • 10篇喀斯特森林
  • 8篇凋落
  • 8篇水分
  • 8篇物种
  • 8篇茂兰喀斯特森...
  • 7篇植被
  • 7篇生物多样性
  • 7篇群落
  • 6篇凋落物
  • 6篇植物叶
  • 6篇生态系统
  • 6篇同位素
  • 6篇稳定同位素
  • 6篇结皮
  • 5篇植物叶片

机构

  • 89篇贵州师范大学
  • 48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贵州茂兰国家...
  • 2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重庆工商职业...
  • 2篇重庆城市管理...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贵州远方园林...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贵阳学院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贵州科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作者

  • 105篇容丽
  • 31篇王世杰
  • 18篇熊康宁
  • 8篇李阳兵
  • 7篇俞国松
  • 7篇冉景丞
  • 6篇杜雪莲
  • 6篇王琪
  • 5篇王琪
  • 5篇申秋秀
  • 5篇邓晓琪
  • 4篇李婷婷
  • 4篇陈浒
  • 4篇李璇
  • 3篇刘秀明
  • 3篇杨龙
  • 3篇向刚
  • 2篇熊红福
  • 2篇程安云
  • 2篇龙明忠

传媒

  • 18篇贵州师范大学...
  • 11篇地球与环境
  • 5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广西植物
  • 3篇林业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贵州科学
  • 3篇2008年全...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中国岩溶
  • 2篇山地学报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无线互联科技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北方园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石漠化地区碳流失原因与固碳增汇技术原理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石漠化的发生发展和迅速扩张,是导致中国喀斯特生态系统碳流失的主要原因,而石漠化地区固碳潜力巨大,是国家固碳增汇的主要地区之一。为了增强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基于喀斯特小流域是石漠化治理的基本生态水文地质单元的科学认识,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流域内物质组成结构与循环交换特征等,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进行了小流域类型的划分与剖析。针对区域社会经济的优先发展方向和环境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类型小流域石漠化治理和固碳增汇的设计方案,建立了喀斯特"高原集雨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峰丛洼地人工种草替代型草食畜牧业模式"、"峡谷型发挥光热资源优势的特色林果模式"、"槽谷型发挥水土资源优势的竹果产业模式",为石漠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白晓永王世杰刘秀明容丽苏以荣周运超宋同清
关键词:石漠化
花江示范区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山地旅游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国内有关山地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的较少。开展石漠化地区的山地旅游研究,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最终实现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文章以花江示范区为例,在充分分析了花江示范区开展山地旅游的主要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多类型模式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周波容丽
关键词:石漠化山地旅游
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的凋落物动态被引量:44
2011年
对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主要演替群落——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凋落物数量、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27个月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年平均凋落物量分别为4.503、3.505和2.912 t.hm–2;年总凋落物的叶、枝、花果和其他的比例分别为64.72%、14.60%、12.33%、8.35%;74.28%、7.43%、10.88%、7.41%和75.94%、8.56%、12.93%、2.57%,叶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64.72%–75.94%;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演替群落凋落物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生长季早期3–5月和休眠期10–12月。
俞国松王世杰容丽冉景丞
关键词:喀斯特森林凋落物
喀斯特峡谷区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以贵州喀斯特区为研究对象,围绕灰岩生态系统的土壤进行。位于黔西南北盘江流域的花江喀斯特峡谷是易发生且石漠化程度已相当严重的地区,其石漠化成因主要为人为开垦和樵采,对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影响差别最大。喀斯特原始森林分...
容丽王世杰卢红梅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土壤性质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薄叶双盖蕨的配子体发育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人工方法培养薄叶双盖蕨(Diplazium pinfaense Ching)的孢子,观察其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薄叶双盖蕨孢子为二面体型,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具较宽而透明周壁,单裂缝;播孢5 d后萌发,假根先出,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播孢9 d后进入丝状体阶段,有2~4个细胞;播孢17 d后进入片状体阶段,倒三角形分生细胞出现早,为小楔形,仅3~5个细胞宽;播孢26 d后进入原叶体阶段,发育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成熟原叶体为对称心形,两翼宽大平展。其初生假根含叶绿体,原叶体裸露,无毛状体,颈卵器短而直立。原叶体的正常发育可耐受较弱的自然光,适应郁闭度较高的生境。
郭治友容丽肖国学
关键词:配子体发育系统学意义环境适应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分布格局
2024年
为探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海拔间的梯度格局,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23个群落的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成分等与海拔梯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23个群落中记录到维管植物64科146属272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在中间海拔(1000~2000 m)达到最大值211种,符合典型的中间膨胀原理。2)乔木层和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H)的变化格局是先升后降的趋势,草本层呈先降低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格局;各层Simpson优势度(D)和Pielou均匀度(J)在中低海拔地区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在高海拔地区显著降低。3)乔木层的常绿阔叶生活型随海拔的升高后逐渐减少,而落叶阔叶生活型和常绿针叶生活型在海拔升高的影响下逐渐增加。4)随着海拔升高,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逐渐减少,而温带成分逐渐增加并在高海拔地段占据主导地位。
曾珍容丽杨文松李璇林朝平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植物区系
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裸子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研究了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裸子植物区系与地理分布及种系分化特征。结果表明:提名地有裸子植物7科20属36种,是中国乃至世界裸子植物区系的关键组成,是贵州裸子植物分布的核心,北温带区系起源的松科(Pinaceae Lindl.)和东亚区系起源的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Neger)植物在区系构成中起关键作用。物种分布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起源早于中生代白垩纪,中国特有属丰富,是东亚裸子植物区系的原始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区系成分随海拔升高热带成分减少,而温带和中国特有成分增加;按裸子植物分布区亚型的分类,裸子植物亚热带性质强,具有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属的区系分化强度低反映了寡种属多,区系的古老和残遗性强,科的区系分化强度高反映了区系分化能力强;种系分化强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有各类珍稀濒危裸子植物27种,珍稀濒危程度高;有地方特有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 W.L.Huang.),新区域特有大明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var.damingshanensis Cheng et L.K.Fu),西北缘分布的模式标本植物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有中国特有裸子植物28种,特有率高且独特。通过讨论,提名地是世界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东亚成分三尖杉科和北温带成分杉科(Taxodiaceae Warming)的现代分布中心;是亚热带裸子植物区系的典型范例,特有区系成分高,位于裸子植物东亚起源和分化的核心位置;拥有最为丰富的中国特有种,植物珍稀濒危程度高。这与提名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立的山体和古老的地质历史密切相关。
朱佳运熊康宁容丽陈浒游美玲王琦
关键词:裸子植物区系成分地理分布
黔中喀斯特次生林群落结构动态被引量:5
2021年
喀斯特地区群落结构动态研究,是生态重建和石漠化治理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基于黔中普定县6块永久监测样地在2013年、2015年和2019年的监测资料,分析了7年间喀斯特次生林重要值、物种消长结构、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和垂直结构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朴树(Celtis sinensis)等乔木种的优势度增大,更新率较高,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和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等先锋种的重要值减少,且死亡率较高。(2)物种多样性指数各年间无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基本稳定,均匀度指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其在2013年和2019年之间差异显著。(3)径级和树高结构呈“倒J型”和“左偏正态”分布,各年间差异不显著,乔木层大径级(DBH≥10 cm)个体数增加,但高大乔木(H≥9 m)个体数和种数减少,灌木层中火棘、杭子梢和小冻绿树(Rhamnus rosthornii)等灌木种在0 m≤H<3 m和0 cm≤DBH<2.5 cm的个体数减少,而刺楸、朴树等乔木种个体数增加。喀斯特次生林的自然演替过程较缓慢且复杂多样,层次结构不明显,群落总体处于演替进展的中前期,群落更新良好,将进一步以乔木占优势的方向发展。
李婷婷容丽王梦洁叶天木王琪
关键词:群落结构动态特征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旋转式土壤结皮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喀斯特地区旋转式土壤结皮采集装置,包括刮刀、样品袋和定位杆,刮刀一端可旋转地连接在定位杆上,刮刀包括刀架和刀片,刀架为叉型结构,刀片两端连接到刀架上,样品袋的开口处套接在刀架上。本发明通过旋转刮刀,能...
熊康宁郑智恒容丽池永宽陆娜娜
文献传递
贵州花江峡谷区常见乔灌植物叶片δ^(13)C值对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的响应被引量:27
2007年
比较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类型区植物群落中常见木本植物叶片的δ13C值,以植物叶片δ13C值为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指标,探讨不同石漠化等级对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石漠化等级乔灌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0.280‰^-25.546‰,平均值为-28.040‰±1.208‰。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上叶片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潜在石漠化样地内叶片δ13C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强度、中度、轻度石漠化样地的叶片δ13C平均值;而强度、中度及轻度石漠化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荒漠化一旦发生便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植物生理功能对环境因子改变的适应是敏感、及时的。
容丽王世杰杜雪莲
关键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