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星
- 作品数:20 被引量:97H指数:7
-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后路360°椎管减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后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39例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胸后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岁.病程1 ~18个月,平均6.5个月.突出部位:T7~81例,T8~9 4例,T9 ~ 10 9例,T10 ~ 117例,T11~1210例,T12~L16例,T11~12、T12~L1两节段突出2例.采用Otani等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并计算临床优良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2.5~5.0h,平均3.3h;出血量400~2000 ml,平均850 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神经症状加重及意外发生.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0.5个月,根据Otani等评分标准,优16例,良18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87.2%.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化胸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 曹俊明杨大龙申勇丁文元张为刘法敬康立星
- 关键词:胸椎椎间盘移位脊柱融合术
-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根据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行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且术后予以基础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上下相邻椎体骨密度,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相邻上位及下位椎体骨密度均较术前升高,且相邻上位椎体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BAP与β-CTx水平均较术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P<0.01)。观察组术后相邻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有效增加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还能降低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风险,也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 李坤张鹏康立星高彬
- 关键词:唑来膦酸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骨密度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 不同内固定方式对颈前路手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的颈前路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融合材料及内固定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临床资料按减压节段、融合内固定方式分为4组。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对比分析4组病例术后生理曲度(D值)、融合节段椎间高度以及JOA评分的变化。结果不同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应该过分强调内固定方式对颈前路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充分减压和有效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才是手术的关键。
- 康立星申勇
- 关键词:前路脊柱融合术椎间融合器内固定
- 锁定接骨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比较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比较锁定接骨板与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锁定接骨板(锁定板组)26例,应用髓内钉技术20例(髓内钉组),随访观察2组疗效。结果:锁定板组愈合时间(12±3.6)周,明显短于髓内钉组的(17±3.2)周(P<0.01);锁定板组Neer肩关节评分(93.3±6.5)分,明显高于髓内钉组的(84.5±8.1)分(P<0.01)。结论:锁定接骨板及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均为有效的成人肱骨干骨折手术方法,而锁定钢板技术在促进骨折愈合及伤肢预后功能有较好效果。
- 吴伟陈光杨建中李振清朱勇贾子超康立星康彬张鹏
- 关键词:肱骨骨折髓内钉锁定接骨板
-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前瞻性研究
- 贾子超康立星姜晓文张振涛陈光
- 颈椎疾病是骨科常见病。近20年,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技术在很多医院大量的应用,长期随访发现该项手术技术所引起的相邻节段退变给患者带来症状复发和新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治疗的远期效果。研究证实人工间盘置换在减压的同时保留了手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颈椎疾病手术治疗
- 3D打印技术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引起纤维环受损或是髓核突出,进而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痛[1]。该病的病程较长,并且极易反复发作。临床上建议采用手术方式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传统的椎板开窗减压术的创伤较大,并且出血量较高,导致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延长[2];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在临床的使用逐渐增多,该手术具有创伤下、效果好等优点。3D打印技术其原理是把一个通过扫描或设计等方式制作的3D模型按照1∶1的比例打印成一个立体模型,具有高精度和个体化等特点[3]。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探讨了3D打印技术联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康立星杨素梅张鹏高娅妮杜伟亮贾子超陈光
- 关键词: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活动度
- 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3月,收治单节段腹侧压迫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7个月。椎间盘突出部位:T7/81例,T8/94例,T9/109例, T10/118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1例,D级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采用Otani等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并计算临床优良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5~5h,平均3.2h,出血量400~1800ml,平均800ml。2例患者术后即刻有短暂脊髓功能障碍加重,经及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消肿、营养神经等治疗,分别于术后8h及24h开始逐渐恢复,其余20例患者术后即刻脊髓功能较术前恢复。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0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6例,E级13例。根据Otani等分级标准,优1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6%。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 曹俊明雷涛申勇丁文元张为杨大龙刘法敬康立星
- 关键词:胸椎椎管狭窄骨化椎间盘切除术
- 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对颈椎前路椎体融合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蜕变情况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B组29例,前路椎间盘切除后行Bryan人工间盘假体置换术。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颈椎X线检查,应用KellgrenX线颈椎蜕变分级来判定是否出现相邻节段新增蜕变或蜕变加重;应用Odem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新出现和加重的相邻节段蜕变患者A组为14例,B组为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P<0.05);伴有症状的蜕变患者A组为9例,B组为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Odem疗效评价结果,A组优良率为84.8%(28/33),B组为86.2%(25/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结论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减少相邻节段间盘蜕变,延缓或预防相邻节段蜕变疾病症状的发生。
- 贾子超康立星陈光杨建中
- 关键词:颈椎病
- 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
- 2018年
- 目的:观察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单节段腰椎骨折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恢复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拆钉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为(30.81±3.19)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6.20±4.21)mm(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再压缩率为(5.46±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5±4.30)%(P<0.05)。拆钉时,两组伤椎Cobb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观察组为(4.78±0.7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78±2.40)°(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增加度数为(3.05±2.5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0±2.21)°(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1.60±0.19)°、术后6个月的Cobb角丢失角度为(2.39±0.40)°,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的(5.48±1.37)°、(7.56±1.80)°(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无继续丢失,对照组仍有丢失。结论:内固定结合椎体气囊填充人工骨粉治疗单节段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减少高度再丢失,降低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贾子超姜哓文陈光康立星张振涛孙建亭康斌
- 关键词:内固定术单节段腰椎骨折
- 可降解抗生素缓释载体治疗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可降解缓释抗生素载体对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葡萄球菌接种经4周时间演变成为慢性股骨骨髓炎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病灶植入万古霉素-明胶海绵;B组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C组病灶内植入万古霉素-纳米羟基磷灰石,D组单纯植入万古霉素粉剂0.1g,分别于术后5 d,15 d及30 d测量病灶分泌物抗生素药物浓度,同时取病灶局部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30 d取病灶组织,B组及C组20只白兔有18例术后30 d病理切片白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有明显的新生肉芽组织生成,而A组及D组20只白兔术前及术后对照白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减少。病灶引流液药物浓度A组及D组数据均呈现在植入后爆发性释放,很快便急剧下降,失去治疗作用。B组及C组引流液药物浓度呈现缓慢持续且有效的释放规律,至术后30 d均值仍高于最低有效浓度。结论可降解缓释抗生素载体对慢性骨髓炎治疗有效,各种载药体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 吴伟李振清杨建中陈光康立星孙建亭张华刘淼
- 关键词:抗生素骨髓炎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