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晓曌

作品数:24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成像
  • 15篇磁共振
  • 12篇磁共振成像
  • 9篇肿瘤
  • 9篇加权成像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结
  • 8篇弥散
  • 8篇弥散加权
  • 8篇弥散加权成像
  • 7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7篇肠癌
  • 5篇表观
  • 5篇病理
  • 4篇淋巴结转移
  • 4篇扩散
  • 4篇宫颈
  • 4篇肠肿瘤
  • 3篇造影

机构

  • 17篇海南省人民医...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24篇庄晓曌
  • 11篇余深平
  • 7篇潘碧涛
  • 6篇贺李
  • 5篇符莉莉
  • 5篇邢增宝
  • 4篇刘明娟
  • 4篇蔡亲磊
  • 3篇赵晓娟
  • 3篇李子平
  • 3篇李建军
  • 3篇李长清
  • 3篇崔冀
  • 3篇罗柏宁
  • 3篇陈创奇
  • 2篇董丽伟
  • 2篇陈应明
  • 2篇张中伟
  • 2篇肖晓娟
  • 2篇蓝程

传媒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病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临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病理,评价MRI在AF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AF的临床及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5例AF呈类圆形、梭形改变,其中21例瘤体边界不清,无包膜,向周围浸润生长;4例见不完整假包膜。肿块在T1WI上以等及稍高信号为主,在T2WI上以高信号为主,信号低于脂肪组织,夹杂斑片状及条状低信号区;少数病例信号均匀(4/25)。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强化21例,均匀强化4例,侵犯肌肉、邻近脂肪组织、血管神经束和邻近骨分别为20例、13例、12例和5例。肿瘤由不同比例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束组成,细胞无异型性。结论 AF有特征性的临床、MRI表现,MRI对提高AF的正确诊断率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庄晓曌陈应明余深平马玲江波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软组织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临床病理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XA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①临床表现:12例主诉头晕、头痛或癫痫;1例为偶然发现。②手术病理:病变发生于额叶6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1例,丘脑1例,鞍区1例。肿瘤合并大小不等囊变。镜下12例由多形性巨细胞、梭形细胞及泡沫细胞构成,WHO II级。1例异形性较明显的多角形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伴间变特点。免疫组化:所有病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均阳性;波形蛋白阳性12例,阴性1例。③MRI表现:MRI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和形态、信号特点。13例患者中,11例发生于皮层或浅表部位;另2例分别发生在丘脑及右侧额叶深部;形态上表现为囊性4例、囊实性4例和实性5例。病变实性部分T1WI以稍低或等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轻中度强化6例,不强化1例;囊性及囊实性病例中,囊壁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无明确强化1例。4例出现病变邻近脑膜轻度强化。结论PXA临床表现独特,MRI能够良好显示其形态及组织学特点,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余深平贺李庄晓曌罗柏宁
关键词: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核磁共振成像病理
3.0 T多模态肠道MRI在溃疡性结肠炎定量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进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三维容积插入屏气检查(3D-VIBE)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研究,评价多模态肠道MRI在UC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内镜活检证实为UC的患者25例,根据Truelove-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观察缓解组与活动组及活动组内轻、中、重度亚组的肠壁水肿、梳齿征、肠旁淋巴结增大及肠壁强化程度,并且测量病变肠段的最大肠壁厚度及肠壁的ADC值,评价各组患者之间MRI表现差异性。并收集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评价血清学指标诊断病变活动性的价值。【结果】以CRP、ESR为标准诊断UC活动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高。UC缓解期、活动期轻、中、重度4组间肠壁水肿分层改变、梳齿征、肠壁厚度、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肠旁淋巴结肿大在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DC值对鉴别活动组与缓解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当选取(1.52±0.16)×10^(-3)mm^2/s为最佳阈值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0.8%和79.8%。【结论】多模态MRI对UC的诊断价值高于常规扫描。通过对病变肠段不同MRI征象的剖析及定量分析,可对UC病变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庄晓曌李建军符莉莉李长清邢增宝蔡亲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3.0T MR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诊断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3.0T MR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6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常规MR+DWI检查,之后均接受肿瘤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ADC值以及长、短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淋巴结的ADC值及长、短径对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确定转移性淋巴结8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24个: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P=0.001)、短径/长径(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86±0.20)×10-3mm2/s和(1.05±0.30)×10-3mm2/s(P<0.001),淋巴结短径≥10mm组及<10mm组内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结(P<0.01);淋巴结短径、短径/长径的AUC分别为0.623、0.599,所有淋巴结、短径≥10mm组及短径<10mm组淋巴结的ADC值的AUC分别为0.740、0.792及0.731,故短径≥10mm组淋巴结的ADC值用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价值最高,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68.2%。结论3.0T MRDWIBS诊断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优势;利用ADC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径线。
庄晓曌余深平贺李崔冀陈创奇赵晓娟潘碧涛李子平
关键词:盆腔肿瘤扩散磁共振成像淋巴结表观扩散系数
术后读片:肺部肿物一例
2011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6个月,初为干咳,后伴有白色或黄色痰液,6~9次/日,近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胸痛,咳嗽时无明显加剧。痰液中偶出现血丝。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行胸部CT检查如下图(周淑琴)。
霍梦娟范淼周淑琴庄晓曌
关键词:肺部肿物读片术后胸部CT检查病例资料体格检查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比较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256层CTA和DSA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检查情况以及心肌桥的检出率。结果:256层CTA检查组中,共检出93例冠状动脉狭窄,轻度狭窄56例,中度狭窄28例,重度狭窄9例,而DSA共检出85例冠状动脉狭窄,其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分别为55例、21例和9例,两种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上一致性较好(kappa=0.741,P<0.001);256层CTA检查组中,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为80.00%,显著高于DSA检查组中冠状动脉心肌桥检出率68.33%(P<0.05)。结论:256层CTA可直接显示心肌桥以及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和DSA相比对解剖结构异常和心肌桥的诊断更具有优势,不过,该方法对患者心率要求较高,且CTA和DSA在检查冠状动脉病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临床医师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患者心肌桥的检出率。
王超庄晓曌王卫赵军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冠状动脉心肌桥
多模态MR与超声内镜在胃癌术前分期的作用:初步研究
2023年
评估多模态MR与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2022年3月来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胃癌的51例患者,术前EUS和MR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T1及T2期胃癌,EUS的诊断准确率优于MR,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T3及T4期胃癌,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N分期及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对T1期和T2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而MR对胃癌N及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于EUS,说明两种检查方法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使用值得推广。
庄晓曌符莉莉
关键词:胃癌超声内镜
3.0T高分辨MRI诊断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MRI对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经病理证实为原发直肠癌且术前行3.0T直肠2D高分辨MRI检查患者的影像学和术后病理资料,纳入患者的手术时间需距术前MRI检查不超过2周,排除术前接受放疗、化疗或同期放化疗者以及MRI检查后未行手术者。MRI扫描序列包括高分辨矢状位、冠状位、正交轴位T2加权像(T2WI),重复时间为3000-4000 ms,回波时间为77-87 ms,层厚均为3 mm,无间隔扫描,视野为18-22 cm。两名腹部MRI诊断医师分别测量淋巴结最短径(各测量3次取平均值),观察淋巴结形态、边缘及信号特征。高分辨MRI T2WI评价淋巴结转移标准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和(或)信号混杂。将术前MRI诊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高分辨MRI评价直肠系膜淋巴结及不同短径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并采用Kappa检验评价高分辨MR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0.20为一致性极低,0.21-0.40为一致性一般,0.41-0.60为一致性中等,0.61-0.80为高度一致性,0.81-1.00为几乎完全一致。结果共8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0例、女31例,年龄为(59.3±11.1)岁。病理诊断为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63例、中-低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3例、绒毛管状腺癌3例;T1期2例、T2期20例、T3期45例、T4期14例;N0期34例、N1期40例、N2期7例;M0期76例、M1期5例。MRI与病理相匹配淋巴结共377枚,168枚(44.6%)为转移淋巴结,58.0%(47/81)的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转移淋巴结短径的中位数为5.4(2.4-18.6)mm,长于未转移淋巴结的短径[中位数3.8(2.0-8.7)mm,Z=10.586,P = 0.000]。�
陈琰杨心悦卢宝兰肖晓娟庄晓曌余深平
关键词:直肠肿瘤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评估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对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加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手术行直肠癌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及长、短径,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淋巴结ADC值及长、短径对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5例直肠癌患者共获取部位明确的淋巴结151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65枚,非转移性淋巴结86枚。其ADC值分别为[(0.86±0.14)×10^-3]和[(0.94±0.16)×10^-3]mm^2/s,长径分别为(9.78±3.13)和(7.90±1.77)mm,短径分别为(7.65±2.00)和(6.45±1.19)mm,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DC值、淋巴结长径、短径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8、0.706、0.692,取最佳分界值[分别为(1.05×10^-3]mm^2/s、7.95mm、5.90mm].三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30.2%、75.4%和61.6%、90.8%和38.4%。结论3.0T磁共振DWIBS的ADC值的定量测量能够反映病灶的弥散受限程度.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需要ADC值、淋巴结径线测量的综合评价。
庄晓曌余深平崔冀陈创奇赵晓娟潘碧涛李子平
关键词:直肠肿瘤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结转移表观弥散系数
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在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疑有小肠肿瘤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两位有资质的影像科医师对CT和MR图像进行阅片,从肠壁形态、病变部位(十二指肠、近段回肠、远段回肠、近段空肠、远段空肠)及累及范围进行分析,并与手术及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及内镜活检证实有33例患者存在35处小肠肿瘤性病灶(5例腺癌、6例淋巴瘤、18例间质瘤、3例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及1例脂肪瘤);CT对小肠肿瘤性疾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100%(27/27)、90.9%(30/33)、95.0%(57/60),MR分别为100%(27/27)、97.0%(32/33)、98.3%(59/60),两者的诊断效能相近。结论多模态MR与CT小肠造影均是小肠肿瘤性疾病的有效诊断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庄晓曌符莉莉李长清邢增宝蔡亲磊
关键词:肠肿瘤小肠碘海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