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金矿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铜矿
  • 2篇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地层
  • 1篇地球化学异常
  • 1篇地质
  • 1篇断裂带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岩
  • 1篇岩体
  • 1篇找矿
  • 1篇数学地质
  • 1篇铜矿床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晚二叠世
  • 1篇细碧角斑岩
  • 1篇裂带

机构

  • 8篇南京地质矿产...

作者

  • 8篇廖永璋
  • 6篇孙南圭
  • 2篇余根峰
  • 1篇芮行健
  • 1篇陈三元
  • 1篇钱雪明
  • 1篇董永观
  • 1篇朱韶华
  • 1篇元润章
  • 1篇郭坤一
  • 1篇张松林

传媒

  • 1篇火山地质与矿...

年份

  • 2篇2008
  • 1篇1994
  • 1篇1986
  • 3篇1983
  • 1篇198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山东山相家-郝戈庄断裂带地质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
元润章郭坤一廖永璋钱雪明陈三元
从成矿条件的角度出发,对郝戈庄断裂带做了全面的综合研究,肯定了它属大型脆处与断裂带有关的金矿化点做了深入剖析,通过矿石物质成分、同位素究,搞清了金的来源、迁移、沉淀机理,结合矿化点的构造特征,指出带交会处,多金属硫化物、...
关键词:
关键词:断裂带成矿控制金矿
新疆阿尔泰金矿资源的数学地质研究
孙南圭廖永璋余根峰张松林
该成果在阿尔泰地区,依据1:20万化探资料,编制主要元素影象图,首次划出5条,揭示全区金矿类型分布的总特点;通过变差图的分析,阐明金元素背的空间变化特征,从而确定成矿有利度;以金元素的衬度来了解矿带背化。以移动平均法结合...
关键词:
关键词:金矿地球化学异常数学地质储量
试用马尔柯夫链模拟浙西晚二叠世地层
<正>浙西晚二叠世地层,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除了在江山政棠地区保存相对完整外,其余各地均残缺不全,江西广丰排山剖面系一地方性标准剖面,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两剖面中的岩性、厚度资料,应用马尔柯夫链数学模型进行了...
曹执庸孙南圭隋增震廖永璋马敏
文献传递
栖霞山矿床物质成分的多元统计分析
<正>本文主要探讨栖霞山多金属矿床物质组分的两方面问题:多元素综合矿体中各变量浓集趋势的特征;综合矿体中多组分之间的相关性。该矿床位于长江下游,宁镇山脉西翼。多年来因其所处的构造位置、矿床产出的特殊形式和大量伴生的工业组...
曹执庸孙南圭隋增震廖永璋
文献传递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及矿床成因被引量:13
1994年
本文介绍萨尔布拉克金矿成矿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及石英气─液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时空上的演化规律.提出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地层中的火山物质,下石炭统南明水组的一套火山碎屑岩是矿源层,成矿元素是在动力变质作用下活化、迁够,最后在断裂的交汇部位富集、沉淀、成矿。
董永观朱韶华芮行健廖永璋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规律金矿床
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统计分析
<正>以浙江绍兴西裘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的矿体组合分析为参数,分别进行了 R 型因子, 簇群、逐步迴归和趋势分析。通过对主要成矿元素及其物质组分相关性的研究,集中和归纳出一些直观性的图象与数字特征:
曾执庸孙南圭廖永璋隋增震马敏
文献传递
运用统计分析探讨西裘铜矿矿化作用特征
<正>前言自五十年代始,在我国华南褶皱系的北缘,相继发现多处成矿时代相近的细碧角斑岩型铜矿床。其中以浙江绍兴西裘铜矿和江西弋阳铁砂街铜矿发现最早工作程度也较
曹执庸孙南圭廖永璋隋增震马敏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岩浆岩含矿性的定量判别及若干岩体的含矿类型预测
<正>岩浆岩的含矿性问题,长期以来曾使许多地质工作者注目,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广泛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但对这一问题运用数学地质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直至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方有零星报导。本文试图运用贝叶斯准则以多组线性逐步判别...
廖永璋孙南圭余根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