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舒阳
- 作品数:22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网络谣言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 网络谣言是指:没有相应事实根据而被故意捏造出来,通过网络媒介进行散布和传播并为相应公众所知晓的言论。网络谣言随处可见,其危害也显而易见,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扩大。网络谣言不仅对自然人、法人等私权主体危害巨大,对正常的社...
- 屈舒阳
- 关键词:网络谣言刑法规制
- 文献传递
- 论民生刑法的边界——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被引量:3
- 2017年
- 人本主义的发展、民意立法的加强、倾斜保护的提升让民生权益的立法实现成为可能。《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刑法对民生的保障,展现出刑法理念的变化。刑法对于民生的保护,应当做到既不缺位亦不越位,才能真正地将民生问题的刑法保护落到实处。民生的内涵极为丰富,对民生刑法的过度推崇可能会导致刑法的非理性扩张,从而架空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应当理性对待民生刑法,遵循刑法谦抑性原则、科学立法原则以及利益平衡原则,防止刑法过度扩张、民意操纵立法、利益出现失衡。
- 李兰英屈舒阳
- 关键词:刑法谦抑性
- 犯罪所得没收中的被害人保护被引量:1
- 2020年
- 在犯罪逐利化的发展趋向与"经济犯罪、经济解决"的立法趋势下,有关刑事没收制度所承担的剥夺与犯罪密切相关之利益的机能被很多国家和地区重新审视。犯罪所得没收中的被害人与传统意义上的"被害人"存在差异,其仅指因犯罪使得个人法益受害形成民法上请求权而得向犯罪所得之人取回财产性利益之人。被害人在普通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维权途径模糊不清。应当确立并强化犯罪所得没收中被害人的救济途径,使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犯罪所得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其体现了对正常交易秩序与交易安全的保护。被害人享有回复请求权,以保障其财产权。善意取得与回复请求权冲突的本质为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优先保障的位阶矛盾。除特殊情况外,应当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
- 屈舒阳
- 关键词:犯罪所得善意取得回复请求权
- 回顾-反思-展望: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践犯罪学研究——以十年间582份判决书中2008名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为样本
- 2024年
- 我国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义学的层面,有关犯罪学层面的研究相对缺乏,但犯罪学研究能够为防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供“实招”。通过对2011年至2021年十年间582份判决书中2008名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实证分析,探寻影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核心要素。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犯罪主体特定化、获利方式多元化、关联犯罪复杂化等特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针对性防治应当从特定人群的精准控制、特定手段的技术加持、特定财物的全面处理、特点行业的重点关注四个方面入手。
- 屈舒阳代沁漪
-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分析
- 刑事审判公开原则之坚守与被告人隐私权保障之提升被引量:4
- 2016年
- 审判公开是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却忽视了对被告人隐私权的保障。这不仅给被告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更违背了基本的法治理念。从法理逻辑上看,被告人平等地享有隐私权。虽然在庭审过程中对被告人隐私的公开是不可避免的,但对隐私在庭审外的公开是可以控制的。因此,要在继续坚持审判公开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规制法院、新闻媒体与自媒体在公开审理案件中的公开行为入手,保障被告人的隐私权。
- 屈舒阳
- 关键词:被告人审判公开隐私权
- 海峡两岸紧急搜查制度之比较--从苹果公司“叫板”FBI一案说起
- 海峡两岸在处理刑事搜查语境下的“定时炸弹”假设时,出现了大相径庭的结果。相较于台湾而言,大陆的紧急搜查制度处于一种“不伦不类”的尴尬处境当中。紧急搜查同其他类型的无证搜查相互杂糅,致使其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而且大陆还...
- 屈舒阳
- 关键词:比例原则事后审查
- 违禁物没收研究——以《刑法》第64条为切入点被引量:2
- 2020年
- 违禁物是整个法律体系的通用概念,违禁物是在相应客观条件之下,依其性质或状况,对公民、社会以及国家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违禁物的危险性是其本质特性,违禁物没收的核心在于其自身危险性的认定上。因此,违禁物的没收并不依赖于刑事不法行为的存在,应被纳入义务没收的范畴。违禁物的没收涉及公民的财产权利,对违禁物没收应当注重违禁物的认定方法,减少违禁物没收的限制条件,明确对无违禁情形第三人的保护。由于违禁物具有易变性,在违禁物同其他客体发生冲突或竞合时,应当优先适用违禁物的没收。
- 屈舒阳
- 关键词:没收财产权
- 从程序正义的视角看“孙杨抗检”事件
- 2021年
- “孙杨抗检”事件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撤销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仲裁裁决并发回重审而告一段落。回顾事件发展脉络,可以厘清国际泳联、国际兴奋剂检测与管理公司、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与该事件的关联关系和权责划分。在兴奋剂检测样本采集程序中,孙杨与采样人员的法律关系因国际泳联的授权委托而建立,采样人员的资质牵涉到运动员的重大人身权益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未提供明确授权和资质证明的样本采集属于程序违规,无法期待孙杨配合样本采集工作。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仲裁程序中,有关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品格证据和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并未违反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孙杨抗检”事件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在辅助人才建设、法治精神培养和反兴奋剂重视程度方面存在不足。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改革也刻不容缓,避免落入“谁来监督监督者”的窠臼。
- 屈舒阳
- 关键词:程序正义
- 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的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网络谣言之危害显而易见,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扩大。刑法在规制网络谣言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致使其不足以遏制网络谣言蔓延之趋势。因此在明确网络谣言内涵之基础上,提出合法合理之建议以求得根治网络谣言之成效。
- 屈舒阳
- 关键词:网络谣言网络诽谤谦抑性言论自由刑法规制
- 犯罪低龄化之应对--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为视角被引量:7
- 2021年
- 青少年“依法犯罪”案件频发导致了社会的愤怒与焦虑,要求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此起彼伏,《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民意予以积极回应,并将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处理。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关系到多学科的科学评估和理性探讨。在我国应对青少年犯罪的刑事政策指导下,根据刑罚的局限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救济措施的多元性以及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律性,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应当作为应对犯罪低龄化的主要手段。在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专门矫治教育的适用条件,合理适用教育惩戒措施,增加监护人刑事监督责任,平衡惩罚与保护的边界,才是法律层面应对犯罪低龄化的基本思路。
- 屈舒阳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教育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