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志
- 作品数:79 被引量:5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层公共决策的多源流模型与特点:“网格巡察”政策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运用政策的多源流分析方法解剖和考察,上海市某区A镇"网格巡察"政策的形成是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交汇影响的产物。政治源流因素压倒问题源流成为推动政策形成的主导性因素,使得该项政策的形成更为接近于"政策方案——寻找问题——方案论证"模式,而不是简单的"问题解决"模式。这种模式突出政治源流中包含的行政体制因素、政策溢出效应、技术发展因素、问题规避因素和智库的"政策论证式"参与等因素,并可能造成基层公共决策中方案意识压倒问题意识、明星效应压倒绩效评估的后果。
- 容志
- 全面提升应对水安全风险的城市韧性被引量:2
- 2021年
-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水作为生命之源和发展之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也可能变成平安之患和灾难之渊。如何兴利去害、平水安澜,造福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所探求的重大命题。城市水治理韧性提升,需要聚焦供水排水、洪涝干旱等与水有关的社会安全问题,降低水灾害损失,提升水安全能级,从而更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 容志
- 关键词:水治理应急管理
- 适应性统筹:构建城市发展和安全新格局的核心逻辑与战略选择
- 2023年
- 城市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在城市层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梳理城市层面发展与安全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阐释城市统筹发展与安全存在的价值分配不均衡、政策体系不均衡、机构协同不均衡的三重困境。在日益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中,传统的“分配性统筹”并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和安全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适应性统筹”成为构建城市发展和安全新格局的核心逻辑。在实践中,适应性统筹需要通过高品质规划、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法治、高效能治理四条战略路径来实现。
- 容志王泽华
- 奥运后时代的公共治理:对近来频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制度性思考
- 近来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形成了一定对比,为什么两种反差在今天的中国同时存在?本文认为,当前中国还停留在运动式治理模式,在集中优势办大事方面具有优越性,但是常规化的日常管理则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这...
- 容志
- 关键词:奥运后运动式治理网络化结构
- 文献传递
- 公共价值驱动的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基于“两张网”运行的观察被引量:15
- 2022年
- 数字智能技术在深刻改变现代组织运行形态的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性治理变革。在数字智能技术深深嵌入基层社会空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把握和推进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面临日益多元的服务管理需求和日益复杂的治理情境,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根本目标是基于数字智能技术的治理形态的敏捷化重塑,即通过提升治理体系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和整合能力,因应环境和需求的快速变化,为社区居民提供更精细的服务、更整洁的环境、更安全的生活。因此,其本质是公共价值的共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基于“清晰化目标—持续性驱动—整合性行动”的战略三角对于推动良性、平稳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从长远角度看,加强数字底座集约化、场景建设融合化、基层空间孪生化、数字转型用户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是未来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路径。
- 容志吴磊李婕
- 关键词:公共价值
- 从简明到复合:网格化管理的逻辑阐释与限度分析被引量:12
- 2022年
- 网格化管理的适应性从何而来?为何能够不断延伸,不断嵌入我国治理体系之中?对网格化管理形态的底层逻辑及其功能形成进行中微观考察,研究发现:网格化管理的运作存在“简明化”和“复合化”两种逻辑。通过“简明”使网格化管理能够在复杂情境中保持治理对象、治理要素、治理主体、治理过程的简单、清晰、明确、精准;通过“复合”实现整合、动员和融通,形成基层治理合力。“简明—复合”的工作流程是网格化管理得以不断拓展自身边界的基础。另一方面,网格化管理并非万能,而是存在相应的功能边界。在不断优化网格化管理、拓宽其功能边界的同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是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避免网格的泛化与过度行政化的可行之路。
- 容志赵昊放
-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复合化
- 从阶级革命到制度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国家建设与社会重构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运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范式,剖析了中国二十世纪国家建设和社会重构的过程,以及这其中政治权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双向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出国家权威崩解、国家权威重建、国家消解社会以及社会重建的历史脉络。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二十世纪政治社会发展的运行理路和轨迹,也能廓清未来中国发展的取向。
- 容志
- 公共行政的价值沉淀:超越现代与后现代被引量:9
- 2006年
- 传统公共行政是指19世纪社会工业化开始形成的以“韦伯官僚制”为典型特征的公共行政范式。这种范式以理性为中心,强调单一的权威中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财政危机和保守主义的崛起,“新公共管理”运动掀起了公共行政的后现代转型。虽然这种转型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也不能忽视这些转变,而应该积极寻求应对。
- 容志
- 关键词:公共行政后现代
-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是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结合上海区县、街镇的实际,梳理了当前基层公共服务存在的较突出问题,并剖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各种因素。目前制约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理念问题,也有体制问题,提高政府服务能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和意见。
- 容志
-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服务
- 预算绩效评估指标的检视:基于浦东的研究
- 政府绩效评价是绩效预算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是分配稀缺公共财政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政府绩效管理过程的难点。在绩效评价中,指标体系建设又是核心部件,决定着整个评估和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选取浦东新区11项评估项目进...
- 容志
-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价政府绩效管理绩效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