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坤
-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被引量:1
- 2004年
-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给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形成共同做好统战工作的新格局;探索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建设党外代表人物新队伍;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高校统战工作服务于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廖志坤余英
-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的几个问题被引量:6
- 2018年
- 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以及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媒介格局的剧变,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明确自身优势,探索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学界业界联动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基地;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
- 廖志坤李冰婧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
- 竖屏短视频中的身体呈现与身体消费被引量:8
- 2021年
- 随着应用平台的不断完善和用户习惯的逐渐养成,竖屏短视频俨然成为身体视觉形象荷载和身体审美的绝佳场域,用户也在表演与欣赏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表达,获得价值认同。不仅如此,竖屏短视频还利用单手竖持、影像竖制及大数据反馈实现身体在场和人机交互的升级,进一步收割用户注意力并成为新一轮互联网商业模式演进新入口。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改变用户消费观念和方式的同时,竖屏短视频也被消费主义裹挟,一度陷入媒介伦理失范、传播生态失衡的发展阵痛之中。
- 姚苏晟廖志坤
- 关键词:人机交互消费主义
-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指南
- 2002年
- 2 0 0 2年 9月 8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 10 0周年庆祝大会上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有关教育和教师问题的重要讲话。随后 ,湖南省政府唐之享副省长亲临湖南师范大学 ,与全校教师代表举行了“学习江总书记在庆祝北师大建校 10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座谈会”。本期首篇发表了唐之享同志在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及湖南师大党委书记徐晨光同志的文章 ,并刊发部分教师代表的笔谈 ,以期更深刻地领会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 廖志坤
-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创新教育质量
- 传播学视域下的央视青年公开课被引量:7
- 2013年
- 盘点我国去年的电视荧屏,央视青年公开课《开讲啦》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个惊喜。作为一档深夜播出的电视演讲节目,该节目意外地获得收视与口碑的双赢。有人盛赞它为“中国思想好声音”“荧屏开出的一朵理想之花”。日前,《新周刊》发布《2012中国电视榜》,《开讲啦》获评“最佳人文节目”。时下,《开讲啦》第三季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形式与内容上的进一步创新使其获得更多期待。在娱乐型节目蔚然成风的中国电视界,《开讲啦》缘何异军突起?它蕴藏着怎样的社会文化意涵?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对该节目进行多维度的解析。
- 廖志坤
- 关键词:公开课传播学青年央视视域中国电视
- 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
-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经历了甲午风云、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国肇基、二次革命、洪宪帝制等重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的亲历者。 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袁世凯既做过驻外使节,又曾为统兵...
- 廖志坤
- 关键词:袁世凯政治思想开明专制集权思想
- 文献传递
- 试论我国高校腐败的弥散性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当前,我国高校腐败现象多发高发,在腐败领域、腐败主体、腐败形式以及腐败影响等方面日益呈现出弥散性特征。这一特征的生成有着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从社会、高校等多个层面思考治理之策。
- 廖志坤沈贤岚
- 关键词:高校腐败弥散性
- 网游青少年媒介形象的偏差及其重塑被引量:4
- 2018年
- 当前,大众媒介对网游青少年形象呈现刻板化,将其形塑为"施暴者"与"受害者",已然影响了公众对网游青少年的认知和网游青少年的自我认知,影响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净化网游青少年游戏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同时,有必要重塑网游青少年的媒介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自觉遵从"保引并重"的报道原则、坚持"责任首位"的媒介旨趣和优化"从严把关"的媒介机制至关重要。
- 廖志坤乔玉为
- 关键词:媒介建构
- 网络舆情事件的信息可信性线索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受众对舆情事件的真实性判定阶段,是网络舆情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受众对所得信息的个人评价和可信性选择,可能直接影响到舆情事件的传播广度和传播效果。如今,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谣言多发现象,已经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运用关键事件法,通过针对20名受访者的网络舆情事件接触经验的相关研究,分析受众对相关舆情信息的接收情况和评价特点,并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出6条基于受众经验的舆情信息可信性线索。
- 廖志坤袁会
- 关键词:舆情信息受众说服
- 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袁世凯政治思想研究
-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经历了甲午风云、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民国肇基、二次革命、洪宪帝制等重大事件,是中国近代历史转型的亲历者。
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袁世凯既做过驻外使节,又曾...
- 廖志坤
-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维新变法开明专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