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红花酥梨’嫁接育苗成活、生长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红花酥梨’嫁接育苗试验,总结出在春秋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法育苗最佳,嫁接成活率高,生长健壮,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因素对嫁接成活率及地径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
- 冯宗红庞可勤倪黎杨丽王华荣
- 关键词:嫁接成活
- 一种可拆卸式花卉育苗穴盘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花卉育苗穴盘,属于花卉育苗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中空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有若干个呈阵列分布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可拆卸设有育苗杯;所述育苗杯内水平设有环形限位板,将育苗杯分隔成育苗室和储水腔,所...
- 郑芳庞可勤范杰杨勇徐清玲杨谦邵明春王鑫李冬梅牛大平郑昊宁柯
- 文献传递
- 黄连木嫁接育苗技术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索影响黄连木春季嫁接育苗的因素及其嫁接育苗的最佳方法。[方法]进行了黄连木嫁接育苗试验,探讨了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和接穗采集时间及其处理对黄连木嫁接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采用冬前采集经沙藏的接穗,在芽萌动膨大期运用芽接法进行的黄连木嫁接育苗,其成活率最高;嫁接方法因素对苗木成活率影响较大。[结论]研究结果优化了黄连木嫁接育苗的技术因素。
- 庞可勤杨丽
- 关键词:黄连木嫁接育苗成活率
- 紫晶李密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几年来对紫晶李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栽植密度和科学的技术管理是紫晶李丰产。
- 庞可勤
- 关键词:密植丰产栽培
- 桃新品种金世纪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 2014年
- 对金世纪桃进行了5年的早期丰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是取得金世纪桃、丰产、稳产的重要的保证和措施。
- 庞可勤
- 关键词:早期丰产单位面积产量
- 黄连木硬枝扦插育苗试验被引量:2
- 2014年
- 为解决黄连木硬枝扦插育成活率较低的现象。我们于2012年~2013年用黄连木1年生硬枝为插条,分别用80、160和240mg/LIBA溶液浸泡插穗下端6h或12h,扦插于塑料拱棚中。以240mg/LIBA浸泡插穗基部6h,80mg/LIBA浸泡插穗基部12h处理后生根率为72.8%~81.9%,单株生根为7.6~9.8条,扦插苗成活率为61.5%一75.3%,扦插苗当年生长健壮。研究结果表明,IBA的适宜浓度和浸泡时间是80mg/L溶液浸扦插基部12h或240mg/L溶液浸泡扦插基部6h为宜。
- 庞可勤
- 关键词:IBA成活率
- 桃树PpGL2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克隆桃树同源异型—亮氨酸拉链(HD-ZIP)基因(PpGL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HD-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从桃树品种春喜中克隆PpG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其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酵母单杂交方法检测其转录活性和DNA结合位点及活性。【结果】从桃树幼叶中克隆获得PpGL2基因,其ORF全长为2253 bp,编码750个氨基酸,以碱性氨基酸较多,含典型的START结构域,属于HD-ZIP转录因子家族的Ⅳ亚族,是一种核定位蛋白。PpGL2转录因子与核桃、可可、苹果等HD-ZIP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4.60%以上,其中与苹果HD-ZIP转录因子(XP_008384034.1)的同源性最高,为92.41%,表明不同物种的HD-ZIP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PpGL2在酵母细胞中具有转录活性和DNA结合活性,可特异性结合回文序列CAATAATTG。【结论】PpGL2转录因子属于HD-ZIP转录因子家族的IV亚族,定位于细胞核,与DNA的结合位点是回文结构CAAT(A/T)ATTG,可能参与调节桃树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等重要生理过程。
- 赵丽潘彩霞庞可勤郭君洁李伟李鸿雁
- 关键词:桃树亚细胞定位酵母单杂交转录活性
- 羽衣甘蓝BoRACK1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克隆羽衣甘蓝蛋白激酶C1受体(RACK1)基因(BoRACK1)序列,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为研究RACK1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PCR扩增BoRACK1基因,构建其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EP)的分布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oRACK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及在非生物胁迫(200 mmol/L NaCl、100μmol/L ABA和1 mmol/L H2O2溶液)下幼苗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CR扩增获得BoRACK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其cDNA全长980 bp,编码326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RACK1具有较高同源性,在65%以上,尤其与拟南芥的同源性高达93%。BoRACK1基因在羽衣甘蓝的根、茎、叶、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叶和种子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花、幼芽和茎的表达量较少。BoRACK1基因在ABA、H_2O_2和NaCl胁迫下的表达量整体上呈下调趋势,其中NaCl胁迫下其表达量在6 h时降至最低,而其他胁迫下其表达量均在4 h时降至最低。BoRACK1定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质膜。【结论】BoRACK1基因表达无组织特异性,除了与羽衣甘蓝花、果实及营养器官的发育存在关联外,还可能参与了植物的抗逆性调控过程。
- 庞可勤刘宏伟甄萍萍郭君洁李伟李大红李鸿雁
- 关键词:羽衣甘蓝亚细胞定位
- 巨玫瑰葡萄引种表现及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4年
- 2008年3月,驻马店市林科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巨玫瑰葡萄进行丰产栽培试验,通过6年的观察试验,该品种表现丰产、稳产、质优,经济效益高,是当地目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葡萄新品种。
- 庞可勤
- 关键词:巨玫瑰丰产栽培单位面积产量
- 干旱对转AtCuZnSOD基因羽衣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019年
- 以羽衣甘蓝名古屋(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f.tricolor)为试材,采用农杆菌介导、PCR分析、Southern blot和qRT-PCR等方法,研究了转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AtCuZnSOD)基因的羽衣甘蓝的耐旱性,以期增加羽衣甘蓝抗性育种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AtCuZnSOD基因整合到羽衣甘蓝基因组中,转基因植物中AtCuZnSOD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在PEG-4000胁迫下,转AtCuZnSOD基因羽衣甘蓝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高于对照。在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植株幼苗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物,而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植株;同时转基因植株的平均主根长、存活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均显著高于野生植株,而干质量/鲜质量明显低于野生植物。表明转AtCuZnSOD基因羽衣甘蓝植株耐旱性得到明显改善。
- 杨勇海均庞可勤李鸿雁
- 关键词:羽衣甘蓝转基因植物耐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